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想世界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777


原先的草鞋帮中就有很多机电维修人才,以他们为骨干再加上适当的外援,有了需求之后至少可以成立配套的零件加工与维修厂……发展农机厂也是这个思路。
这些小工业,在现代工业整体产业链上看似低端,但绝不能说落后。农垦区这边有后发优势,尽量采用了目前相对先进与成熟的生产与管理技术,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从业人员的培养。
农垦区的学校去年九月初就已经开学了,每个镇子都有一所,这三所学校各个年级的课程都有,分为小学部和中学部,小学五年制,中学也是五年制且不分初中和高中。
当初华真行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还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包括合作方东国汇英中学的领导,他们都认为最好参照目前的国际主流模式,就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华真行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并且询问大家,假如就按这个方案,能否制定出有效合理的教学计划、完成指定的教学大纲内容?参与研讨者的回答居然都是可以,那么就这样布置工作任务吧。
至于非索港主城区,新改造成立了十二所学校,虽然也留出了各年级相应的教室,但情况跟农垦区完全不一样。各学校几乎都是从小学一年级教学开始,其他年级的预留教室也暂时都被小学一年级各班占据了。
这也是没办法,此地曾经的基础教育烂到约等于没有,从六岁到十五岁的适龄儿童或少年,接受新教育几乎都只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超过十五岁的准成年人及成年人,不适合再到小学一年级去回炉了,他们可以自愿参加社区组织的夜校补习班。
为什么农垦区的三所学校,从一开始起就实现了全年级段的教育?因为他们主要的教学对象是东国援建人员及最新移民的子弟。
欢想实业的政策,东国援建人员如果将家属也接过来,配偶可以安排工作、孩子负责安排上学,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根据现有的受教育水平安排最合适的年级。
农垦区的三所学校,每个年级都预留了四个班,但实际招生规模都没有超过两个班,因为目前的适龄学生还比较少。
这三所学校的中学部,都安排了一门很特殊的义务教育课程,就是养元术。那怕去年在前线干部很紧张的情况下,农垦区还是保留了一批养元谷的骨干学员。比如新田镇镇长洪万钧,已是养元术四级导师,他还兼任了新田学校中学部的养元术指导老师。
自华真行从瓦歌矿业返回非索港之后,主要精力就用在了农垦区的新时期建设上,同时兼顾非索港的下一阶段整体发展规划。
幸亏非索港加上农垦区目前总人口还不到六十万,各方面事务尚能做到杂而不乱,洛克领导的市政部门也给力,华真行在总体上还能顾得过来。
华真行也常常在想,这只是一座不到六十万人口的小城市,假如换成一个人口过亿或者过十亿的大国,这样的改造与建设将是怎样的难度?
2022年上半年这段时间,华真行在幕后坐镇,管的主要只是非索港这边的事情。至于几里国的其他地区,那就让几里国中央以及各地方政府去操心了。
华真行在非索港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在积累经验、打造一个切实可行的成功模板,也不能所有的事情都指望他一个人包办了。
随着南方形势的稳定与秩序恢复,华真行也将前期派出去的一批养元术导师调了回来,这批人已经在前线呆了至少半年。
除了司马值、郑同俊、周行元、莫弃等人还必须要留在瓦歌矿业,其他人能回来的都叫了回来。
北洛河流域是华真行下一步的建设重点,他又安排了一个新计划,在上游的水库区以及下游的三片湿地各打造一座法阵,或者说建造福地,具体做法可参照三湖镇。
萧光等三兄弟曾以定风盘为阵枢,将三湖镇及周边一带打造成了一片风水宝地。由于他们的修为有限,远没有发挥定风盘真正的神通妙用。
后来杨老头撺掇华真行将定风盘给拿走了,神器认主改名为扶风盘。但是三湖镇的法阵若是废弃实在可惜,墨大爷又拿出了自己炼制的一个盘子,取带扶风盘充当阵枢。
那个盘子虽然远远比不上扶风盘,但也不是说拿出来就能拿出来的,说明几位老人家对此事应该早有准备,华真行也受到了启发。
后来广任道长送来了当年定风潭的遗留器物,潘采等原定风潭弟子也加入了养元谷,华真行这才知道,墨大爷炼制的那个盘子并非他老人家独创的思路,定风潭千年以来早就有过类似的尝试。
定风潭历代祖师尝试炼制了两种类似的法宝,分别名叫净尘罗和碧空洗。
净尘罗也是定风潭标志性的法器,数量仅次于春雨枝,它是历代定风潭祖师仿制扶风盘之物,虽然神通妙用远远不及。
至于碧空洗,可以理解为净尘罗的进阶版或更高端版,妙用更精粹,祭炼也更加艰难。
养元谷目前库存的净尘罗有九件、碧空洗有三件,这样珍贵的法宝,华真行不想让它们就这样白白放在库房里闲置。
以碧空洗为阵枢,打造一个基本能笼罩库区范围的法阵,将上游的库区营造成一片福地。
这片福地虽不能跟养元谷那样的结界洞天相提并论,但极大地改造与进化环境,使生机更充沛、气候更宜人,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更合理。
阵枢所在的小岛,就是库区中央露出水面的一座山峰。法阵布成后虽可自行运转,但还需要修士主持阵枢适时施法微调,所以需要派人驻守。
这看似是个枯燥的苦差事,但对修士而言却意味着求之不得的机缘,能坐拥一片福地助益修行。
在北索河中下游的三片湿地上,则以净尘罗为阵枢也打造三座福地,规模格局比洛福根水库福地都小一些。这四座福地,各派一名六级导师负责坐镇,养元谷中的众导师可轮流排班。
除了坐镇负责人,每座福地还可以安排三名四级学员当助手,这不仅是跟随导师学习的好机会,同样也享有借福地修行的机缘。这三名助手也将轮流排班,因为平日可能还有别的事。
比如新田福地打造完成后,第一个月暂时就由原定风潭弟子郭汐灵负责坐镇,新田镇的镇长、新田学校的养元术指导老师洪万钧,也成了三名助手之一。
打造这一大三小四座福地可不简单,动用的物力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须众高人合力,除了实在不方便调回来的司马值等人,对此已有经验的萧光和郎校民也都被调了过来。
打造养元谷洞天,是三位老人家尤其是墨大爷出力,华真行想帮忙都帮不上,因为修为实在太浅。如今打造这四座福地,华真行没有再惊动与打扰三位老人家,都是自己带人干的。
这也是他以养元谷“谷主”兼“总导”的身份,亲自策划并组织实施的、属于修行界的“大型工程”。为了建设一个理想中的农垦区,创造建设真行邦乃至欢想国的条件,华真行真可谓不惜工本。
这边打造福地的工程才刚刚展开,有一位老朋友却突然来到了非索港,就是如今已功成名就的罗柴德勋爵。
===355、剪彩===
专案组进驻瓦歌矿业后,调查结论是该集团违法经营情况非常严重,目前正在讨论处罚方案。
原本它拥有该邦区辖境内所有矿产,包括已开采和未开采、已发现和未发现的,未来三十七年的开采权,这也构成了该集团净资产估值的重要部分。
这样一份矿产开采权协议,以正常的商业眼光看上去当然非常离谱,可当初的瓦歌市政当局就是这么签了,几乎相当于白送。
据说几里国政府不仅要收回矿产开采权,还打算给这家企业集团处以超过十亿罗元的重罚。
瓦歌矿业集团对外公开的财务报表,目前的净资产总值也不过是十亿罗元,其中大部分还是来自于矿产开采权的估值。这样一来,就算将这家企业砸碎了卖骨头渣子,也是交不起罚款的。
有鉴于此,几里国政府还打算追究其实际控制人伊卖雷集团的连带责任。假如瓦歌矿业破产清算也交不起罚款,那么就处罚伊卖雷集团。
伊卖雷集团远在罗巴洲,几里国政府眼下是管不着的,就算开出罚单,伊卖雷集团也可以不必理会。但是从法理角度,假如该集团将来还想再几里国境内进行任何经营活动,前提就是交清该笔罚款,除非是永远都不来了,或几里国现政府被推翻了。
目前处罚方案还没有正式公布,但内部消息已经通过各个渠道传了出来。
瓦歌矿业集团的众高管,主要是以瓦里希为首的、由伊卖雷集团直接派驻的高层管理人员,虽然没有被捕入狱,但已经被监控起来,不得离开所工作的矿区,要随时配合专案组的调查。
几里国政府如此动作,很快就受到了外交方面的压力。别利国发来了照会提出了严正抗议,认为这是粗暴干涉海外投资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践踏了贸易自由原则,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并严重侵犯了高层管理人员的人权。
伊卖雷是一家跨国工业集团,最早成立时总部在兰西国,业务与投资遍布世界各地,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将总部搬到了别利国,因此这次外交抗议也是由别利国出面。
抗议也不仅是口头上的,伊卖雷集团针对几里国政府的指控,还提供了一份辩诉或者说驳斥的资料,回避了瞒报产量的问题,重点解释了矿产开采权的来源,目的是以正视听。
按伊卖雷集团的说法,当初取得瓦歌邦区的矿产开采权以及后来的续约,有特殊的背景和历史渊源,不是他们主动要去投资的,而是受到了瓦歌市当局的大力邀请。
因为瓦歌市包括整个几里国,都没有能力开放其境内的矿产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什么都没有,伊卖雷是出于援助的目的才会在当地投资。换句话说,这是几里国哭着喊着求着他们去开矿的,而他们答应这个请求,简直是大发善心。
取得矿产开采权虽然没有花太大代价,但是瓦歌矿业每年都会根据产量缴纳矿产资源税,给这个极端贫困落后的国家带来了宝贵的收入,还解决了当地大批人员的就业问题。
这份辩诉材料就等于明明白白地告诉几里国政府,假如离开了伊卖雷集团和瓦歌矿业,几里国境内最主要的矿产工业就算是废了,仅靠几里国自己是玩不转的。
假如瓦歌矿业经营不下去,当地政府就失去了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还将有多达几万人口会失业,几乎立刻就会带来社会动荡与骚乱。
这份材料与其说是辩诉不如说是威胁,在其最后还提到,别利国政府以及罗巴联盟,会保护其企业及公民海外投资的合法权利以及人身安全,假如几里国政府不纠正错误做法,就要考虑遭受武力干涉的可能。
武力干涉?这是要发动入侵战争吗?微妙的是,军事威胁并不是别利国外交部门直接发出的,而是来自伊卖雷这样一家企业,多少有点扯虎皮上身吓唬人的意思。
伊卖雷集团的某些辩解,听上去好像也不无道理,很有迷惑性。比如说当初不是他们想来投资瓦歌矿业,而是受几里国地方当局的邀请而来,几里国本身并没有矿产开采能力,瓦歌矿业则给当地带来了财政收入以及就业机会。
但只要熟悉这个国度的历史,就会发现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当初兰西国、别利国、茵国等殖民者可不是当地部族邀请来的,他们是拿枪架炮自行打进来的,占据了土地开采资源。
那时候生活在这里的各部族土著,被强迫到矿区劳动,处境比新联盟从种植园解救的那些奴工还要凄惨。后来的瓦歌矿业,其实是在几里国独立后,继续接管与控制了殖民时代留下的矿产工业。
针对此事,几里国政府则回了一份公函,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同时提交了一份证据材料,明确指出瓦歌矿业集团近年来的重大违法行为。
太久远的数据在本地已无法查证,但是近六年来,瓦歌矿业平均每年的销售额为五亿罗元,实际上报瓦歌市政的销售额只有两亿罗元,而且就是按照这个销售额缴纳的矿产资源税,瞒报了六成的产量。
仅仅是偷逃税收这一项的罚款,就足以让瓦歌矿业破产了!
瓦歌矿业最早和市政当局签订的矿产开采权协议,具体内情已无法调查,但是后来再次续约,就发生在雄狮组织控制瓦歌邦区之后,不少当事人都还在呢。
雄狮组织的首脑人物,那怕罪大恶极,目前也还押着并没有枪毙,因为有另案未结。所谓的另案就是瓦歌矿业的案子,他们如实交代了当初收了瓦歌矿业的多少好处、以什么名目、干了哪些事情等等。
对照瓦歌矿业内部相关财务资料,能充分证明这家企业当初以非法贿赂等手段,获得了矿产开采权的续约……还有大量勾结当地犯罪组织的证据,仅这方面的材料,整理起来就有上千页。
这份回函附送的证据材料,副本当然也落在了伊卖雷集团手里,负责此事的高层团队都有懵。因为几里国政府掌握的证据实在太全面了,没有一批内鬼配合简直是不可能的!
按照他们一贯的认知,几里国方面根本查不清瓦歌矿业的账目,当地熟练掌握兰西语的人就难找,更何况看懂那么复杂的财务资料呢,可偏偏事实如此。
别利国方面通过外交渠道继续提出抗议,但是回避了瓦歌矿业的经营问题,只强调几里国方面限制了该国企业外派人员的人身自由,雷声仍大雨点渐小。
这批瓦歌矿业的高管,几里国既没有逮捕但也没有解除监控措施。伊卖雷集团那边则是继续狡辩、继续威胁……事情好像就这么僵住了。
伊卖雷集团虽然表面上嘴硬,但碰了钉子之后,也在私下里寻求其他的止损手段。
几里国政府的态度很强硬,继续硬钢下去真的要发展成军事干涉吗?且不说这种可能性有多大,至少对于伊卖雷集团而言无利可图,因为代价实在太大了。
为了保住一个瓦歌矿业,就直接入侵几里国推翻其政府?假如瓦歌矿业的收入规模是现在的几十倍,倒是有那么一点可能性。至于暗中使坏的搞政变,好像希望也不大,因为已经有人试过了。
东国有个俗语叫走后门,不是乱开车的意思,一般是指通过请客送礼拉关系等方式,求得办事方便。
说到走后门,西方各大资本集团玩的才是真正高端,他们可以直接通过政治现金、合法游说等方式,甚至推动政府制定法案或者修改立法,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但想这么做,得有合适的中间人跟几里国如今的政府要员搭上线。此时便有智囊想到,别利国在几里国也有自己人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7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