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1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8/1682


与清朝一省一布政使不同,大明的布政使,每省各有左右两位,分别负责数府的民政。
这也是地方三司推诿,行政低下,朝廷不得不委任巡抚的缘故。
“陛下可裁撤布政使为一位。”
这时,张慎言毫不忌讳地说道:“内阁所忧虑的,不过是巡抚权力滋长,对朝廷不利,既然如此,不如让布政使合二为一,从而制衡巡抚。”
“妙哉!”赵舒忍不住赞叹:“大小相制,又恢复入原来的境况,地方又平衡了。”
说着,赵舒怕皇帝不准,直接拱手道:“早在建文时,地方布政使就裁撤至一员,其早有先例,再者说如今天下初定,高官本就稀缺,裁撤之后并无大碍。”
集权又分权,看起来矛盾,却是极为现实,不可缺少。
既然影响和阻力不大,又适合形势发展,朱谊汐一口应下:“内阁草拟个章程出来。”
“不过,赈济局由巡抚担任,布政使任副职,由二人共同掌舵,才能同心协力,互相监督。”
“陛下圣明。”三人互相望了望,这方法可行。
事毕后,朱谊汐坐上御辇,这才反应过来,不知不觉又对地方进行了一番变动。
各省由巡抚的一家独大,变成了布政使与巡抚的大小制衡。
不过后来清朝又设广设总督,使得主角变成了总督、巡抚,布政使彻底沦为了配角,成为了财政局长。
而一开始管军队的巡抚被迫署理起了民政,总督反而上管军,下管民,权势滔天。
说白了,还是逃脱不了大小相制的惯例。
想到这里,皇帝笑了笑,难道这一切终究是要来的吗?
此时,内阁中却陷入了沉默。
中书舍人们小心地挪着步伐,生怕惊扰了三位阁老。
“阎老弟,这份就由你来草拟吧!”
赵舒饮了口茶,淡淡道。
“行。”
阎崇信点点头。
“那几个布政使该如何?”
张慎言这时不得不开口。
“既然是裁撤了,那就让他们入京安置吧!”
赵舒自信道:“理藩院还缺几个侍郎,到了年底,吕兵部定然是要入阁的,兵部也会有缺。”
突然,他笑了起来:“陛下有意成立阴山省,又嫌名不好听,想改为绥远省。”
“但河套地区毕竟太小了些,丁口不及内陆一府,我想着把漠南行都司也合拢一起,成立个绥远省,如此也能大概凑合六七十万人了。”
“那宁夏卫又如何?”张慎言问道。
“割部分河套地区入宁夏,以为制衡,宁夏中卫、宁夏后卫,宁夏前卫,三卫合一,丁口也差不多百万,足以为一省了。”
“还有即将收复的云南省。”
赵舒轻笑着:“我正发愁哪来的官,这不,转眼就来了。”
===第十三章科举变革===
四月的北京还未反应过来,燥热就已经席卷整个北方,黄沙也不时的唱起了主角。
在这种情况下,春闱照样举行,丝毫不会被耽误。
来自于大明十八省士子们,饮着风沙,毫不犹豫的奔赴战场。
不过,绍武四年的会试到底与以往不同。
为了杜绝房师、座师等结党聚群关系的产生,皇帝并没有像往常那样,任命内阁重臣,亦或者朝廷大臣为主考官。
而担任此殊荣的,则是小九卿之一的太仆寺卿,负责准备皇帝的扈从、车马、杂物的工作,从三品。
属于那种清贵养老的闲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8/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