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15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9/1682


吴三桂忍不住说道。
那一群作为内应合作者中,还包括他的舅舅祖大寿一家。
「不好——」陈永福大脸色分外的难看,咬着牙,一字一句道:「建奴这是要逃啊!」
吴三桂脸色大变。
偌大的北方,一望无垠的森林,宽阔无边的草原,谁也不知道边界在哪里。
吉林在他们眼中已经算是够远了,如果再往北,那就真的追不到了。
那这一次耗费巨大的北征,岂不是无功而返?
他看向陈永福,满脸询问。
陈永福铁青着脸:「即使走了,那些野女真,索伦等部,也休想逃脱,重建奴尔干都司势在必行——」
……
此时,吉林城中,最后一支庞大的队伍,缓缓地向西而去。
顺治挑开车帘,望着崭新的吉林城,心中万分不舍。
路上伴随的,则是最后一批汉军家眷,以及大量的物资,规模达到了十余万人,延绵数十里。
「先生,您所说的巴尔古津,真的合适吗?」
在他的对面,则坐着去年出使宁完我。
===第六十七章贝加尔湖===
落下车帘,顺治最终只是叹了口气,就收敛心神,问将起来。
与他对坐的宁完我,此时下巴上的胡须略显杂乱,原本光洁的脑后此时却长起了一层细毛,金钱鼠辫也粗大了不少,略显丑陋,但整个人却呈现出一种认真状。
近两个月来,吉林城对于迁移之事,闹腾得不可开交,再加上剃头匠的稀缺,许多人不知不觉就留下了板寸。
「陛下,微臣去年行有了大半个月,来到了布里亚特蒙古诸部,见到了征服此地的罗刹人。」
宁完我一板一眼地解释道:「虽然说其建城,名曰巴尔古津,但却是一座木寨,驻兵不够几百人,依靠着火枪,凌虐着布里亚特人。」
「那里有一座湖,水的味道并不咸,可以直接饮用,但当地人把他算作是海,故称作贝加尔。」
「贝加尔湖极其辽阔,一眼望不到边,深邃难见底,水中的巨鱼不可胜数……」
「尤其是附近一片平地,受到湖水的滋润,分外的肥,无论是种地还是放牧,都是极为适合的。」
「况且,大量的布里亚特人由于分散,从而被奴役,一旦咱们把罗刹人消灭了,足以在此建立根基。」
宁完我热情地说道:「那里气候温和,幅员辽阔,不缺水也不缺地,更关键的是远离辽东,对于朝廷来说,足以休养生息,以图东山再起——」
先到这里,顺治皇帝一时间心驰神往,颇有几分筚路蓝缕,重建帝国的豪情。
他瞥了一眼热情依旧的宁完我,安抚了几句,然后就陷入了思考中。
在获得明军将要北上的消息后,朝堂上下一片哗然,立马就分裂成了两派。
与想象之中的不同,八旗贵胄们似乎想要回到长白山再次渔猎,亦或者向明军投降,不肯再次迁徙。
而那些汉人文臣,则毅然决然的要求迁移,且不是长白山,而是贝加尔湖畔。
其汉人所主张的,无外乎种地罢了。
如果回到长白山,渔猎生活固然快活,逍遥自在,但却再也不会成长。
而来到了贝加尔湖,则可以再次建立城池,容纳部众,从而让满清朝廷原封不动的搬迁过来。
这样一来,封建体制保存完好,曾经的奴隶制只能偃旗息鼓,文官们还能继续分享权力,而不是被那些八旗贵胄们踩在脚下,任意欺凌。
同样为了保持权力稳固,也知晓汉化的好处,顺治就顺手推舟,支持了西迁。
从吉林去往贝加尔湖,途中经过科尔沁草原,路过呼伦湖等地,可以说是一片坦途,山地都很少。
只不过路途遥远,超过了两千里,对于普通人来说,负担极大。
但也正是因为远,所以朝廷上下才会愿意西迁:跟明军越远越好。
不理会皇帝的思索,宁完我匆忙退出了牛车,然后转眼来到了范文程的马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9/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