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1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4/1682


亲自主持了打泥牛活动后,郑森就累得不想动了,直接趴在床榻上,不想起身。
而这时,一旁的随从突然过来:“公子,府君那里有人过来……”
“不见不见!”
郑森直接摇头,坚定的说道:“就是说此乃通判之责,我一个知县只有审核,无有干涉之权。”
“公子,毕竟是府君啊……”
“府君又如何?”郑森起身,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冷声说道:
“尊称一声府君,这是在给他面子,如果还不知好歹,妄图干涉我县之诉讼,老子直接密揍弹劾他——”
这下,贴身随从这才罢了,只是脸上忧心忡忡,对于自家公子这般蛮横的行为,只能选择遵从。
郑森目送其离去,这才是松了口气。
为期两年的观政结束后,在绍武三年的夏天,他就被吏部授予了知县之职,更关键的是还在北直隶。
这种遇缺即补,也只有他们这些翰林院进士才有的特权,俗称老虎班。
而且几乎是两三年一跳,即使皇帝特意压制,不消二十年,他就能够直入中央,六部侍郎、尚书必然能够补上。
“这叫什么事?”
叹了口气,郑森摇摇头。
亲民官难做,这是他早就已经有预料了,但谁知却是如此难为。
朝廷的政改,省府的要求,他都需要完成,而且对于百姓,更是要统驭,尤其是拿捏那些士绅,吏部视为对他的考验。
说的简单,一句不偏不倚,但做起来极难。
早在湖广时,如今的皇帝,曾经的豫王,就在幕府之中改革官制,增添了通判一职。
即,从七品,专门负责地方司法审判,一切的大小案件,诉讼,都由通判来负责。
而作为知县,只有最后的审核权,并不能具体干涉其事宜,毕竟人家的上头是省按察使,与布政使同级。
但自有国情在此,知县如果想要干涉案件,自然有各种办法,例如打回案件重审,亦或者指示衙门不配合,卡预算等等,足以让通判难为。
“区区一个小舅子,府君就敢干涉本县诉讼,这要是传扬出去,我这个知县还干不干?”
郑森看得门清。
事关府君亲戚,他乐于在门外看热闹,但是一旦掺和进去,那就黄泥巴掉裤裆,洗脱不得。
而且对于他这个知县的威严,也是巨大的打击。
“告诉李通判,一切要秉公处理,本县绝不放过一个坏人,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郑森正气凛然地说道。
他上面有人,前途远大,自然不会畏惧知府的权势。
“是!”随从只能应下。
来到书房之中,他见到了一封从河间静海县寄来的书信:
大木兄亲启……
“黄太冲竟然想到给我写信,难得——”
郑森一见是黄宗羲的书信,立马就轻笑了几声,拆开来看。
内容倒是常规,问候了几声安否,就开始诉苦起来。
首先是黄册的重新编修,静海县衙役不足,半年的功夫,才梳理了整个县的三成,就已经卡住,难以进展。
更关键是,伴随着新政的展开,通判,商税,种种措施与地方士绅矛盾极多,县衙很难贯彻落实。
最后来了一句感叹:“亲民官难做,昏官也难做……”
商税涉及到了地方士绅的切身利益,而通判的设立,则渐渐侵害到地方保守的司法权体系。
说白了,村规,乡约,就是束缚农民的绳索,私刑屡见不鲜。
就连死罪,在那些保守的村民看来,也是他们应该的,县衙决不能干涉,也不允许干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4/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