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1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1/1682


“大王,真的有,骨头都脆的很,还有好多武器呢,您瞅瞅——”
贺九义说着,将手中的一把生锈的大刀拿了出来。
其锈迹斑斑,已然不成样子,但依稀能够见到其往日的神采,这是一把上好的官制刀。
“末将找了个地界,让手下挖了几个大坑,准备把这些蛮子给埋了,省得糟践了地,这天气,用不了几天就会发涨,臭气熏天,还带瘟呢!”
“尸体那样多,指不定有多少猛兽过来,到时候也麻烦。”
“嗯!”
孙可望表示同意,这话确实在理。
“这?”忽然,担任丞相的杨长知走了过来,望着这把锈迹斑斑的大刀,直接拿至眼前,细细地抚摸,观察了一番。
在其刀背,见到了一行字样:正统三年制……
“哎!”
杨长知长长地叹了口气,脸色难看,摇摇头,一副感慨万千的模样。
“这是?”孙可望不解。
“正统年间,拢川宣慰司还叫麓川平缅宣慰司,洪武年间,思氏失官,刁氏逐思,正统时,习氏却又被逐。
思任发、思机发父子发动叛乱,侵占孟养、腾冲等地,朝廷在正统四年、正统六年、正统七年、正统十三年,四次征伐。”
“听说当年,朝廷征发数十万兵丁,以图麓川,死伤不计其数,许多兵士病死与路途,朝廷府库为之一空,虚旷国力。”
“也正是如此,鞑靼人寻觅了机会,于是有了土木堡之变。”
“这麓川那么难打?如今又如何?”
孙可望一惊,忙不迭问道。
“如今这拢川,不过是寻常一土司罢了,天底下哪有长盛不衰的?”
当年的麓川宣慰司,囊括瑞丽、陇川全境及梁河、潞江以西和潞江以东部分地区,还包括今缅甸掸邦的一部分地区,是个强势的傣人政权。
思伦法称“麓川王”,其所统治的“麓川国”,即勐卯龙政权,大有脱离明朝版图而自行独立发展的趋势。
若不是正统年间屡次征战,怕又其一个安南。
这也算是叫门天子难得的亮点,虽然做主的是三杨,但他也盖章了。
杨长知一笑,道:“这官道依旧能走,还多亏了正统年间为征讨思氏,修缮了道路,多年来虽杂草丛生,但整理一番还是能行人的。”
“那便好。”
孙可望一喜。
“大王,过了拢川,就是木邦宣慰司,但如今却被东吁国占了。”
向导叹了口气。
嘉靖末,缅甸吞并了八百、老挝和车里三个宣慰司,万历三十四年(1606),缅军30万进攻木邦,明军救兵不至,木邦失陷。
至此,靠吞噬这些缅北土司,东吁王朝日趋强盛,然后近些年就日渐衰落。
到这时,孙可望才寻觅到了机会,占据东吁王朝为基业的机会。
“东吁国势意衰,孟养、木邦等土司必然不安分,而大王一但发兵,以收复故土为由南下,东吁必然震动,畏惧踌躇。”
“到时候孟养、孟密等土司也会闻风而动,投效者不了道计。”
“只要到了旱季,大军休整齐全,自可发兵阿瓦城,成帝王之基。”
假借明军的旗号行事,这是出师有名,名正言顺,也是有利于军心的事。
此时孙可望南逃,一路上虽然打了几场胜仗,但军心涣散,多受制于家属不得不行之。
大家都明白,这是为滇王逃命,用力而不用心。
而此时,如果孙可望打出收复祖宗故土的旗号,对于军官,以及文人们来说,这是一件正事,好事,大事。
“木邦,也是大明的国土,咱们不算流亡他国,与蛮夷为伍。”
孙可望开始宣讲,收拢人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1/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