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想世界第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777


总之欢想实业的经营思路,很多方面都看上去都缺乏商业头脑,甚至违反经济学原理,仿佛其管理层既固执无知又任性天真。
王丰收就是三位老人家的学生,他可不敢认为几位老师不懂商业与经济学,之所以会这样,肯定另有原因。
表面上看怎么经营发展都是三个老头的态度,实际上却好像是华真行的意思,所以王丰收也不敢自作主张,就把人给带到杂货铺来了。
王丰收来之前特意提醒黄老板,杂货铺的这位杨老是欢想实业总部的董事,而且小伙计华真行也颇受几位总部领导的重视,是被当成继承人来培养的。
王丰收已经很够意思了,该说的话都说了,有些话还留着。他今天中午刚刚在杂货铺里吃了溏心鲍,也知道小华会加工这种东西,很可能会对这门生意感兴趣。
黄老板有点想笑,一个东国来的杂货铺老板就能当大集团的董事,小伙计居然能成为继承人,真是一个尚未开化的地方啊!但他很小心地没有将这些想法流露出来,还特意带了两件礼物。
他送给杨老头的礼物是一块金表,送给华真行的礼物是一根金链子,就是在金典行买的。据他所知,这边的人都喜欢这种东西。
黄老板在杂货铺的后院里见到了杨老头和华真行,曼曼也在场。曼曼下午有事离开了,晚饭时又跑了过来,此刻正在杨老头的指导下泡茶呢。
黄老板自动把曼曼给忽略了,以为她就是这里的仆人或职员,王丰收引荐介绍一番后,他送上了礼物。
杨老头并没有打开看,只是摇着折扇道:“黄老板,你不客气客气了!有事说事,东西还是拿回去吧。我不戴手表,小华也从来不戴金链子,你留着送给别人吧。”
黄老板又忽略了一个细节,杨老头根本就没打开包装就知道里面是什么,他只是陪笑道:“一点心意而已,我今天是来谈投资合作的,想找新联盟和欢想实业合作。”
杨老头:“我听说了,你想建一个干鲍加工厂,欢迎啊!你说巧不巧,欢想实业恰好也准备筹建一个干鲍加工厂呢!”
黄老板大喜过望:“那太好了,我提供资金和技术,还有销售渠道。贵方提供场地,负责组织工人培训、保证生产秩序。”
杨老头却摇头道:“欢想实业的计划就是自己开加工厂,你说的那些东西我们都不缺。”
黄老板愣住了:“你们打算自己干?这可是需要技术的!”
杨老头使了个眼色,华真行还在那儿皱眉头呢,曼曼的反应反倒更快,跑进厨房拿了一只溏心干鲍出来,递给黄老板道:“小华会加工,加工得可好了。”
原本是华真行从洛克那里听说的消息,有一位红港老板想在这里搞干鲍加工厂,他就想找这位黄老板来谈谈。结果黄老板上门的时候也杨特红在,杨特红插手截了活,看这意思是打算做主了。
杨特红这个人不爱管闲事,但并非不爱管事,做什么事主要看心情,比如生产克林大曲的事情他老人家就是从头管到尾了。
身为欢想实业总部的董事,黄老板既然找上门来谈生意,杨特红出面做主当然毫无问题,只是规格有点太高了,原本是用不着的。
黄老板做梦也没有想到,杨特红一开口就是欢想实业要自己干的意思,并没有打算和他合作。
黄老板凑到灯下仔细看了看曼曼递过来的那头干鲍,质量实在是没得挑,比自己加工得还好,只得道:“家庭小规模制作,很多人都可以,但是在工厂里规模化生产有是另一回事,有很多技术环节要控制,而且还需要稳定的销售渠道。”
他倒没有放弃希望,认为杨老头这是故意在提高要价。东国海边的渔民,过去自家加工一些干鲍也很正常,这和工厂生产确实也是两回事。
杨老头笑道:“其实我们不缺这点资金,也有这个技术。生产工艺整合并不复杂,工人就在本地招聘自己培训。销售渠道嘛,其实我也能联系。
黄老板以前就是干这一行的,算是稀缺人才,我们可以聘请你当干鲍加工厂的厂长,主要负责抓生产。在欢想实业的体系里,和高怀同一样,也是第五级职位。”
黄灿生:“不不不,您老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没打算给别人打工,就是想自己开工厂。”
杨老头一挥手:“那你就开嘛,我可以保证,至少在克林区,没有人不让你开工厂,只要正常经营,也没有人会找你的麻烦。你开一家,欢想实业也开一家,这样就有两家干鲍加工厂了。”
黄灿生着急了,双肘支着桌面道:“杨董啊,与其互相竞争,不如一起合作!”
杨老头:“哦,你说怎么合作呢?”
黄灿生:“就按我刚才说的方案,我投资十万米金,提供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占百分之七十的股份,杨董您说怎么样?”
杨老头笑了:“不怎么样!黄老板自己开工厂,占百分之百的股份不是更好吗?”
黄灿生:“大家都是东国同胞嘛,何必为难人呢?有钱一起赚,又何必互相拆台呢?你们没做过这个生意,风险还是很大的,合作对双方都有利啊!”
杨老头脸色一沉,放下扇子道:“我怎么为难你了,不让你开加工厂了吗?你愿意开就开,在克林区的地界上,新联盟保证生活和生产的秩序,这就是我们提供的帮助。但是话又说回来,难道在我们的地界,你还不允许我们也开工厂了?”
黄灿生被问住了,怔了怔这才继续陪笑道:“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啦,杨董,您是否需要私人参股,或者是还有别的人需要参股吗?”
他到现在还以为杨老头是想要好处,而旁边的华真行早就听出来了,杨老头的意思就是欢想实业自己开干鲍加工厂。至于黄老板开不开同样的工厂,杨老头的态度是随便他。
杨特红又摇头道:“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不是想要你的好处,但也不想白送你好处。”
黄老板:“怎么能说是白送好处呢?我在这里投资建厂,不仅交税还能解决就业,产品主要是向亚洲出口,还能创汇呢。
这里经济很不发达,正需要外来的投资嘛。我以前在别的地方投资,当地都是很欢迎的,还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呢。”
杨特红:“哪里有优惠你就去哪里吧,非索港也是欢迎你的,但我们的政策是一视同仁。我想问问黄老板,你为什么想在这里开加工厂?原因我帮你说吧!
第一是因为克林区的治安环境好,生产经营有保障。第二是有一片海滩礁岩的生态环境好,有现成的野生鲍鱼资源。第三是这里的人工成本低,还有新联盟能帮你组织并培训工人。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克林区的治安环境是怎么来的?而且你也知道,那片海滩已经被欢想实业买下来了。至于组织工人并进行培训,为什么一定要替你加工鲍鱼?”
欢想实业前期买下的北索河流域的地块,形状像一个飘带连着一个大球。大球就是上游规划中的水库区。飘带就是中下游的河流两岸,蜿蜒曲折,宽度在五公里左右,但是并不绝对均匀,根据地势宽窄不定。
“飘带”最末端的形状像个张开呐叭口,包括了十几公里长的礁岩海滩,野生鲍鱼的主要产区就在那里。所以黄老板必须要来找欢想实业合作,在他的计划中,欢想实业负责采收鲜鲍,就是入股的条件之一。
黄老板:“杨董,您到底是什么意思?”
杨特红:“我的意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耽误你做生意,但我自己也能做生意。你想挣钱就自己想办法去挣钱,但是这门生意,我们真不必一定要与你合作。”
黄老板无奈道:“杨董,那您想怎么合作?”
杨特红拿起折扇一展,笑眯眯地说道:“那十万米金你还是留着自己花吧,或者找点别的事情做。你是有生产经验的,我们的加工厂可以聘你当厂长,主管生产,还可以给你百分之十的干股,这是在职期间才有的股份。
厂长也是有工资的,参照欢想实业集团第五级职务标准,每月六百米金。至于其他方面的事情嘛,除了部分的销售渠道,你就不用多操心了。我们计划每年加工两万头溏心干鲍,目前不能再多了。
控制生产规模是为了保护资源,不能一下子都采完了,要保证每年稳定的产出和品质。这里的鲍鱼,在每年大雨季末期采收,品质是最好的,趁着小旱季加工。加工厂的大部分工人,每年干三个月的活就可以,其他时间还可以去做别的事。
假如加工厂还有另外的经营项目,这些工人也能用得上。说实话,溏心鲍是奢靡之物,若是自制只用,偶一为之以修养性情,可品不急不躁之处事滋味。它不是这里所缺,更不是急需,只是可以卖到海外换点外汇。
鲍鱼作用就是这些,别项目不好说,但这个项目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做。这个地方、这里的资源、我们这些人,不是帮你在红港买楼的。黄老板,你明白了吗?”
黄老板走的时候还有些发懵,没想到谈出了这样一个结果,欢想实业要抢他这门生意,还搞得他没脾气。
他对杨老头说回去再考虑考虑,其实也没什么可考虑的,要么就不做,要么就得按杨老头开出的条件做。
黄老板没好意思把已经放在桌上的礼物带走,但是陪同前来的王丰收知道杨老头和华真行肯定看不上也不会收,顺手帮他又拿了回去。
杂货铺的后院里,曼曼给杨老头又续上一杯茶道:“您为什么不想和那位黄老板谈合作,他原先就是开干鲍加工厂的,在哪里开不是开呢?”
上次洛克提到这件事时,曼曼也在场。听说有人要来投资搞干鲍加工厂,不仅与欢想实业合作,还可以雇佣海神族人,她也觉得是一件好事,没想到杨老头却不乐意。
杨特红没答话,却扭头瞪着华真行道:“你还是我从小教到大的吗,都学会什么了?别说是我,就算是老墨和小柯来了,也不能让黄老板那样白占便宜啊!”
华真行一脸委屈道:“您别说我呀!刚才听了您老的话,意思我已经完全明白了。”
杨特红训斥道:“不说你,难道说曼曼吗?还要听了我刚才话才明白,你听到这件事的时候,自己就应该明白,怎么还要等到我老人家来说?”
曼曼不解道:“您为什么要说小华呀?他也没犯什么错误。”
杨老头神情稍缓:“他的错,你看不见很正常,但他自己不应该没意识到。”然后又冲华真行瞪眼道:“我很有钱也不缺钱,你现在也是!假如我只想自己发财,干嘛跑到这个破地方来开杂货铺?
你呢?折腾了这么多事情,连我们几位老人家也帮着你张罗,是为了什么?你的目的是什么,初心和发愿何在,这些就应该决定你怎么做事情。别不服气,看样子我教你教得还不够,还得补课,今天这课得上透了!”
说着话他不知从哪儿抄出一个文件夹,扔给华真行道,“那个黄老板已经在高怀同家里住了一个月,谈了不少他在曼德国开干鲍加工厂的事情。高主任还在网上做了一些调查,整理了一份情况介绍,你先拿去看看。”
===133、连人都卖过===
曼得国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基础都很不错,曾经是黑荒大陆最发达的国家,如今仍然是,只是相对二十年前有所衰落。
近十年来曼得国的经济增长缓慢,治安状况持续恶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秩序崩坏,经常爆发各种冲突。
相对而言,曼得国仍是黑荒大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尽管存在各种问题,也比几里国的情况好得多。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几里国的几十倍,就比如说治安情况吧,再恶化也比非索港强得多。
当然了,从秩序和社会稳定的角度,曼得国的大部分地区也不能和如今的克林区比。但克林区出现在几里国是很特殊的情况,并不具备普遍的代表意义,至少目前还不具备。
黄老板在曼得国一座海滨城市开加工厂,已有十几年了。曼得国的衰退可怪不到他头上,他只是个商人,改变不了大环境。
杨老头想了解的,就是这个工厂本身的情况,重点的是它给当地带来了什么、留下了什么、造成了什么影响?答案其实已经有了。
黄老板就是给当地带来了一个手工作坊、提供了几十个就业岗位,带走了二十多条人命,几乎什么都没留下。要说影响嘛,可能使当地人对东洲或东国商人更加敌视,也使东国裔华族人更容易成为各种暴力犯罪的袭击目标。
要说积极作用其实也是有的,要看对谁,黄老板本人就用赚来的钱在红港买了两套物业,号称超千尺豪宅,其实也就是面积一百多平方米的两套住房。
黄老板开了十几年的加工厂,最巅峰时期雇佣了三十多名工人,最少的时候雇佣了十几名工人,他付的工资也就是当地雇工的平均水平,勉强图个温饱而已,对工人的生活并没有明显的改善,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对当地的礁岩环境,倒也没有造成明显的破坏。因为那里的海滩几乎都是礁岩地貌,野生鲍鱼资源很多,以他那个小加工厂的规模,完全能够保证持续开采。
但是在礁岩上采取鲜鲍,尤其是个头足够大、品相足够好,符合黄老板收购要求的完整鲜鲍,有一定的危险性。鲍鱼附着在礁岩上,退潮时才会露出水面,尤其是品相最好的鲍鱼,只有在退天文大潮时才方便采摘。
其实也可以借助潜水装备在水下礁盘上采取鲜鲍,但那样做的技术要求以及成本更高,而且更加危险,在当地几乎没必要。
趁退潮去礁岩上采鲍,不小心就会往海里走得太远了,或者因为贪心想多采几枚鲍,或者是寻找时不知不觉就忘了时间,没有意识到潮水已经涨上来。
涨潮,尤其是退大潮之后的涨潮,速度很快浪头也很汹涌,假如没注意再抬头时,可能已经被潮水困在了礁石上。上涨的潮水迟早会将立足处的礁岩也淹没,而礁岩地带不适合游泳,浪涌可能会把人拍在礁石上。
海滩上的礁岩往往很锋利,上面还附着了各种贝类,就跟一排排小刀似的。就算没有被涨潮所困,采鲍时一不小心也会被割伤。而且礁岩地貌崎岖不平,攀爬时也容易摔倒,那样的话会伤得更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7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