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15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2/1682


第二通商;允许大明、日本商贾互相通商,不加限制。
第三,节制水师。
就如同朝鲜一样,日本对于第一个赐钱买粮,你来我往并不在意,虽然吃亏了些,但这点利益对于幕府来说不算什么。
此时,幕府每年的征税约为米50-80万石,金30-60万两,银2万贯(一贯重七斤)。
如果换算成白银的话,就是年入近八百万两,可以说是财大气粗。
但赏赐货币,则代表着其流通,意味着大明可以通过货币武器,间接剥削日本,只是其人不知罢了。
第二条的通商,则日本允许明商在长崎自由居住贸易,但不能随意出走各地,限制死死的。
第三条节制水师,则不被同意。
军权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最敏感的。
朱静则挺起胸膛,道:“大明水师甲于天下,只要有我们在,哪些西夷就不会来欺负你们。”
“况且,你们那些近海水师,我大明也瞧不上,只是联合指挥的名罢了。”
见日本人还不动摇,朱静只能退一步,诱惑道:“那么,就取一岛为水师驻扎地,贵国负担一半军费即可御敌。”
“就在九州长崎附近的福江列岛如何?”
福江岛,属于五岛列岛之一,是日本九州西海岸外群岛,算是比较荒芜,但却是九州外围的岛屿链。
“本渡岛也行——”
本渡岛更是在长崎对面。
“就福江岛吧!”
幕府妥协了,答应每年支用五万两白银作军费,保护长崎贸易。
(
===第四十七章贵州钦差袭击案===
朝贡国体系,完全参照的是周礼,是其改良弱化版,虽然只有通商、驻军、朝贡三样,但却初步形成。
由此必然就会产生一个地域广阔的儒家文化圈。
在日本人纳入大明朝贡体系后,整个儒家文化圈的总人口,超过了两个亿。
其中大明因为多年战乱,人口跌至一亿五千万,朝鲜两千万,日本两千万,安南八百万左右。
这是何等夸张的数字?
此时整个欧洲,所有国家加在一起,都不及一半。
而领土方面则更为夸张,除却俄罗斯外,整个欧罗巴比其还要小。
没错,相较于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圈,朱谊汐则以儒家为核心,酝酿出蛛网,从而网罗亚洲各国。
宗教的弊端太大了,隔三差五的就会分裂重组,而文化则不一样,很容易数百年不变。
许多人批儒,这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不是儒家堕落,而且儒家被迫适应了君主和社会的要求,成为统治工具。
即使罢黜百家之后,留下的也是法家,亦或者墨家,道家,但经过上千年的君主捶打,他也会成为另一种儒家。
而儒家最大的优点,就是从道德居高临下的规范他人,而不是依靠法律,或者宗教条款。
道德是社会的准绳,法律只是底线。
宗教禁律可以违背,但人一旦违背道德标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愧疚。
即使是坏蛋,也乐于同高尚的人交往,而非同样的坏蛋。
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经过历朝历代的篡改,打磨,抛光,如今是封建社会最好的统治工具了。
历史上的程朱理学传遍东亚,朝鲜,日本安南国情不同,但却各自适应,乐得其所,谁不称赞一句好用?
如今的皇帝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罢了。
儒家的世界观之下,大明就如同春秋战国时期的周天子一样,是天下的中心,诸国的领头人,儒家的捍卫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2/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