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553


“黄司马在中平元年任县军队率,后又在宛城参与讨灭黄巾贼赵弘,因战功卓著被朱车骑请功为军司马,刘府君与朱车骑交厚,曾从朱车骑那里知晓黄司马之名,此番卓我前来,要我代其慰问黄司马。”
这话说的三分真七分假。
黄忠参加宛城之战受功是真,由朱儁表功升迁亦是真,但朱儁表功,是听从当时和他一同进攻赵弘的代南阳郡守秦颉和荆州刺史徐璆的举荐,当时受朱儁升迁的将士何止数百计?
按勋表功之后,朱儁能不能记着黄忠这个小军司马都难说,刘表通过朱儁知晓黄忠更是胡扯。
但这事谁也说不准,大家都只能凭臆断,刘琦真假参半的说,听起来让人感觉非常的真实。
黄忠任军司马后,因在荆州无人推荐,一直不曾得志,眼下听刘琦说起他昔日的荣耀,心底不由升起了几分感激之情。
他为自己适才怀疑刘琦的动机而感到羞愧。
一旁的临沮县令此时也无话可说了。
右车骑将军朱儁乃当朝名将,当年黄巾贼赵弘在南阳聚十余万贼众起事,朱儁联合当时的荆州刺史徐璆和代南阳郡守秦颉奉命讨平,黄忠若是在这场仗中为朱车骑赏识,确实谁也嫉妒不来。
真是令人羡煞!
刘琦通过观察黄忠和临沮县令的表情,知道了自己的说辞已经被他们所接受了。
但当着临沮县令的面对黄忠进行拉拢有些不太方便,毕竟是县令的属下,就算是刺史掾史,这么赤裸裸的去挖人家墙角也未免太不顾忌人家的感受了……吃相太难看了些。
“黄司马此刻有公事否?”刘琦笑着问道。
黄忠此刻已经不再猜疑,他很是尊敬地对刘琦道:“黄某日常之责,是每日操练的麾下两曲军士。”
“既然如此,那黄司马不妨引我去校场瞧瞧,也让在下看看临沮的军容之盛,如何?”
黄忠扭头看向了临沮县令,征询他的意见。
临沮也是个明白人,知道刘琦意在黄忠,便不再多做妄想,接下来便顺水推舟,好歹也算是在掾史面前留了个好印象。
“既是掾史想看,黄司马,汝便陪同掾史去校场走走。”
“诺!”得到了县令首肯的黄忠慨然应诺,然后冲着刘琦伸手道:“掾史,请随黄某来!”
===第七章
射猛禽需用良弓===
人矜绰约之貌,马走流离之血,始争锋於校塲,遽写鞚於金埒。
临沮县的校场不大,其址于城郊,外围用一层高排木栅包围,内中是一处被处理干净的沙场,圈地中没有草坪和水泡,八方立黑色皂旗,正南向是七阶的木制点将台,侧旁立有金鼓相托。
黄忠所统领的两曲兵壮,眼下正在校场中列队操练,而负责指导他们的,则是黄忠麾下的两名曲长。
在南郡十八县中,黄忠所掌管的士兵操练最勤,训练最苦。
刘琦穿越到汉末已有数载,在巨野当县尉时,见过不少县军,他也见识过雄壮士卒,但和黄忠调教的两曲人马相比,感觉还是有点不一样。
壮不壮且不看,战力和执行力他也瞧不懂,但他能看出黄忠带的兵非常有精气神。
那是一种由骨子里向外散发的精神状态,傲骨嶙嶙,铁骨铮铮。
士卒们在挥舞手中长戟时,每一下都显得慷锵有力,从里到外都流露着一股阳刚之气。
“嚯!”
“嚯!”
“嚯!”
每一下动作,都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呼喝,虽然不是喊的特别规整,听着多少有些参差不齐,但却声音嘹亮浑厚,充斥着整个校场。
刘琦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黄司马果然是带兵有方,这两曲兵士真是训练有素,与我原先见过的军卒大有不同。”
黄忠听了夸赞很高兴:“掾史过赞,黄某受之有愧。”
“不然,黄司马当之无愧,我虽不懂练兵,但我却能看出士卒的精神状态,黄司马确有大将之才,在临沮一县之地埋没了这么多年,着实是屈才了。”
刘琦评价的很走心,表情也很诚恳,让黄忠有种被承认和肯定的感觉,而且他的话也戳中了黄忠的心窝子。
”这孩子,说中了黄某的心事了……”
黄忠出身不高,只是普通武人,在荆州这个由宗族掌控大权的地界,他这样的人想要出头实在太难了,南郡军中很多比他年轻的后辈,本领远不及他,却因与宗族沾亲带故,反而在各郡县军中出人头地,而他空有一身本领,还有宛城的军功傍身,在四旬的年纪也不过是一县军司马。
如果不出意料,这军司马他很有可能就是干一辈子了。
有本事的人,一般都不希望被埋没,除非他确实看不到亮光,但刘琦的出现和对他的重视,隐隐的让黄忠看到了一展抱负的希望。
“承蒙刘府君和掾史如此看重在下,黄某不胜惶恐。”
刘琦笑了笑,转过头冲着不远处一直慢悠悠跟着他的刘磐喊道:“堂兄,麻烦你把东西拿来。”
刘磐闻言走来,他的手中一直捧着一个很长的精致木匣。
刘琦接过木匣,在黄忠面前打开……里面是一张做工精良的黑弓。
在汉军中,不同的弓有不同的用途,长弓用于步卒,短弓用于骑手,角端弓劲力强用于守城,且能够拉开越重的弓,便越是能够代表一个武人的能耐,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刘琦给黄忠看的这张黑弓,是以兽角、筋、竹木等物复合而成,工艺精良,比例精准,明眼人一看便是出自造弓大师的手笔。
但令黄忠最为诧异的,不是这张黑弓的价值,而是其所代表的意义。
《荀子·大略》中曰:天子彫弓,调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
如此制作精良的黑弓,刘琦如此年轻必不会有……难道是刘表卓其转送于自己的,其意是欲以大夫之礼相待自己?
就在黄忠犹豫不决之时,却听刘琦笑着开口道:“此乃刘府君命在下转赠予黄司马的,公若有意接府君之情,便请收下,若是无意,也不妨事,我自转还于刘府君便是了。”
话里话外,刘琦这橄榄枝已经都快抛到黄忠脸上去了,但凡黄忠不傻,应该就能明白刘琦话中深意。
就看这‘橄榄枝’他接还是不接了。
黄忠只是略作犹豫,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他虽是武者出身,但并非鲁钝之人,刘琦代刘表转赠黑弓给他,黄忠大概也能明白其中深意。
新任府君上任,所忧虑者,不外乎荆州宗族而已!因而才要拉拢猛士为臂助。
而黄忠本人对荆州宗族,也无甚好感。
“忠多谢刘府君相赠良弓,这张弓,黄某人收下!忠愿为府君手中之良弓,射禽杀鹿,全凭府君一言而决。”
说罢,便见黄忠从刘琦的手中接过了那张黑弓。
接过黑弓的一刹那,便已经表明了他从今往后,将站在刘表的这一队,不再顾及自身生死,为刘氏效力疆场。
“汉升肯接此弓,便如同接下半个荆州,我代表府君在此向汉升表相谢之情。”
就见刘琦冲着黄忠长作一揖。
黄忠吓了一跳,忙伸手扶他:“掾史切勿如此,却是折煞末将了。”
刘磐在后面看刘琦如此推崇这个黄忠,心中升起了一丝不忿。
自己这个堂弟是怎么回事?大老远的跑到临沮县,就是要见这么一个军司马?
还把叔父珍藏的黑弓给他了?回头让叔父知道,焉能不揍他?
为了一个县城的军司马,还至于如此?
“哼!”刘磐不屑的哼了一声。
黄忠和刘琦都听到了刘磐发出的异响,但都没有搭理他。
刘琦问黄忠道:“既得汉升相助,那在下有些事便直说了。”
黄忠点了点头,一边下令在校场内操练的兵士们休息,一边带刘琦走向校场的边上。
刘琦四处看看,见附近没有什么闲杂之人,低声道:“刘府君得朝廷恩赐,受封荆州刺史,然荆楚之地却有大患,犹如沸锅一般,谁跳进来便能将谁煮死,刘府君虽有整顿七郡之志,然身边尽为掣肘,汉升乃南阳人,又在荆楚从军多年,不知可有良策相助府君?
黄忠笑呵呵地道:“荆州七郡,依黄某看,有两个祸患,不知掾史说的是哪一个?”
刘琦没有想到黄忠会把荆州的祸患归为两个,随道:“愿闻其详。”
黄忠的思路很是清晰:“某在南阳多年,知晓眼下的荆楚有两大祸患,一是荆州内有宗贼遍地,占土地募私兵,为祸甚深;二是外有袁术和孙坚如同虎狼,谋害上任刺史和南阳郡守,他们早就视同荆州如囊中之物,有鲸吞之志,其祸不小。”
刘琦赞赏的看着黄忠,心中暗道果然不愧有五虎之名。
为将者不仅要精通武事,善于练兵,还要对时局有一定的敏锐感观与大局观,能看清时势变化,才能被称之为大将之才。
刘琦向黄忠垂询:“那敢问汉升,这一内一外两大祸患,如何应对?”
黄忠呵呵一笑,道:“黄某不过一武夫尔,这内忧外患的大事,只能看清,却无甚良策,不过以黄某观之,若不能平定宗族之祸,府君便无法在荆州立足,更休谈驱逐袁术孙坚之流,当下需先定宗族才是首要大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