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师第5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1/1019


要不说人家是首辅的秘书呢,知道随时记下领导的真知灼见。
“这四点中的前两点,本辅觉得没有必要再怎么去说了,因为道理大家都懂,就只说说后两点吧,何谓宽仁和勤政。”
成耀急的抓耳挠腮,看到杨士奇在那里一个劲的埋头苦记,他突然觉得自己就这么光点头好像确实有些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感觉,不太够尊重啊。
好在杨士奇聪明,从自己随身带着的小盒子中又给成耀取了一套。
“常备的。”
成耀连忙接过,开始聚精会神等待陈云甫接下来的讲话。
“何谓宽仁,宽仁两个字的字面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可具体如何去落实到行动上,让行动和知道相统一却不知该如何下手。
让本辅说,这很简单。
那就是尽量的去削减我们作为官的官威、官架子,尽量的控制我们做官的脾气,收敛我们作为父母官的霸道,这就是宽仁。
民有讼而至官者,多以不忿之心而不得不讼至官府,民有怨,官府还要横眉冷对,冷颜相待,甚至赶上县令、知府什么的脾气不好、心情不好的时候还要打一顿杀威棒,久而久之,民还愿意有事讼官吗,他们不愿意怎么解决问题呢,靠自己。
或暴力袭杀、或私仇怨怼,无论哪一种,都极容易造成地方的混乱和对治安的破坏,因此,所谓的‘圣人不以听讼为雅,而已无讼为贵’这种思想要今早的摒除出去,百姓偶生龃龉,颇多嫌隙,告至官府怎么能叫扰乱治安、又如何能叫破坏人伦纲常。
百姓无知因其从未读书,故而很多事不知晓其中道理,无法自行协商解决,这便需要了官府、需要官吏来处理,若是什么事老百姓们都能自己解决的话,那还需要我们这些做官的干什么呢?
对于百姓的无知行为,我们应该以教育的方式来帮助百姓认知事物,而不是用恫吓甚至大骂的行为去吓退百姓,那样,百姓永远无法认知到自己的无知到底出在哪里,认知都没有,又如何去做到呢。”
罗家庄外的小树林中,陈云甫的声音在响彻着,一大群官员静静聆听。
而陈云甫自己可能都忘了,就在他们背后不远处的小河边,一块墓碑一个坟包正在那立着。
上刻着一行字。
‘慈母罗李氏、孝儿罗大牛之墓’
落款:
文渊阁大学士陈云甫敬立!
===第二百五十七章
陈云甫谈为官理政(中)===
陈云甫并没有进入罗家庄,他从头至尾都没打算进到里面去。
此次来的随从官员实在是太多了,他不想打扰到罗家庄的百姓,最重要一点,他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当年那十几个失去孩子、丈夫、父亲的家庭。
让时间去淡化和愈合伤口吧,陈云甫不想去做这个揭伤疤的恶人。
他带着一众官员,坐上马车回了城。
还有一场同河南布政使司官员们的座谈会没开呢。
一间宽阔的明堂内,墙上左右对称悬挂着两面大明的新国旗,如此布局,让陈云甫的思绪仿佛一瞬间被带回了后世。
“大家都坐吧。”
杨士奇为陈云甫拉开椅子,后者当仁不让在唯一一张上位坐下,面前,依序坐下了十几名河南布政使司的高级官员。
这一次,所有官员都学聪明了,一人备了一份纸笔。
陈云甫轻啜茶水,咳了一声嗓子后开口道。
“之前,我们讲了为官的宽仁自勉,接下来,说一说何谓勤政。”
“如之前所言,勤政的字面意思我们就不要在去讨论了,只说,如何将勤政的核心意思贯彻到实际的行动上去才是关键。”
“圣人曾言‘日昃不食、坐以待旦’,这是理想中的最高要求但不现实,不吃不睡,那这个官必定当不得长久,毕竟,身体是为官施政的本钱嘛。”
众人纷纷笑了出来。
虽然大家伙头上这位内阁首辅话语间经常蹦出一些新鲜的词汇,但好在都是大白话,确也不难理解。
“可是圣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经过几千年所谓官场文化、官场风习的演变,到了今日,勤于政事的行为反而被同工同僚以鄙视之。
反而诗酒游宴,被人谓之风流娴雅,这岂不是走了两个极端吗。
如果说精通诗词歌赋都被当成为官入仕者的风流、一种身份,那本辅这种胸无点墨,连一首打油诗都做不出来的,岂不是羞惭的无地自容。”
众皆讪笑,不敢言语。
“勤政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叫勤政,一言以蔽之,该你的事推不掉就别推,能办,就抓紧办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1/10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