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想世界第1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777


东国有很多教育集团,为什么欢想实业这边联系了新园教育?这次应该又是“夏尔定律”发挥了作用。
因为华真行早先只认识雷云锦,而雷云锦的儿媳妇徐娟在汇英学校当老师,他几年前就听老雷提过。
吃饭的时候,华真行问徐娟,愿不愿意担任非索港汇英学校的总校长,同时兼任非索港教育局的副局长?
这句话把徐娟给问懵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还是老雷反应快,说是让她先考虑几天。
总校长是什么意思?言下之意非索港将建立不止一所汇英学校的海外分校,徐娟就是总负责人,同时还会给她在非索港教育局安排一个副局长职位,专门分管类似事务。
徐娟比雷齐新小两岁,过完年三十五,硕士毕业,从事教育工作十年,曾在公立中学当过六年老师,后来被汇英中学挖走又干了四年。
像她这样的资历,在东国并不少见,可是在非索港,那就是极度稀缺的高端人才。
吃完午饭,华真行和曼曼告辞离去,而老雷家里可就更热闹了,召开了紧急家庭会议。
徐娟很纳闷,这么重大的事情,一个孩子在饭桌上两句话说了就算吗?她对华真行还缺乏了解,但是老雷告诉她,高桥镇、农垦区、非索港、甚至包括欢想实业与新联盟的事情,这孩子就是说了算,而且从来都说话算数。
徐娟当然动心了,连丈夫都鼓励她先干着。因为华真行给的条件很优惠,不仅是待遇方面的。
徐娟可以先在非索港干两年,到时候假如想回国,可以随时调回新园教育集团。她相当于拥有了一段海外任职的经历,而且担任的还是重要领导职务,这不仅是镀金,直接就是打造成纯金了!
假如在平常情况下,仅靠徐娟自己想当上校长,恐怕非常困难,更别提什么总校长、教育局副局长了,而在非索港可以一步到位。
任何事业的初创时期都急缺人才,同时也充满了大量的机会,跟随这个过程一起成长起来的人才,在将来也会显得异常宝贵,就看徐娟抓不抓住这个机会了。
丈夫眼下就要在非索港长期工作,公婆也在这里,公公还是援建总项目的一把手,徐娟没有理由不留在这里工作,更何况还有非常好的退路。
唯一需要顾虑的就是孩子,雷子轩还在上小学,读的就是汇英小学,等到明年夏天升初中,原本理想的情况就是升到徐娟工作的汇英中学。
解决方案有两种,都不需要华真行提供,其一就是让雷子轩留在东国书,交给姥姥姥爷照顾,其二也是到非索港来读汇英小学和汇英中学。
这里的汇英学校教学质量怎么样,其实要看校长的管理以及新园教育集团怎么投入了,反正欢想实业这边的投入是实打实的,尽可能创造一切便利条件。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高桥镇将第一所汇英小学和汇英中学建立起来,学校设施都已经是现成的,计划采用东国的教材、汇英中学的师资力量。
雷家的内部会议一直开到晚饭时间,基本上已经达成一致,老雷两口子、小雷夫妻俩、连带孩子都被弄到非索港了。向阿姨也是高知,只要她愿意工作就有合适的岗位,年龄不是问题。
华真行在登门拜年之前,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
其实在非索港设立汇英学校海外分校,只是一个过渡方案,主要目的是解决大量东国援建工人的子女就学问题。想让他们把家属都接过来、安心在这里长期工作,首先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汇英学校海外分校不仅能应急,也可以给当地办学提供参照经验,同时培养本地的师资力量,毕竟每所学校同时都挂两块牌子。
在华真行的计划里,汇英学校海外分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高中部,可以集中也可以分开,总共不超过三所,地址都在欢想实业买下的地盘内,也就是农垦区及农垦区以北。
至于索菲港主城区及其他更多的公办学校,则采取另一种模式,由地方政府负责创办,过两天就要召开专门会议定好方案。
===243、非常简短的文章===
一周后,非索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由沈四书主持,华真行曼曼也列席了,非索港新任的教育局副局长徐娟也在座。这次会议很隆重也很重要,就连市长洛克都参加了。
洛克刚刚摘掉代理市长的帽子,由非索港人民委员会正式任命为新一任市长。但是在座大部分人都清楚,真正能拍板定案的还是柯孟朝。
柯孟朝这一天也回到了非索港,那看似远在天边的深山幽谷,对他老人家而言果然就跟遛弯似的,想回来随时就能出现。
会议讨论的核心议题,就是怎么在非索港开办公立学校?目前只考虑小学,而且主要只考虑小学一年级。
沈四书首先提交了一份调研报告,内容是非索港的教育现状,以及当地大部分人的素质特点。今天的会议不是讨论这份报告的,而是直接引用这份报告的结论。
这份报告就是在场的工作小组组合力撰写的,内容大家都很清楚,但是对徐娟而言倒是很新鲜。
本着尽最大程度考虑困难的原则,非索港的教育现状,就基本上都把大部分人都当文盲看待吧,但是文盲也有特点。
当地土语没有文字,非索港教委也无意为当地土语创造一种文字,而且土语本身也不包含很多现代词汇。
因为殖民地时期的遗留,几里国的官方语言是茵语和兰西语,但非索港的土著居民基本只会土语。
近年来非索港的公立教育基本以茵语为主,但是水平稀烂,夏尔已经是难得的好学生了。很多人根本看不懂茵语,只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会话,比如说“把钱给我”之类的。
正因为如此,推行以东国语为基础的公立教育是完全可行的,因为对当地人来说,反正都是学习一种新语言。
调研结果显示,当地人学习东国语,比米洲以及罗巴洲人士学习东国语更容易,因为没有文字语系障碍。
米洲以及罗巴洲国家使用的几乎都是字母文字,而东国使用的是符号文字,因此他们重新学习东国文字时存在一定障碍,大脑中的语言功能区已成形,需要重新培养另一种思维方式。
可是非索港土著居民不存在这种障碍,所以他们学习东国语言文字的速度反而快得多。
小学教育以语言教育为起步,最好能在小学之前设立一个预科,或者就是公立幼儿园,用一到两年时间让那些孩子掌握简单的东国语会话。
但是眼下显然是来不及了,只能先抓重点,就是在全市范围内把小学一年级教育铺开,凡年满六周岁不到十五周岁的孩子都可以入学。
为什么年龄跨度这么大?因为大家都是这个水平!可以想象一下,教室里会出现六岁和十四岁的孩子在一起上课,这就有许多衍生问题要解决,事先要尽量考虑到各种细节。
非索港原先有十所公立学校一所私立学校,如今全部改成公立并扩建,又新建了一所,也就是十二所学校。大部分教室暂时都改成一年级教室,其他年级每所学校各保留少数班,给达到相应水平的孩子提供教育。
首先要防范校园霸凌问题。非索港原先的公立学校简直就是黑帮预备营,拉帮结伙打架斗殴的事情几乎每天都有,很多孩子甚至就是在学校里学会的抽叶子。
这种现象一定要杜绝,尤其是在每个班学生年龄差异很大的情况下,排座的时候遵照按年龄从前往后排的原则。
学校暂时实行半军管,上课时除了老师之外,每间教室还派两名巡逻队员坐在后面,谁敢捣乱就收拾谁。《教学管理惩戒制度》已经制定好,本次会议上全票通过。
插一句题外话,新联盟解放军就是在原克林区巡逻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新联盟军成立之后,地方巡逻队的编制仍然保留,有点类似于东国的武警部队,但也有区别的。
接下来重点就要解决教学内容和师资力量问题,以现有条件看,这个问题几乎是无解的。
非索港的公立教育,不可能都按照汇英学校海外分校的方式开办,那样的成本太高了,而且汇英学校海外分校是欢想实业出全部费用,现在这十二所学校则是由非索港市政当局提供经费。
难道这些人坐一起开会就能有办法吗?还真给解决了!
教学内容不是问题,不仅是现在,就是将来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个学科各个专业各个门类的教学内容都不缺,缺的只是师资力量与适龄学生。
这里有一个很特殊的背景。从去年年初开始,一场疫情在全世界蔓延,有些国家比如说东国,甚至出现了举国上网课的情况,网上放出了大量的教育资源。
非索港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部门,以东国为主,专门收集这些网上课件,各个学校各种老师包括大学各个专业不同学校的各种课件都有,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
这些资源是令人羡慕的难以想象的浩瀚文明积累,假如仅凭非索港这一小撮人,给他们一百年时间也不可能搞出来,但如今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短时间内都收集到了。
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就是进行甄别与筛选,提炼出其中最简练的精华部分,而且是适合于非索港教育的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这个体系越到后面参照起来越方便,恰恰是起步阶段需要考虑的因素最多,不太可能原样照搬。
比如将来假如在非索港设立综合大学,也可以参照汇英模式,在东国找一所大学合作开办海外分校。
但是眼下搞小学一年级,虽然有现成的教案参照,但基本上还等于在白纸上画图。类似的会议早就召开过不止一次,今天则是要做出决议。
按照最初的讨论方案,小学教育主要有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自然常识四门主课,再加上音乐美术体育三门辅课。
后来是柯孟朝拍板定案,将思想品德和自然常识都合并到语文课中去了,主课就变成了语文和数学两科。
这种合并其实并不难,教研部门要做的工作就是尽量让它变得自然,思想教育和自然常识的内容,就把它当成语文教育中的课文,让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学习这些内容。
一年级的第一学期,不安排别的课,只学语文,教学内容就从夏尔的十篇演讲开始,这是考虑到非索港的地方特色。
夏尔的十篇演讲每篇都不长,沈四书拟的稿,使用的都是常用东国字,每天晚上都在市民广场用当地土语和东国语循环播放,当地人耳熟能详,尤其那些小孩几乎都能背下来了。
《我是夏尔》《机会就是希望》《我们的克林区》《不能再愚昧》《劳动创造世界》《共建美好家园》《谁是我们的朋友》《团结就是力量》《新的每一天》《命运的主人》。
从《我是夏尔》开始,先背课文,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具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学会,其实大家心里也没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总结今后的教学进度安排。
最低要求,能够在第一个学期教会这篇课文;最佳预期,能够在小学一年级把这十篇课文都教完。要在完成第一学期教学后汇总各学校情况,确定将来正式的教学进度。
虽然目前的核心是怎么办好小学一年级,但教学计划也不能仅仅只考虑一年级,这十篇课文学完之后,后续的课文其实也准备好了。
由沈四书领导的教材起草组撰写,居然是再交给华真行审阅,最后当然是柯孟朝拍板定稿,目前已确定了十二篇。
《什么是法律》《从自然法到成文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法律的意义》《司法制度追求的原则》《社会公平的目标》《法律与道德》《道德的源头》《公共秩序与社会礼仪》《正直的内心》《培养良好的价值观》《不好的习惯》。
乍看上去,这好像是法学哲学与社会学的内容,不了解情况的还以为这是哪个大学本科的基础课呢!实际上它们就是小学的课文,只讲最简单的概念,每篇也就百字左右,都是非常简短的文章。
假如这些文章都学完了,后续的课文就是介绍新联盟,再介绍一些自然常识,这些都是语文教育的内容。小学按五年制,每个年级的教材与教学进度还要根据实践总结出来。
从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教授数学,也就是简单的算术,从二年级开始适当安排辅课。
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有东国教育背景,所以会议讨论时多和东国基础教育作比较。很多人并不是教育工作者出身,所以大家都问徐娟,东国基础教育哪些是值得肯定的,有哪些方面被吐槽最多?
会议开了一整天,下午进入了自由发言阶段,气氛最为轻松。徐娟也没说别的,就是讲了平常社会各界以及家长们对学校的各种吐槽,有人做了专门记录,研究如何不重蹈覆辙。
非索港的情况与东国有区别,学校不仅是学知识的地方,也是帮家长管孩子的地方。上午有五节课,第一节是早读,后面四节是主课;下午有四节课,前两节是主课,后两节可以安排辅课,也可以游戏或自习。
总之要在家长下班后才能放学,作业也尽量在学校完成,这是符合非索港特色的安排方式。
十五周岁以下读一年级,这批入学人员在历史上非常特殊,被称为新一届。很多年后,很多人还骄傲地宣称——我是新一届的!
那么十五岁以上的人怎么办呢?新联盟对此早有经验——搞夜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7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