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师第9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9/1019


陈云甫竖起三根手指来,一条条的和陈景和讲解道:“但是刀把子不能用,起码不能常用,不然的话就只有威,威是不能长久的。
刀把子或者说以后变成枪杆子,这东西不到图穷匕见的那一刻是不会用的,相同的道理,你可以不用但是必须要有。
钱袋子那是要牢牢拴在自己腰上的,当成自己的肾一样保护好,没了钱,男人就会肾虚,腰杆就挺不直,你可别觉得你爹我在说玩笑话,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一样,没有钱的国家就和肾虚的男人一样,中看不中用。
最后一点笔杆子,这东西吧你看似不重要,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千万别这么想,国家的决策、政令和目的一定是通过笔杆子实现的。
因为只有笔杆子才能教育百姓,用枪杆子教育百姓,百姓会反,用钱袋子教育百姓,百姓会得寸进尺,所以一定要牢牢控制住舆论,以此教化百姓,引导百姓跟朝廷站在同一立场上,不使他们被有心人所利用。
当你掌握住这三个东西之后,你就没有敌人了,所有人都将对你俯首称臣。
可同样的,当你没法掌握这三样东西的时候,那么你的敌人一定也会通过这三样东西来攻击你。”
说到这,陈云甫复又拍了拍陈景和的手臂:“儿子,你在广东那些看不见的敌人,一定也只会通过这三种方式来向你发起进攻。
所以你想打赢这场仗,就要仔细琢磨如何将这三样握在自己手中,和看不见的敌人进行殊死争夺。
这不同于战场上的短兵相接,但却同样万分凶险,作为一个父亲,我希望你平平安安,但作为一个君王,面对着未来的储君,我更希望你能够通过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度过这一次挑战。”
来自父亲的鼓励和教诲让陈景和感动到近乎哽咽,他站起身,大声的向陈云甫做着保证。
“请父王放心,儿臣一定有能力办好这些事,还广东一个朗朗乾坤。”
陈云甫没再多说,只是看着眼前的儿子,笑着点头。
该提点的地方都提点了,剩下的,就看陈景和自己能领悟多少,又能发挥的如何了。
===第五百二十三章
时代的传承接力===
九州二十一年,正月初八。
结束了持续近乎七天的内阁会议,一脸疲惫的陈景和刚刚走出皇宫,一直守在宫门外的于谦就迎了上来。
“太子爷,广东的报纸。”
“广东的报纸?”
陈景和错愕了一下,随手接过就踏上马车,于谦跟在身后说道。
“今晨送进京的,一共两份,一份是《广州日报》大年三十那一刊,还有一份是《广州经济报》正月初一刊。”
陈景和打开来看,只见两份报纸的头版都是相同的几个刺目大字。
“港区封锁,数万家庭嗷嗷待哺。”
报道的内容围绕着明珠港被封锁的事实进行展开,笔墨着重引申到自从明珠港封锁后,依赖明珠港讨生活工人们的生存现状。
总之就是一个核心意思。
好几万工人以及他们各自的家庭,就快要活不下去了。
“广州的物价最近有抬头的趋势,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操控物价,但下官想这应该是联系在一起的,物价上涨,工人失业,生存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
于谦凝重道:“太子爷,有人已经开始发难了。”
陈景和点点头,将报纸扔到一旁,疲惫的扶额。
“笔杆子、钱袋子。父王说的话一语成谶,咱们的敌人现在就通过这两种东西向咱们发起进攻了。”
“广东办公司是干什么吃的,这样的内容也能刊报?这不是添乱吗。”
于谦垂首道:“广东和内陆省不一样,广东一直是咱们中州改革试验的前锋,言论自由已经在广东试验了近十年,只要不是公然违反国法的,哪怕是质疑朝廷政令的言论都允许刊报。所以很容易成为政治斗争的喉舌。”
“另外,广东办公司的李凤和也来了信,他汇报说,这是新闻处的失察,已经严肃处理了负责这次内容刊报的审核公员,请示,要不要出版一篇文章辟谣?”
“港区几万工人失业是谣言吗?物价上涨是谣言吗?”陈景和反问道:“如果是事实的话,那所谓的辟谣不就成了公然撒谎?李凤和存的什么心,他这是想让朝廷睁眼说瞎话,让咱们自己把朝廷公信力扫尽尘埃中!”
这个时候,陈景和突然就想到了几天前陈云甫和自己说的话。
“君王在骗世人,他也知道世人知道他在行骗,但君王还要继续行骗。”
联想到再之前陈云甫说及的那句‘有些东西现在已经不适用了’,陈景和恍然大悟,老百姓不好骗啊。
“我们若是想打造一个具备公信力的朝廷,就要有直面面对质疑的勇气,而不是全靠欺骗老百姓来勉强维系所谓的面子,那只会让我们的朝廷成为老百姓口中的笑话。”
“指示李凤和,决不允许他那所谓的狗屁辟谣,报纸爱怎么发怎么发,我这就回广州。”
于谦一愣:“咱们不留京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9/10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