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12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9/1682


朱谊汐听完,站起身,屋内冰盆极多,散发着阵阵凉意,他心思忽然就转到了地下。
如果把地暖中输送井水,那是不是把温度降下来?这可比冰盆强多了。
走了几步,他才回过神来,感慨道:
“这个世界不缺少发现问题的人,更不缺少提出想法去解决的人,但唯独少一样——解决问题的人。”
“朝堂上,御史们习惯挑刺,提出的问题建议多如牛毛,但真正会有人去施行,却寥寥无几。”
“老臣明白。”
吕大器附和道:“卫所改制,是堵胤锡,海运是孙长舟,而京营则是陛下亲力亲为,才有了如今盛况。”
“没错。”
朱谊汐双手靠后背,挺直了腰板,对这马屁很是受用,他淡淡地说道:
“对于堵胤锡,某准备把他弄到北京来;政务繁忙,内阁中似乎也有些忙不过来了……”
这两件事根本就不搭,但这赤裸裸的明示,却让吕大器怎么也忍不住,呼吸渐渐急促。
虽然说是一把年纪,但谁不想入内阁,成为百官们口中的阁老?
“微臣,老臣,臣愿意去九边,巡察军务,重整边军之事。”
吕大器立马拱手,郑重其事的说道,双目极其明亮。
“边军与内地不同,须慎之又慎!”
皇帝开口,语气似乎都带着谨慎。
像是固原、榆林、甘肃、大同等军镇,主力已经被整改,已经吃了几年皇粮,但军政却一塌糊涂。
而且人家这时候正在打河套地区,你要是瞎来,这不是乱了大事?
“臣愿意听从朝廷指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吕大器连忙做起了保证。
“你是兵部尚书,是伱的份内事,我自然信得过你,也只信得过你。”
“递个奏本上来吧!”
朱谊汐略带深意地说道,后者心中欢喜,迈着矫健的步伐离去。
而吕大器刚离开皇宫,扭头就递交了奏本上来,通政司不敢耽误,立马转呈到了内阁。
内阁附票后,又呈到了皇帝面前。
随着内阁的逐渐成熟,六部一般只有参政议政权,而建议权牢牢把握在内阁三人手中。
此时,边军问题提出来,解决方法上自然可以参考吕大器的,但得由内阁来讨论是否可行。
“让三位阁老来见我。”
朱谊汐看着奏疏和票拟,开口说道。
赵舒、张慎言、阎崇信三人自然都在文渊阁办公,听到皇帝召唤,似乎早有准备,马不停蹄地赶来。
见到三人,皇帝也不啰嗦,中指和无名指拍了拍奏本,直言道:“内阁是什么章程?”
“陛下,臣等皆以为此事须立即整改,不得耽误。”
赵舒作为首辅,代替内阁发言。
“有具体章程吗?”
皇帝继续问道。
三人哪里不明白,皇帝这只是粗看一眼,根本就没细究,得听他们亲口解释。
赵舒当仁不让,直接开口。
对于屯田,朝廷直接按图索骥,征税的必须征税,若是有多余的,或者荒地,则分配给普通将士。
因为一条鞭法的缘故,当年朝廷已经承认其对于军田的占据,只要求其缴税。
但这只是纸面上,六千万亩恐怕也不是全部,还得真切的施行才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9/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