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想世界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777


在很多公安干警以及巡逻队员眼中,萧光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可是这位领导的性情有些高冷、脾气很是傲娇,当然了,人家也有傲娇的资本,毕竟有那么大的本事嘛。
萧光也离开了现场,行走在夜色下的街巷中,紧张刺激的行动后一切又归于宁静。他下意识地吸了吸鼻子,闻到了一股淡淡的由孜然和辣椒面混合的烤肉香味,不禁有些后悔。
其实他刚才也想和卢队长等人一起去撸串,只是习惯性地顺口拒绝了。
当年的萧光逃窜到三湖镇隐居,始终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他从未正眼看过当地土著,也没有正眼看过这个地方,因为不值一晒。
他和两位师弟一起打造三湖帮、建设三湖镇,目的并不是要改变这里,只是为了让自己过得逍遥舒适。
后来他被杨老头和华真行收拾了,被封禁神通法力,受罚为新联盟政府工作,本是不得已而为之。可是渐渐地,他的心态却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萧光也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变化、又是从何时开始的?总之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变化便已经发生了,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也不算很长。
他对当地很多人的评价并没有改变,比如今夜抓捕的鲁大猛之流,真正变化的是他自己的态度,伴随着这座城市的改变,并亲身参与其中。
来到这里二十年后,他才第一次真正走进了这座城市、感受其气息,尤其是正在新生的气息。在当地土著中,居然也有了令他佩服与同情的人,比如前两天遇到的图良汉。
身边很多人都感激与敬佩他,那是发自内心真正的感激与敬佩,他做了很多事,已说不清是被动还是主动,总之是以应当的方式。
这样的经历,二十年来从未有过,向前追溯得更久远,曾在定风潭修炼时也未有过。就在上个月,他又见到了夏尔,因为工作中突出的贡献受到表彰,夏尔还私下对他说了一番话。
夏尔当时说:“萧总队,我很羡慕你!我原先以为所谓的修为,就是身怀绝技,后来才知道这种认识太浅薄。”
萧光清楚夏尔并无修为,很纳闷地反问道:“夏总席何出此言,您现在又是怎么认为的?”
夏尔:“我其实也说不清楚,只是一种感觉。比如我从小的朋友华真行,他只是一个杂货铺的小伙计,也真的把自己当成杂货铺的小伙计,哪怕到现在仍然还是,只要他回到那间杂货铺。
假如换成我是做不到的,真的做不到!他已经并不受此困,有真正的自在,因为有真正修为境界,虽然我还不清楚这种修为境界是什么。”
萧光多少听明白了夏尔意思,也听懂了夏尔没说出来的潜台词。
他不动声色地答道:“我最初戴着蓝袖章在街头的维护秩序的时候,也确实不觉得那是受困被缚,当时只是在想如何化解此劫,后来便顺应所遇、感悟所得……
夏总席若想请教修炼之道,不适合来找我,假如连养元术都没法入门,更不可能修炼定风潭秘法。您认识的前辈比我高明太多,哪怕是去请教华真行,也比来问我更合适。”
夏尔只得苦笑:“我还没问呢。”
萧光:“您若想问,我便是如此建议。”
再见夏尔,对方不仅表达了对他最近的行为与贡献的认可,也表示了羡慕和想请教修行的意思。萧光虽然主动开口把夏尔的潜台词给堵住了,但他自己也若有所悟。
其后的这段时间,就像今夜这般走在这座城市中,他真切感受到了天地间鲜活的人烟气息,以及那种自在与自觉,多年来近乎停滞不前的修为境界,居然又更进一步。
他虽被封禁了神通法力,但是修为境界而在,仍然是可以修炼的,还从头印证了养元术……行走中的萧光,忽然感觉到有人接近。
他只是有所感应,但是无法清晰地感知,这对一名五境修士而言是不应该的,说明对方的修为要么明显在他之上,要么有特殊的手段能避开他的神识。
萧光不禁有些紧张,这时元神中忽然传来神念道:“肖映文、肖师兄、肖执事,你怎么流落至此、身为衙吏被人驱使?”
===299、恍如隔世===
神念并非普通的语言,而是一段信息意念,肖映文、肖执事、肖师兄这三个称呼都包含其中,代表的是同一个身份。
萧光已有很多年没有听见这种称呼了,肖映文是他在东国时的原名,而那时他是定风潭的藏经殿执事。
来者既然这么称呼他,其身份已呼之欲出。除了他们三兄弟之外,定风潭当年还剩下正式弟子十九人,就不知来的是哪一位,居然已突破了大成修为!
萧光转过身来,下意识地打开了执法记录仪,然后看见夜色下有一人已来到近前,他诧异道:“你是谁?”来者他居然不认识,说话时他向后撤了一步保持着警戒。
月光下的面对面的两人,都是三十来岁的形容。
萧光其实已有五十五岁,看着如此年轻是因为有修为在身。定风潭秘法本就有养生全形之妙,否则也不会有一潭春水那样的独门神通。
三湖帮被铲除之后,萧光在街头执勤时一度有些憔悴,许是最近从头修证了养元术的缘故,或是身份和心态发生了变化,最近居然又变得更年轻了。
面前的陌生人,感其神气寻常,但显然并不普通,大成修士形容便是其心境。只听那人答道:“肖执事不认识我了吗?我是王慕衍长老的弟子,潘文采。”
得此提醒,萧光这才突然想起此人,赶紧道:“哦,你是王衍师伯的弟子小采!已经长这么大了,我都差点没认出来。
二十多年没见,你居然已有大成修为,想必离开定风潭后另有奇遇。大老远从东国跑到这里,难道是特意来找我的……请问王师伯近来可好?”
定风潭当然也有门中字辈传承,当年的掌门鲁慕白是“慕”字辈,而萧光、司马值、郎校民等人则是“文”字辈的。萧光原名肖映文,名字本就带个“文”字是巧合。
这批修士毕竟生活在现代社会,年轻一代晚辈弟子彼此之间通常就称呼原名,宗门法号只用在特定的场合。
萧光拜入宗门的时候,门中慕字辈的尊长只剩下三个人:掌门鲁慕白、长老王慕衍、另一位长老也就是箫光的师父侯慕林。
在定风潭还没有覆灭之前,侯慕林就已经去世了。定风潭覆灭之时鲁慕白形神俱灭,门中上一辈的尊长就剩下了长老王衍。王慕衍这个称呼,其实是这位长老的姓加上宗门道号。
除了王衍之外,定风潭当年还剩下的十八名正式修士,则皆是“文”字辈传人,宗门还没有来得及招收下一辈弟子呢。
至于眼前的修士,萧光当年是见过的,他叫潘采,是王衍长老的收的弟子,据说还是这位长老的亲戚。定风潭覆灭时,潘采的修为尚未入门,定风潭的《历代弟子族谱》中并未记录他的名字。
记得那年潘采应该只有十四岁,还在读初中呢,没想到二十多年后又在班达市重逢。
潘采突然现身班达市,自称潘文采,称呼萧光为肖执事,又称其师尊王衍为王慕衍,显然还是以定风潭弟子的身份自居,让萧光本能地就感觉到有些不对劲。
他乡遇故人,而当年修行尚未入门的孩子如今已成为大成修士,萧光同时也感到惊喜和意外,心绪十分复杂。
听萧光提起了师尊,潘采神情有些黯然道:“定风潭遭逢大难三年后,我刚刚突破四境修为,师尊便已经仙去了,临终前将其风斩以及随身的两件法宝都传给了我。
后来行走江湖另有际遇,又得化外高人指点,前年已证大成。这些年我走访各地,将当年定风潭的师兄们一一找到,唯独联系不上肖师兄、马师兄、许师兄三人。
直到最近我才听说消息,定风潭的掌门信物、镇山神器定风盘重现世间,居然出现在万里之外的黑荒大陆,被人安置在一个叫养元谷的地方。
我便联络了当年同门、告知这一消息。大家不论居住远近、有无俗务缠身,居然都一起抽空来到这里,令人殊为感怀!
来到此地之后,我等方知三位师兄曾在此另建世外修行道场,于蛮荒之地隐居修炼,不久前道场却被人所夺,定风盘也被人拿去打造洞天。
其实我们一十九人已经来了半个月了,一直在暗中查探此事情由,也中关注师兄多日,今日终于现身相见……”
萧光长叹一声:“我说最近这段时间怎么总有被人窥探的感觉,我还以为……”说到这里欲言又止,语气一转道,“师弟,我们多年不见,就别站这里说话了,找个地方坐会儿吧,其他人呢?”
潘采答道:“我今日先和师兄见面商谈,然后再招众人一起见面,人多事便,可共商大计!”
萧光的心情很复杂,甚至有种难以形容的古怪感,对潘采的话未置可否,也将他带去撸串了,找个地方坐下来可以好好聊聊,顺便喝点啤酒。
撸串的地方与卢火旺那伙巡逻队员不在一处,箫光带潘采着穿街过巷到了另一个区。
班达市的每个区都搞了一个社区文化广场,旁边就是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离派出所不远的地方,通常都会开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饭馆。
老板和服务员轮流休息,但饭馆通宵都不关门,也没人会在这里闹事,因为派出所就在旁边,各区联合执法大队、特勤巡逻队的驻地也在附近。
萧光找的地方是一家油泼面馆,欢想实业集团下属的产业之一。如今的油泼面馆经营范围早已不止油泼面和各种面条,不仅有家常炒菜,晚上到夜间还经营烧烤。
面馆的老板和伙计都认识萧光,看见他居然带着朋友半夜出来宵夜,觉得很意外,赶紧跑出来热情地招呼。
他们没有坐在屋里,就在旁边的市民文化广场上摆了个小桌,架上一个长条形的小烤炉,坐着两小凳喝酒聊天。
时间已过午夜,来这里吃宵夜的人居然还有不少。难得夜里没有下雨,店面门口以及小广场上露天坐了很多桌客人。不少人都认识萧光,纷纷站起身点头问好。
潘采说了一句:“都这么晚了,还有这么多人!”
萧光解释道:“有人是刚下小夜班,有的是刚刚结束执勤巡逻,在这里喝杯酒解解乏,也是一种休闲社交。”
潘采:“很多人都认识师兄啊。”
萧光:“我最近经常带队出外勤,参加过很多现场行动,不少人都脸熟。”
潘采感慨道:“堂堂定风潭执事,竟然沦落至此。”
萧光摇头道:“不必如此说,没什么沦落不沦落的,这就是我如今的身份,也是日常所行之事。肖映文这个名字、肖执事这个称呼,就不要再提了。世间已无定风潭,而我早已非复当年,如今就叫萧光……”
一番交谈之后,萧光大致搞清楚了潘采这些年经历。
假如在普通人眼中看来,潘采就是正常的读书上学,大学毕业后先到一家大型国企干了两年,然后又跳槽到一家私企干了两年,后来便自己出来创业,如今已算事业有成。
但潘采还有不为常人所知的另一种人生。其师尊王衍在宗门覆灭后,一度心灰意冷,生命中最后几年都用来指点潘采的修行。潘采在高中毕业之前便已经突破了四境修为,算是天资出众了。
师尊去世之后,潘采以江湖散修的身份,在工作之余行游各地,有幸结识了一位前辈高人,名叫陶奇。陶奇对他很赏识,曾给予了不少指点,他在两年前突破了大成修为。
这位陶奇真人颇有来历,曾是西昆仑散修领袖陶然客的座下童子。
所谓西昆仑又称昆仑仙境,它并非真正的仙境,而是一处广袤的天成福地,就相当于已经打造完成的养元谷洞天,只是规模要大很多倍,且并非人力打造而是天然形成。
西昆仑是一个世外修行的好去处,其中有不少宗门与各路散修。陶然客修为高超,当年曾是西昆仑散修联盟的领袖,后来也成了昆仑盟的缔造者之一。
潘采并未正式排入陶奇门下。陶奇真人与他也只是江湖偶遇,看这个年轻人资质不错,顺手提点了一番,像这样的事情陶奇其实做过不少。
至于流落各地的原定风潭众弟子,大多都没有潘采这样的造化,虽有精进但成就亦有限,总之并无一人能像潘采这样突破大成修为。
这也是正常情况,就算定风潭并未覆灭,这批弟子中出现大成修士的可能性也极小。
将四散各地定风潭弟子一一找到,也不算太难的事,毕竟是现代社会,师兄弟之间都知道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潘采在王衍长老那里就能拿到通讯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7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