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师第4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8/1019


陈云甫复吴中侯爵,加柱国、三千石的晋升还算是能够理解,可齐德怎么莫名其妙就从左春坊大学士变成兵部尚书了?
至于原兵部尚书的俞纶则转任都察院右都御史接了张紞的班,也算是正二品平调,不算太亏。
对于朱元璋的这一番神操作,整个朝堂,只有陈云甫一个人看的明白。
便是连朱标,也是在下朝之后找到朱元璋问明缘由。
“诸藩要撤,但不能全撤,标儿,若是撤完了藩,咱大明朝就要陷入无尽的党争之中了。”
朱元璋解释道:“朝臣一旦坐大,便会结党营私、笼络党羽,这个时候便会养出权臣欺主,朕定下大明宝训,就强调过,一旦朝中生出权臣,藩王便可领兵靖国难、清君侧。
所以,只要藩王在,我大明朝就永远出不了权臣,哪怕将来有藩王打着靖难的旗号夺权篡位,江山还是在我朱家人的手里,不会沦陷于外臣。”
“父皇想说的,是云甫吧?”
“对。”
提及陈云甫三个字,朱元璋的脸上便露出了笑容,和那日陈云甫离开皇宫时的笑容一模一样。
“不会的,云甫纯良,绝不会做权臣。”
“大奸似忠、大忠似奸,连朕都看不透他,你,也不行。”
朱元璋毫不掩饰自己对朱标能力的质疑:“所以咱教你一句话你要记住,永远都不要相信任何人,更不能全无保留的信任。”
“那陈云甫多聪明啊,你要撤藩,他提请保留下晋、燕、楚三个藩王,你这三个兄弟,哪一个拉出来换个朝代都能做个中上之姿的皇帝。
老三会打仗,虽然脾气暴戾点,但绝对能掌控住朝堂,充其量算是个暴君但绝不是昏君,他当皇帝没有哪个臣子敢反。
老四更是像朕,既有识人之明又有用人之度,而且熟读兵法韬略,可为一代明君贤主。
老六允文允武,开明仁德,也配为君。
有他们三个人在外就藩,即使有朝一日你也不在了,允炆登基当皇帝,他陈云甫也不敢反,更不敢做权臣,哪怕他真的能活,熬死了老三、老四、老六也没用。
只要有在外的藩王存在,他篡位,三藩就会举旗讨伐他,大义尽在我朱明江山,他一个外姓人没有大义的加持遽尔间便会败亡,身死族灭。
所以,提请留下三藩,陈云甫就是在为自己证明,证明他不想也不会做权臣。”
“另外,这小子和朕说了,他会护着允炆做太子,日后登基继位。”
“有他在朝,蓝玉、常茂那些赳赳武夫便不足为虑,不敢逼迫你改立允熥为储君的,所以,他不仅像咱证明了他的忠心,顺便还炫耀了一下他的能力。”
说着说着,朱元璋就又笑了出来:“这小子要是会下棋,那一定会是朕的好对手。”
朱标若有所悟的点点头,复又问道。
“那父皇擢齐德任兵部尚书又是为什么呢?”
“谁做兵部尚书都无所谓,只要别是陈云甫的党羽就行。”
朱元璋浑不在意的说道:“另外,齐德这个人愚蠢且贪婪,这样的人用好了也会有大用,比如说他日后会和陈云甫为了抢权而施展浑身解数。
这样,不就方便你平衡朝堂了吗。
朝外有藩王,朝内有大臣,这是内外平衡。
大臣又分党派互相掣肘钳制,这叫党派平衡。
只有全部平衡得当,你这个皇帝的位置、咱们朱家的江山才能稳如泰山。”
朱标听懂了。
自己父皇是不会杀陈云甫的,因为陈云甫的存在可以压制住蓝玉、常茂、冯胜这些手握兵权的武将,然后又拎出齐德这种愚蠢之徒来掣肘陈云甫。
同时呢,在外保留下藩王,不使得将来陈云甫倒台或致仕后,朝堂出现新的权臣。
如此,国家的政治大局便能时刻保持着高度的稳定和平衡性。
这利于朱标的顺利登基、朱允炆的未来接班。
如此三代、四代皇帝之后,朱明江山就算是深入民心了。
再想改朝换代那就是痴人说梦。
“用好这陈云甫的利处是显而易见的,湖广、贵州、云南、两广包括辽东的问题都还多着呢,他要是有本事全部解决掉,将来等他死后,也能获封一个文正的谥号,千古贤相名留青史。”
朱元璋此刻毫不保留自己对陈云甫的欣赏:“他知道,所以他在向咱证明他的心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办事尽职尽责成绩斐然,对权力能放则放,不敢僭越染指,可以说这么一来,咱要是再想杀他,反倒是显的咱太狭隘了一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8/10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