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想世界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77


罗柴德:“我已经有了反应,接下来呢?”
华真行:“接下来就这样啊!这就是养元,就是蕴养生机,生机不足谈何其余?既然已经有反应了,吸气时微微提肛,也是渐渐做到自然而然,意境勿散乱、心神勿紧张。养元术入门第二步比第一步更难,你要学会控制和适应,内摄而不外散。”
罗柴德:“啥叫内摄而不外散?”
华真行:“其实你继续练下去就明白了,但我还是提前告诉你吧。一旦感受到生机渐渐勃发,你会变得很敏感,各种欲望都会越来越强烈,因为你对它们的体会越来越清晰。
所谓内摄就是要尽量去感受它,就像在不断了解自己。不同的人欲望也是不同的,但有很多基本欲望是相通的。
既然是人,有文明智慧的人,或者按你更容易理解的说法,有理性的人,就要学会不能放纵更不能失控,这就叫不外散。反正有人告诉我,在非索港这个地方千万不能乱搞。
欲望越来越强烈,情绪也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躁动,很容易做各种出格的事情。当感性被放大的时候,用理性去审视与节制,依然能做到心平气和。这并不代表你没有感性,而是能将它体会与理解得更清晰……”
最后这几句,其实既不是杨老头也不是华真行自己说的,而是引用柯夫子的话。罗柴德又追问道:“再接下来呢,我怎么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第二步?”
华真行:“如果完成了你自然会知道。接下来在练习时你会感觉很舒服,甚至很有快感。这种快感并非是冲动式的,就是这么自然感受到,它也不是短暂的,而是绵绵若存。我没有办法具体形容,只能每个人自己感受。”
罗柴德:“你的描述好神奇,控制和适应了欲望,同样也能得到快感?”
华真行:“你可以这么理解吧,但不要自以为找到了原理。那么接下来的养元术入门的第三步,要勿迷勿惧。可以体会到这种状态,但无论你体不体会,它就是存在的。不能因此影响到你的意识活动,因为心神一散乱,就会浮想联翩。
具体会有什么样的浮想,我想你也清楚。举个例子吧,你的英茎会随着呼吸起伏,你会想到什么,然后想去做什么?不论你想做什么,不要在这个时候想!顺便再提醒你一句,练功时衣服穿宽松些,尤其是裤子。
假如你能做到,那么再接下来可能就不是享受了。生机沛足,人不仅会对自身的欲望敏感,也会对外界刺激敏感,感官将会变得很敏锐。
假如没有相应的方法去引导,就算你内心不再躁动,也会被外界的刺激扰动,所以你要学会主动去控制,养元术入门第三步完成的标志是通耳窍。”
罗柴德:“通耳窍,就是锻炼听觉吗?”
华真行:“是适应听觉,不是锻炼听觉。知觉变得越来越敏感,是这一阶段自然会发生的事情。你在练习时会听到各种细微的嘈杂声,都是以前被意识忽略的刺激,甚至会以为自己产生了幻听。
通耳窍,要保持刚才讲的所有状态,在感受到各种细微的声音之后,意识保持平静不要受其干扰,但也不要主动去听。这时你甚至能听到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心跳和呼吸自不必说。”
罗柴德:“我有点明白了!一般人的感受性与耐受性相反,对声音越敏感,对噪音就越难忍受。而你说的这种锻炼,是不是既能提高感受性,也能提高耐受性?”
华真行:“你挺专业嘛,确实有这个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你能不受杂扰,准确捕捉到想听的声音。比如我们在这儿面对面的谈话,假如你想听我的心跳便能听见,甚至能听出正不正常。能做到这一步就算耳窍初通了。”
罗柴德:“通耳窍之后呢?”
华真行:“一窍通则七窍通,七窍通则诸官通,但现在和你说这些还太早,我还没有达到诸官通这一步呢。”
罗柴德:“那你达到哪一步了?”
华真行:“七窍通。从通耳窍入手,逐渐去体会其他的感知能力的变化。我今天用手指测温度和风速,以鼻子去感受空气湿度,就是这么回事。”
罗柴德:“原来如此!但我还是很好奇,一般的气温你能感应得很准确,但是很高的温度呢?比如接近两千度的钢水,你总不能用手摸出来吧?”
华真行:“谁会用手摸那玩意,不是找死吗?但是动动脑筋,也不是不可以通过训练学会测量。比如站在一个安全的距离外去感受不同的热辐射强度,再想办法测量出感受物体的温度,就会有经验。”
罗柴德一脸憧憬之色:“嗯,这的确也是个办法。”
华真行:“你先别想这么远,从第一步开始做吧,静坐中的凝神抱元是根基,你已经有反应了,那就开始蕴养生机。我刚才教你的都是静功,这是基础,因为所有的步骤都是在静功中先完成的。除此之外还有一套动功,是辅助和运用之法,也要坚持练习。”
动功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你因欲望勃发导致情绪躁动的时候,运化生机重归平静,或者说是一种安全的发泄方式,同时也能强身健体。你说我的体力好,很大程度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动功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让你学会动中凝神,最终能随时凝神。”
罗柴德:“动中凝神?我没听太懂,你方才不是说静曰凝神吗?”
华真行:“那是体会动中之静。我问你一个问题,假如你想听一个人的心跳,还需要摆开架势端坐半天吗?我前天察觉那辆武装吉普从远处追来,也没有下车打坐啊。静功是基础,让你达到状态,动功是辅助,让你体会动中凝神。”
罗柴德拍了拍屁股站了起来:“那你现在就教我动功吧。”
华真行:“太晚了,不要耽误休息,明天中午再说。你正好趁守夜的时间再试试,看看能不能找到刚才的状态,只有瞬间的体会是不够的。”
华真行进帐篷休息了,留下罗柴德再度中正端坐。许是因为刚才找到了感觉太过兴奋,接下来很长时间罗柴德又找不着感觉了,过了快一个小时才渐渐将身心调整到位,然后又止不住的浮想联翩……这当然又不符合要求。
远处的两老头倒是一直在观察,越看越感兴趣。墨尚同用搓着下巴道:“你这套养元术,让小华这么一讲,听起来好简单啊,感觉连傻子都能学得会。”
===020、人就应该有理想===
杨老头面带得色道:“你这么说就夸张了,傻子可学不会。但我追求的就是简单易懂,否则怎能纳入中学义务教育课程?”
墨尚同:“这话说的,好像小华的梦已经变成现实了。”
杨特红:“人就应该有理想嘛!你是我见过的最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怎么反倒说起我来了?”
墨尚同:“那是小华的理想,他的推演之境中呈现的世界。”
杨特红:“一样,反正养元术是我教他的。”
墨尚同:“我观其入门之法,固本培元而一阳生,分明取自丹诀。”
杨老头:“是又怎么样?你看小华教罗医生的时候,可曾讲过一句丹诀?假如他真讲什么金丹大道秘要,恐怕那洋鬼子一句都听不懂!平凡无奇、去神秘、易推行、好入门,这才是养元术的高明之处。”
墨尚同:“若修到高深处,不懂却是不行。”
杨老头:“那就到高深处再说,幼儿园用不着懂微积分,但读到博士了还不懂就不像话了,什么时候操什么时候的心。”
墨尚同:“这么说倒不错。你教的那套动功,应该取自上古导引之术,动静相宜,足以让普通人练一辈子了。若是没有进境尚好,假如能一层层练上去,丹诀是容易出差错的。”
杨老头:“所以我也没让小华那么教啊,只讲怎么调整身心,每一步都给一个可以印证的标准,也并非尽是丹诀。”
墨尚同微微皱眉道:“无论如何修炼身心,蕴生机皆是根本,只是各家说法不同。这一步之后便有诸多变化,讲究采药通督、至黄庭合神气是丹诀;发浊火、炼宝瓶是密法;摄五蕴、生喜乐又是禅法……你倒好,只讲动情触。”
杨老头:“这方面的研究你就不如我了,无论这法那法,一阳生后必是动情触,那么就去体会动情触,由身到心、由心到行、由行入品。这一关必须得过去,就看怎么过了,那些恒竺国搞苦行的终生都在这一关里不出去,只是个行尸走肉。”
墨尚同:“你没听那洋鬼子怎么问小华吗,这是不是提高性能力的锻炼?你就不怕推广出去有人练了,根本就不理会动情触的讲究,很容易变成演蝶儿法之类的淫邪之术?”
杨老头笑道:“都什么年代了,你这是什么思想?只要不乱来,怎么就邪术了?在自己家享受生命的情趣就不成吗?总是神神秘秘的才容易被那些心术不正的人用来乱搞,简简单单的都说清楚反倒没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
墨尚同:“除了这套动功与静功之外,你有没有教小华房中之法?”
杨特红讪讪道:“还没到教的时候呢,等他将来自己去琢磨吧,我对那方面也没太多研究。”
墨尚同:“你太谦虚了,那不是你最擅长的吗,老流氓本色。”
杨特红怒道:“你才是老流氓!不仅是老流氓,还是老神棍、老黑社会、老会道门、老梆子、老活力组织头子!”
墨尚同居然没生气,也不想和他继续拌嘴,扯回话头道:“养元术入门,一阳生、动情触、生喜乐、发灵觉,下一步居然是通耳窍,你这又回到丹道的路子上来了。但是修声闻、观音之道,怎么听怎么像佛家的路子,而且在此之前不得先讲炼精化气以通督吗?”
杨特红:“什么声闻、观音?一概不提。什么炼精、化气?这里也半句不说。你看小华刚才提到过一阳生、动情触、生喜乐这些词吗?取诸法之精髓而不拘泥,若能通耳窍,就说明炼精化气已通督,何必再说?不说人人能听懂,说了反而不好懂。”
墨尚同:“就算炼到了这一步,也可以用不同的功夫,为什么非得是通耳窍呢?”
杨特红:“到这一步不是非得通耳窍,道路千万条,我只是选了其中这一条。因为通耳窍有个好处,就是好判别,炼成了自己会知道,别人也能验证。”
墨尚同:“你所谓的验证标准,就是在一片嘈杂中听对面之人的心跳?通耳窍不止于此吧,能‘闭眼听形’才是功夫初成。”
杨特红:“这个嘛,总得有个标准。至于合不合适、还能不能换个更好的标准,将来就让小华自己去操心吧。我认为练到通耳窍这一步,按小华梦到的情况,就可以发个一级证书了。”
墨尚同:“通耳窍、通七窍之后继续修炼,到了凝神之间诸官相通的地步,不就是‘元神现’吗?小华自己还没练成,所以中间很多步骤都没跟罗医生细说。假如能做到诸官通、元神现,就不仅是二级证书水平了。”
杨特红:“干嘛要说元神现呢,你又没法向人解释清楚什么是元神……老墨呀,你真是个技术流,刚才这些话应该当着小华的面一句句问我的,他听了之后就会知道我的厉害。”
墨尚同:“不用当着他的面问你,他应该早就明白你的厉害。你这些年也没少在他面前显摆吧,还用我来递话捧场?”
杨特红不说话了,只是嘿嘿直乐。
次日天光刚亮,华真行与罗柴德简单吃完早饭又出发了。这是长途步行的第三天,照说也应该很疲乏了,可是罗柴德却显得很兴奋,许是因为昨夜的养元术炼出了感觉,又或是目的地就在前方。
两人的脚程并不比昨天慢,到了接近正午的时候,华真行突然开口道:“罗医生,我们已经越过边境了,前面就是特玛国。”
罗柴德看了看两边:“怎么连个标志都没有?”
华真行:“有界桩的,但离得挺远才有一个,反正就是一条直线。这么多年雨打草长、风吹沙埋,不少界桩就算从旁边走过去也不容易发现。”
几里国和特玛国的边境就是一条直线,与地形、水系、山脉以及土著部族聚居地分布毫无关系,是一百多年前的殖民者瓜分地盘时直接在地图上画出来的。
罗柴德:“想越境也太容易了,别说没人巡逻,就连个铁丝网都没有。”
华真行:“这条边境线有三百公里,大部分地方荒无人烟,就算拉一个铁丝网,不论对几里国还是特玛国都是难以承受的大工程,没谁愿意出这笔钱。
再说了,不少海外基金会也明确表示不允许他们拉铁丝网,说是那样会妨碍野生动物迁徙、威胁野生动物生存……我们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下,躲躲日头吃个午饭。”
罗柴德:“你昨天答应的,该教我养元术的动功了。”
华真行:“那就先教完再吃饭。”
华真行用了半个多小时教了罗柴德那套动功,不能说教会了,只是让他记住了,并将各种动作要领以及达标规范都告诉了他。它感觉就像一套广播体操,全套动作做下来大约十五分钟,初时很轻松但坚持到最后还是比较累人的,全身都会出一层细汗。
动功要求每天早晚各练一次,每次至少完成一套动作,更严格的标准是连续做三套动作,每套动作看似相同其实各有讲究。罗柴德并没有找到华真行说的感觉,这也很正常,而因为动功是在养元术静功入门之后的辅助锻炼,他现在还不算已经入门。
许是因为华真行的讲解方式很简单,许是因为罗柴德的理解能力很好,总之他都听懂了,并没有什么交流障碍。华真行告诉他,练习到后来身体里自然有一股力量运转,就好似能让人自动完成这套动作,罗柴德也表示完全能理解。
为了防止遗忘,罗柴德还把手机拿出来打开,全程录下了华真行的讲解以及示范过程。华真行见他的手机电量已经不多,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充电宝递了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