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师第9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5/1019


陈云甫走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望向四人用诚挚的声音说道。
“现在,孤需要四位的帮助。”
“请大王示下,臣等一定肝脑涂地。”
“自币制革新之后,物价必然疯涨,我希望你们能想办法竭尽全力的遏制物价的上涨速度。”
“大王,这只怕并不容易。”
“控制住几个重要的点就行。”
陈云甫伸出几根手指来:“粮价、布价和盐价,只要控制住这三点,老百姓再难也无非是生活回到洪武朝那般过苦日子罢了。
只要能吃饱、穿暖,国家就不会有大乱子发生,小的摩擦和矛盾可以暂时性用高压政策来管控。
而这三种物品的物价很好控制,印度会成为我大明最大的粮仓,更何况平津港已经通船,辽州也是一个大粮仓,所以粮价很好控制。
纺织局可以多开些,民间的女工多招些,广东这些年鼓捣出了那么多的发明,生产速度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只要人手够、工厂够多,布价涨不起来。
至于盐价,内陆的盐价已经涨无可涨,有危险的无非是西北和西南这两个较为偏远的地方,下一期的铁轨工程优先向这两个地方使劲。
有蒲向东的五十万奴隶在,我们自己再招募一到两百万的民夫,如此三年内完工的难度并不大。
只是控制住这三个物价而已,诸卿有把握吗?”
听到陈云甫这一番分析后,四人俱都信心十足的点头。
“只是如此的话,臣等有十足之信心。”
“那就行。”
严震直看了眼陈云甫,又小心言道:“可就算我们能控制住这三项的物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陆省份的商号被挤兑破产是无可避免的事,届时失工潮席卷全国,这也很棘手啊。”
“失业潮不会多大。”
陈云甫摇头道:“小商号、小作坊的破产会带来市场空白,蒲向东和广东四大家又不是傻子,他们的商号会趁机抢夺垄断市场,他们开办商号,总还是要用工的。
我们这边出台一项法律,任何商号,不管他是阿拉伯的还是咱大明的,一律不许用奴隶做工,只能从我大明国内招工。
这样做,不敢说解决全部,一大部分还是没问题的,至于小部分失去工作的百姓,地方官府和朝廷一起用心,想办法通过朝廷的工程来解决安顿问题。
至于工钱嘛,朝廷有钱的话就给,没钱就先欠着,发粮票和布票,用粮食和布匹抵工钱。”
一番操作听的四人面面相觑之余又不免感叹。
这可谓考虑的相当周全了。
只是,既然陈云甫什么都能考虑到,那又为什么要一意孤行呢?
大王啊大王,你要做的,到底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让你宁愿压上自己一生的丰功伟绩。
明眼人都能看到,只要陈云甫不这么做,将来百年之后,中国的历史上,陈云甫注定是最伟大的君主。
可现在陈云甫做的事,会在自己的执政历史上留下一个抹不掉的污点。
所有后人都将指摘陈云甫。
譬如晚年好大喜功、宠信外夷、自大愚蠢等等等等。
甚至有可能会说陈云甫这一个错误的决定,导致原本生活日趋富裕的百姓们再一次贫穷下来,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何必呢!
7017k
===第五百章
我要吊死那些商人===
九州八年大年初一,军政院正式通过币制革新的新法条案。
这意味着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数千年,作为正式货币使用史近五百年的白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铜票。
铜票即为铜钱的纸质货币,与铜钱的购买力相等。
一文钱就是一文钱。
而自币制改革之后,中央银行印发的铜票面值分别为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五百文和一千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5/10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