大明世祖第16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8/1682


翌日,在外朝的瞩目中,内廷开始再次发生了改革。
昔日从前明时期继承的十二监(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合并淘汰,重新改制。
这十二个衙门,其实专职为皇帝服务的,真实情况还有四司八局,合为内官廿四衙门。
就连管宫女,也有六个局。
这种情况下权力叠架,内廷极其臃肿,例如,管马政御马监,基本由兵部代劳,怪不得能容纳十万人。
如今虽然绍武皇帝上台,但后宫伺候的人并不多,只有寥寥五千余人,宦官也不过千余人罢了。
裁剪合并势在必行。
二十四衙裁撤合并为十监。
首先司礼监保持不变,掌批答奏章,传宣谕旨(防止后世君王要用),与其他各监平等,但事实上却是头脑。
除此外,设御用监,掌管服饰、库贮,掌管皇帝的冠冕、袍服、靴袜等一切御用东西,并且兼领内帑。
第三则设会计监,掌管内廷账簿出纳,以及对内务府的财政审核。
第四:设营造监,如工部,掌宫廷修缮,各处园林别墅维护。
第五:内官监,如吏部,掌宦官升迁铨选之事。
第六:掌礼监,如礼部,掌内廷礼乐,祭祀。
第七:慎刑监,如刑部,内官刑罚处戒,以及赏赐等事宜。
第八:尚膳监,掌管御膳、宫内食用和筵宴等,兼领内官、宫女养老的安老院事宜,保持着皇帝的人文关怀。
第九,直殿监,各宫殿的日常打扫维护等;太庙及各庙的洒扫及香灯等;陵寝的维护。
最后则是都知监,负责皇帝起居、引导、传话等事。
女官方便保持不变,依旧维持着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六局,负责辅助皇后管理宫女后宫。
由此一来,宫廷支用名额就维持到三四千人左右,相较于往届的大明皇帝,可谓是极其节用了。
===第八十三章大宦官===
诸葛亮说的好,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内廷外朝联系广泛,尤其是关于二十四监,更是引得朝臣瞩目。
无他,司礼监就是个小内阁,一举一动牵动人心,其中蕴含的权力,让人心惊胆颤,心驰神往。
人人鄙视阉党,但人人又想当阉党。
因为只有阉党才会不看资历、岁齿、品德,投靠了就能提拔上位。
作为这趟权力的中心,司礼监秉笔太监田仁,则小心翼翼地安置各监宦官,尽量的想躲避风波。
「干爹,您喝茶!」
小宦官端来南方时兴的凉茶,满脸的奉承。
一旁,两个宦官捶腿按肩,恭敬有加。
「恩,有心了。」一股凉意沁入心肺,田仁点点头,可惜眉头紧缩,不曾松弛半分。
任何的改革,都是他在既得利益的尸骨上,重新进行分配,有得必有失。
新成立的十监中,首推必然是他的司礼监,依旧负责批答奏章,传宣谕旨,虽然皇帝不不让其代为披红了,但仅仅是传达奏章,就足以让他位居群宦之上。
可惜,司礼监的权势是对外朝的,改革后的内廷,群监骤起。
内廷中,内官监掌管人事升迁,御用监掌管内帑,以及御用器物,慎刑监掌管赏罚,都是足以与他在内廷抗衡的大太监。
而更令他忌惮的,则是后来居上,如今添为都知监太监,刘阿福,皇帝的贴身宦官。
仅仅是常伴帝侧,就让人忌惮了,太监们最了解什么叫颠倒黑白。
「哟,田太监,近日安好?」
一声不阴不阳的话,让几个小宦官骤然而起,待见到是东厂提督羊乐后,一个个又萎缩起来,只能强行架起威势。
「羊提督,怎么想来我这了?」
田仁不以为意,对于羊乐倒是颇有几分同病相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8/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