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从养鸡开始第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812


因为益州黄巾之乱,
蜀郡受害最大,
据点粮食与各种物资储备都是不足,最多只够三万人用度。
而我们需要一起去官员、吏士、世家,
还有士兵带上家眷,最少有7万人。我们从昌黎郡到蜀郡最好是坐船到南郡,然后从南阳通过宜都郡、建平郡进入益州东巴郡,
一路到蜀郡如果顺利大约需要四个月时间。
我们第一趟九艘船最多只能送12000人过去,
因为第一趟要带的物资很多,
士兵最多只能带八千人。”程昱对刘辛说道。
如果是商队,
两个月时间可能就能到蜀郡,可是上万人的队伍赶路速度会很慢,
这路上需要带的粮草也会很多。
“仲德不必太过着急,这朝廷任命还未到。我们先让南郡据点做好准备,到时候可以让所有人在南郡先歇息,
不着急一次性全去益州。
蜀郡不比昌黎郡,很多时候不能全靠武力,
刚开始我们必须以柔和手段拉拢各方实力,慢慢在成都站稳脚跟后才能考虑扩大武力使用。
明年开始先以运输物资为主,
我们在昌黎郡的粮食与牛羊能运走肯定都是要运走的,不能便宜了刘虞。不过现在任命还没下来,
还是要让南郡、蜀郡据点先做准备。”刘辛说道。
“嗯!属下明白。这次主公前往蜀郡为太守,愿意跟随我们的百姓可能会有很多,主公是否要带上他们。”程昱道。
要把百姓从幽州迁徙到益州,那代价可是大到难以想象,益州作为天下第二大州,人口可是幽州四倍以上,这还不算益州南部各山蛮部落。
“先尽量考虑所有官吏与士兵家属,
我们在昌黎郡精锐士兵大概有三万五千人,如果全部带走这也是一大工程。让人多与徐州、吴郡方向雇佣船队,这次可是考验我们沿途各据点能力的时候了!”刘辛说道。
刘辛与程昱都在等朝廷任命,程昱是刘辛集团最希望去蜀郡的,
不说那样距离他的家族更近,在蜀郡才能发挥他这种名士最大的作用。
正月初四,一匹快马来到险渎县,刘辛收到刘虞送来了朝廷任命书还有新的官印,对方同时把刘辛的昌黎郡太守官印收走,告诉刘辛月底把四县所有官印送到蓟县,三月就会有新的官员来上任。
任命终于到达,刘辛对刘虞在朝廷的影响力也是有了新的认识,以后他到了蜀郡,还可以与刘虞保持好关系,双方发展贸易或许公孙瓒会起不来。
收到任命书,刘辛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五县官员,除了姜力还要在平子河市待两年时间,其他各县所有官员都得交上官印。
原本他们都不必去自己县上,但是为了能把属于刘辛势力的所有人人员按照时间送到平子河市,刘辛还是让他们都回去亲自安排,愿意跟随刘辛去蜀郡的,尽量都不要落下。
刘辛就要走了,这个消息很快就在险渎县传来,很多百姓大冬天来到城内想要知道消息是不是真的,刘辛要去其他地方当官,他们以后还能做工赚钱不?
各乡乡长、乡老、亭长也都开始进入险渎县城询问,刘辛在他们乡里建立的各个作坊,以后可还要如果安置。
“诸位,我离开昌黎郡以后这里一切都不会再管了!各位作坊怕是很难被下一任太守留下来。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想要跟我离开的我会用船接大家去益州,大概四个月时间就能到。而且到了益州我以后可能不会再换地方。”刘辛说道。
刘辛走了,他们这些工坊也就没有多少活可以干了,没有土地他们就没了营生的门路。刘辛也是很重视这些木匠、瓦匠、泥匠、石匠、铁匠的人才,一个地方没有这些人可是很难发展起来。
这些人能带走刘辛肯定是要带走的,险渎县工匠大概就有二千多,加上他们的家属超过一万,要迁徙去蜀郡不算太难。
===第三百六十五章
分田===
听到刘辛愿意带匠人离开,一些乡长也是着急了,他们一直在给刘辛的养鸡场送蚯蚓,如果刘辛走了,他们靠什么生活,没有活干大家又都没有地,谁知道新开的太守会不会让他们种地赚钱。
“大人,这匠户可以跟随大人,其他人呢?大人离开以后所有百姓断了来钱的门路,大家如今又都没有地,这可如何是好?”一名乡长愁眉对刘辛说道。
“我是这样想的,原本我曾说过两年后所有田地优先卖给种地的百姓。如今也刚好两年,我可以把城外所有田地卖给愿意买的百姓。”刘辛只能想到这么一个办法,离开昌黎郡他无法再给这里的百姓再谋生存。
“可是大人,百姓家里怕是没有那么多钱。如今城外田地都属于上田,一亩地价值最少在五贯钱以上,百姓家中难有上万余钱的。。”乡长苦着脸对刘辛说道。
“这样…你们各自回乡看哪些百姓愿意跟我去蜀郡,如果愿意离开的,各自去平子河市,那里会有专门安置的人,两年时间内我会把大家迁徙到蜀郡去。
如果不愿离开…这城外一亩地谁说必须卖五贯了?现在就卖500钱,所有地按照各户人口分配,每个人最多可以购买5亩田地,优先购买自己现在负责种的地,赶三月以前把所有地契制作好,剩下的土地可以让世家一贯钱买去。”刘辛说道。
刘辛这已经完全是在为百姓考虑了,500钱连下田都不好买,刘辛竟然把有水灌溉的上田500钱出售,人购买5亩一年可产40石以上粮食,这足够一名百姓富裕生活。
一六口之家如果能有30亩良田,只要税收的不多,一年就能有千石粮食。刘辛不知道这些百姓以后会怎么样,他那田屋交易税很可能被新开的太守直接废除。昌黎郡以后只要来的太守不是太差,依靠刘辛留下的根基,就能让整个昌黎郡再快速发展五年以上时间。
刘辛把田地交给所有百姓,至于未来世家如何从百姓手中夺走田地,那可就不是刘辛能管的了!
把一切规划好,刘辛让简雍与黄叙去负责城外所有耕地出售,同时自己的养鸡场也要推倒,告诉所有百姓以后不收蚯蚓了,
以后刘辛最多只能留下一些商铺在这里,
刘虞可不能阻止刘辛在这里做生意。
当险渎县分田的消息传开,
百姓们顿时开始打听消息是不是真的,一些人到了县衙,看到有人多人已经再交钱领取地契,
急忙回村告诉全村人,一时间整个整个险渎县都沸腾了。
很多百姓都不由着急四处筹钱,
整个险渎县牲畜价格瞬间便宜了一半还多。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跟随刘辛去蜀郡,
那里对于他们来说太过遥远,
他们不确定自己会不会活着到达,或者在这里他们还能苟活,
毕竟他们熟悉的是这片土地。
昌黎、宾徒、河徒三县今年去年也是新开辟了不少田地,今年才能开始耕种,再加上一些荒田在县衙手工,
当他们得知险渎县已经开始分田了,
大家着急的也要分田,
毕竟刘辛走了他们最大的保障就没了。
刘辛查看了三县情况,
上田一贯,中田500钱,
下田200钱,可以说是半卖半送,把田地交给没有土地平民百姓。
只是十多天时间,
到了正月十六的时候,第一轮购买已经结束,
所有百姓把能买的耕地都买到手了,很多人第一次有如此多的田地,
开始幻想他们以后的好日子,如果是在刘辛在昌黎郡当太守,
这些田地都可以让他们向小地主阶级迈进了。
险渎县五十多万亩田地,最后有三十一万被购买,也就是说最少有六万两千多人有了土地,这已经占据了险渎县一半以上人口。
剩下的还有一些人是真的没有钱的,刘辛让各乡把人数统计出来,每个人分两亩土地不要钱,但是土地只能是别人选的边角地。就这样六万多亩地又出去了。
还有最后十多万亩田地,
刘辛让人联系当地世家大户,每人可以多购买10亩田地,一亩田地一贯,结果很多原本愿意跟随刘辛离开的世家最后都选择留下,
十多万亩耕田很快就被卖光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8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