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15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9/1682


小儿科,妇科等大夫出现,让太医院人满为患,近几年出生的孩童之中,很少有夭折的。
太医院回禀:“此次编撰医书,耗费白银超过三十万块,实验的百姓、宫女、宦官,超过了万人。”
“仅仅是汤药,就将内库的存货消耗一空……”
“些许的钱财不算什么。”
朱谊汐摆摆手,颇有些兴奋。
绍武医书的编撰,对于中医促进是肉眼可见的。
可以想象,只要医书刊发全国,不知道让多少百姓保住性命,救死扶伤。
哪怕仅仅是北京城,那些被救助贫苦百姓,谁不念叨皇帝的好?
“朕有意设立医馆。”
朱谊汐沉声道:“大明县城,府城,成百上千,只要都有一座官方设立的医馆,就能免费为百姓看病,不收诊金。”
“如此一来,天下的庸医自绝,百姓也能有一线生机。”
至于汤药费,爱莫能助了。
免费医疗是不能这样乱来的,但是给百姓送上好大夫,却是可以实行的一件好事。
内阁上下对此倒是支持,因为这是一件仁政,而且耗费不多。
几个大夫,一个医馆,县衙养起来很轻松。
不过对于《绍武医书》的刊发,内阁确实有了意见。
皇帝的意思是免费发放至各大医馆,让百姓们借览,普及医书。
不过内阁却不同意,耗费太大了。
医书这种东西,尤其是百万字的巨著,几乎要用整个马车来拉。
如果用雕版印刷,顶多万来本,涉及到雕版却达数万块。
成本太高了。
况且还有许多图册,也很难印刷。
所以内阁认为,不如把它交给国子监的读书人抄录。
把他们组织起来,让他们手动抄写,绘画,如此不仅成本低,才能间接的培养一群大夫。
永乐大典就是那么来的。
“监生们不是在各地制定黄册吗?哪有时间来弄这东西?”
皇帝否决了:“等到他们空出时间,得到猴年马月了。”
“图册的话,绘制出一板,直接印刷即可。”
“雕版印刷的话……”
朱谊汐想了想,雕版印刷太过于落后了吧!
可以用铅活字,不仅速度快,而且还便宜。
绍武医书的刊发,也能对印刷术改进。
说到绍武医书,朱谊汐忽然想起了永乐大典。
这本数字更为庞大,如果说绍武医书用马车来拉,那永乐大典就必须拿船来运了。
所以这本书,普世价值很低,只是被典藏在北京和南京,作为永乐皇帝的文治招牌,供后世景仰。
这要是发生什么大火,避难性太低了。
“永乐大典也要再抄录几本。”
朱谊汐忽然说道,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皇帝真的是想一出算一出。
“陛下,永乐大典太大了。”赵舒无奈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9/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