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想世界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777


然后杨老头又以养元术中心主任的身份开始布置起工作任务,听着好像是布置给助理曼曼的,其实就是在指示与指点华真行下一步该怎么干。
华真行上次来这座山谷,岂止是大有收获,还差点连命都丢了!毁了木鹊又打造了竹鹊,绝地反杀干掉了弗里克,然后又碰见了风先生。风先生拿走了弗里克留下的安吉法留铂之链,后来墨大爷取出了里面存放的东西,从而解开了洛克的身世之谜……
杨特红:“彼时此地很凶险,如今这里已经很安全,且有洞天大阵,更有助于领悟意境。你当初能在此找到突破四境的契机,别人更能找到,别以为世上就你一个人了不起!”
华真行:“我没这个意思。”
杨特红:“养元谷,将来的世界养元师总部,主要是给达到四级水平的养元师搞培训进修的地方。
但是我们现在没有那么多四级养元师,这里空着不是很可惜吗?如今已有三级水平的这一批人,基本都是各个部门的骨干核心,就当给他们发福利了。”
华真行:“您也知道他们都是骨干,现在很多工作正忙着呢,一下子把他们都抽调走,不好安排啊。”
杨特红:“你错了,现在他们可以抽出时间。班达市刚刚拿下,各项工作都按照预案展开,新联盟派了八千多名干部过去,又在当地培养干部队伍,为将来解放整个几里国做准备,暂时不会有新的行动,至少半年内不会有。”
说到这里他老人家的语气顿了顿。曼曼插话道:“杨总说得对!墨大爷也说过,想培养干部,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实践工作,让那些人从头到尾都亲眼看见、亲身参与。”
杨特红又喝了口茶:“大丰收、沈秀才已有四境修为,大缸子最近也突破了四境。但是大金子、唐老财、小阳子、大壳子这些人,都是原先草鞋帮的骨干、如今欢想实业的高管,他们仍然是三境,最近也学了养元术,应该都是三级养元师了。
不是他们的天赋不如大丰收或者沈秀才,也不是说你们墨大爷不会教学生,而是机缘未至。况且前阵子大家的主要精力并没放在修炼上,你墨大爷不太讲究这些,就算偶尔教人修炼也是为了强健体魄与心志,说实话,非索港这破地方也不是什么修行善地。
像这样一批人,包括海神族的老族长扎辛,是不是该给他创造一个破经的契机……曼曼,说到你们海神族啊,还有个叫扎朵的姑娘,如今也有三级水平了。”
曼曼补充道:“海神族中如今能通过三级考核的,至少七、八个呢。”
杨特红咳嗽一声,又点头道:“很好,这样一批人,也是将来养元术中心与养元师总部的骨干,全球养元术领域的元老,现在正是他们的成长阶段。
他们从工作岗位上离开两周,耽误不了什么事,而且也是个机会,发现与培养更多人才的机会……
小华,我问你,这段时间你在养元谷中修行,欢想实业和新联盟就无法正常运转了吗?我再问你,假如把大缸子叫到这里来,新联盟的军队就无法战斗了吗?
现在不将这些人渐渐从基层工作中抽出来,怎么锻炼其他的基层领导、这些基层领导又怎么成长为更高层的领导……假如夏尔将来当了几里国总统,治理国家的人才梯队从哪里来?”
华真行:“我明白您老的意思了,就这么办!”
杨特红:“考核、发证、存档、建立数据库,这些是养元术中心的事,曼曼负责。回去之后就列出已有三级养元师名单,每组十一人分批来这里进修吧。”
曼曼:“您老刚才不是说每组十二个人吗?”
杨特红:“再派一名四级养元术导师当组长!”
杨老头布置的工作,曼曼落实的态度向来都非常认真,说话之间,她已经掏出本子和笔开始拟定具体的实施细节了。将中心登记在册的三级养元师,每十一人为一个小组,再派一名四级养元术导师担任组长兼领队。
具体的方案是这样的——
小组就从养元术中心所在的扶风园出发,步行穿过森林公园到达天河镇宿营,第二天再从天河镇出发,翻越山野进入养元谷。
在养元谷中的进修时间是十天,进修内容待定。但在这十天内,他们需要打造一座集体洞府,位于总部指定的区域内。集体洞府要能满足修炼要求,不仅有十二个单间,还有具备各种功能的公共区域。
至于集体洞府的模板,总部可以提供二十八种,墨大爷那边负责弄好。每组可以选择一种模板建造,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自行发挥、变换风格,但得符合规定。
十天进修结束后组队离开养元谷,当天翻越山野到达高桥镇宿营,第二天继续出发沿北洛流域穿过农垦区,沿途参观北洛河流域改造工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由组长负责讲解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看到这里,华真行都忍不住想鼓掌了。一名四境修士带着十一名三境修士,能否在十天之内建造一处可供十二人居住并修行的集体洞府?当然是可以的,前提是设计合理。
养元术不追求神通手段,但以此方式建造洞府,难免会用到各种神通法术,比如隔空御物、神识粹炼、元神构景啥的……它们是相应的修为境界都能掌握的,就看根基是否扎实、运用是否巧妙,这些本身就是对养元师的进修培训。
每个人都要把名字和相关介绍留在所建造的洞府中,以激励后人。他们一定会很认真地完成的,这种荣誉感是用其他方式无法得到的,如此也能增强彼此之间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杨老头的指示精神,曼曼拟定的计划落实得非常好,如今只有一个小问题,就是能当组长的人选太少,得有四境修为啊。
满打满算,眼下符合要求的也只有华真行、曼曼、沈四书、王丰收、李敬直、洛克、连娜这七个人。而且除了华真行和曼曼之外,另外五个虽然都修炼过养元术,但都不是以养元术为修为根基。
华真行当场指出了这个问题,杨老头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华真行:“我有另一个建议,不要一组一组地分批来,而是集中为一个班来培训。每个班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名组长,组长没必要是四级养元师。再设一名班长和一名副班长,要求都有四境修为。
我都想好了,养元师总部的第一期培训班,四名组长分别就是李小阳、雷大金、唐森至、扎辛,我当副班长,曼曼当班长!”
杨老头却摇头道:“曼曼可以当班长,但是你不能当副班长。”
华真行:“为什么?”
杨老头:“因为你就是总导师!把人组织到总部来培训,总得有人教吧?教人养元术,眼下还有比你更合适的导师吗?
这次的培训,我们主要针对的是三级养元师,希望他们能突破四境,而不是修习其他的神通手段。除了我们几位老人家,眼下这批人当中,还有修为比你更高吗?”
华真行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您老也说了,还有你们几位老人家呢!”
杨老头瞅着他道:“你就让我们几位老人家干这破活?明明是你自己能干的,也是应该你来干的!而且你明不明白,这是养元术总部最早的培训,在这个时期你能成为总导师,而且还是唯一的导师,意味着什么?”
华真行:“我是怕我干不好。”
杨老头:“没关系,你完全可以的。假如你有什么疑问,倒是可以来请教我老人家!”
世间本无养元师,如今都是华真行教出来的。这一批养元师中的很多人,将来必然是相关领域的元老级人物,而他们的导师都是华真行,意味着什么已不言而喻。
曼曼立刻又修改了计划,第一期培训班分四个小组,还是按照华真行刚才说的方式,但是班长换成了连娜,副班长换成了洛克。
至于曼曼,接下来这段时间要在扶风园负责日常工作,就不当带队的班长了,第二期培训班的班长暂定为李敬直、副班长沈四书。
每期四个小组再加上班长、副班长,共有五十人,暂定先搞两期。这样一来,现有的三级养元师基本就都能得到专门培训。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有更多的人能突破四境、通过四级养元师考核,以后就可以让这样的新人再当带队的班长、副班长了。
此事基本商议完毕,华真行和曼曼回去之后才能落实,真正将培训班组织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杨老头端着茶杯又问道:“小华,定风潭的宗门三典看完了吗?”
华真行:“看完了,收获非常大,有些东西真是接触了才会了解,否则根本想不到还有那些讲究……杨总,我有一个建议。”
杨特红:“说说看,你对宗门三典还能有什么建议?”
华真行:“我建议把它列入养元师总部今后的教学内容。”
杨特红手中的茶杯停在了半空,就连杯中的茶都仿佛凝固了,他抬起眼皮盯着华真行道:“你要组织大家学习定风潭的宗门三典?”
华真行:“是的,修炼养元术也是修行。既是修行,就要了解世上其他的各种修行方式,其中东国传承宗门的情况是最有代表性的。
不论怎么介绍,有些东西都很难讲清楚,但看一遍宗门三典也就明白了,它是一份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
杨特红:“你是想用复制件呢,还是用原件呢?”
华真行:“当然是用原件最好,那东西只要使用得当,几乎不会因查阅磨损。它又不是学员的课本,而是老师在培训课堂上用的教学材料。”
杨特红:“三级养元师就碰那东西,你觉得合适吗?”
华真行:“当然不合适!我说的不是这次针对三级养元师的培训班,而是将来的正式培训计划安排,是针对来此进修的四级养元术导师的。可以开一门课程,介绍东国修行界以及修行传承宗门,定风潭的宗门三典就是教学材料。”
杨特红垂下眼帘沉默片刻,低声开口道:“你是总导师,既然做了决定,那就这么办吧,我老人家就不说什么了。”
养元谷大阵在华真行这里变成了教学设施,扶风盘这件神器变成了教学工具,就连定风潭的宗门三典,如今也将成为课堂教学材料。华真行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既然如此,杨老头就没有发表意见了。
华真行:“杨总,您还有什么指示?”
杨特红:“今天是你的生日,得多庆祝庆祝!时间不早了,再去弄顿宵夜!”
===257、八卦===
周贺原黯然离开了非索港,这个地方既贫穷又落后,就连从文明世界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当地的愚昧和混乱感染,哪怕再努力,恐也挽救和改变不了这个地方。
他的内心中就是这么认为的,他曾经用自己的学识和才华为改变这里付出了努力,但最终还是伤心地离去。手扶船舷回望非索港的时候,又莫名想起半年前也是坐船从这个码头来到这座城市,恍惚是穿越了另一个世界。
周贺原在欢想实业工作了七个月,当初他在茵国拿到本科学位后准备回国,结果因为疫情的原因,所订的航班几次被取消,又上了当地中介的当,这才辗转来到了非索港。
在茵国当地,有中介公司专门为像他这样的留学生服务。有家中介推荐,可以转道黑荒大陆最南端的曼得国飞回东国。等他到了曼得国之后才发现上了当,一度滞留当地,处境非常不妙,后来坐船到了几里国的非索港。
客轮是新联盟特意派去的,新联盟还花钱打通了当地的关系,就是因为听说有大批东国籍人士因各种原因滞留,而非索港这边人才稀缺。
周贺原本并不想离开茵国,他原计划大学毕业后就在茵国找一份工作,哪怕收入不高能拿到工作签证就行,居住足够的年限再找机会申请入籍……他的父母也是这么希望的。
他在茵国的经历谈不上是出国深造,而是在高中时期成绩不理想,所以干脆被父母送到茵国来读书了,也是通过中介机构的牵线搭桥。
大学四年基本上都是在混日子,临到毕业才有一丝紧迫感,但还是有那么一丝侥幸心理,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况且家里的经济条件还不错,并不指望他打工赚钱。
可是车到山前时未必会有路,除非是有人已经修了路。周贺原毕业后在茵国找不到正式工作的,他又不可能滞留下来当打黑工的非法移民。周贺原认为这一切都是疫情的原因……意外来到非索港,倒还真是因为疫情的影响。
来到非索港之后,很多事情都已经淡忘了,比如他忘记了在大学期间是怎么混日子的,反正在这里就是来自发达国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宝贵人才。
不论他的本科文凭是不是混出来的,但他在东国至少接受过很扎实的基本教育,在这个遍地文盲的地方,的确算是人才了。
欢想实业聘用了他,入职之后直接就是第三级职位,月薪四百米元,在总部上班。这样的薪资水平,在茵国以及东国的大城市中都不算高,但非索港当地曾经的人均年收入才有二百米元。
有那么一段时间,周贺原曾很骄傲,喜欢去面馆刷面,与那些自来熟的当地人聊天,当介绍到自己的工作和收入时,很享受周围那种惊叹与羡慕的眼光。可是渐渐的,这种感觉就开始有点不对了。
欢想实业是一家跨国投资集团,听说老板出生在非索港,所以也致力于投资改善当地的环境,倒是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恐怕也就是那么回事,这里已经难以救药了。
周贺原曾经自以为很努力的工作,也满怀抱负,以他的学识和才华,在这样一个地方本可以很有一番作为,结果却并未受到真正的重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7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