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8/1553


张允略为恍然的点了点头,没有多说别的。
他仔细的低头看向那副皮图。
若是从陈留先来荆州,再往吴郡去的话……
“若按照典君说的,蔡中郎先从陈留往荆州一个月,再往东走,那想必他转东之前,应该是已经抵达了南阳郡境,若是再向东走,则必走汝南和沛地。”
典韦长叹口气,道:“我亦知晓,怎奈汝南地域太大,往东的道路又多,且非我荆州之土,我想查,却是查不到啊。”
张允笑呵呵地道:“好说,好说……典君,依照张某来看,那蔡中郎你想在汝南堵住他,只怕是不可能了,咱们还需在沛地动手才是。”
典韦皱眉道:“沛地?唉!那里离咱荆州更远。”
“远是远些,但在沛国,咱们在当地有人啊,可以请他们帮忙。”
典韦闻言愣住了。
张允随即开始点拨他道:“典君难道忘了,你麾下的两名得力手下许郸和许沂,他们的兄长许褚,不就是谯地坞堡的豪强之士么?许氏坞堡人多势众,在谯地极有势力,咱们的人的沛地堵截蔡中郎,想来是远没有他们当地人阻拦要来的方便!”
许褚呆愣了片刻,然后猛然一拍脑门,道:“我如何把那个许褚给忘了,还是张君精明,细查入微……我这就是去找许耽,让他火速前往谯县,务必敢在蔡中郎离开之前,让许家坞堡的人堵住他!”
===第五百三十六章
得到了三位贤士===
许郸和许沂得到了典韦的委托,兄弟二人商量了一下,即刻便由许郸向刘琦告假,然后连夜快马加鞭,赶往其老家谯县去了。
典韦,张允,许郸和许沂的事情,多少也瞒不过刘琦,不过刘琦并不以为意,毕竟刘琦心中明白,这些人是在为他办事。
蔡邕的事交给他们,想来也用不着自己来干什么了。
毕竟,这几日的时间里,刘琦一直在与徐福,石韬,崔钧等人相处。
徐福出身于颍川寒门,石韬亦是颍川人,但却是出身经学之家,不过却不属于郡望高门,只因颍川当地的郡望乃是以荀、钟、陈、韩等执牛耳的,并未听过什么石家。
然三人之中,崔钧的身份相比另外两个就高出许多。
他出身于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博陵崔氏,属于崔氏中安平支中的一人。
其父崔烈,曾在中平二年花了五百万钱,在西园购买了一个司徒的位置,两年后又迁为了太尉。
就算是买的职务,但崔钧也可称之为三公之后,不同于旁人。
不过对待这三个人,刘琦都是一视同仁,并没有厚此薄彼。
他心里明白,这三个人的出身和地位都不一样,更精准的说是出身的阶层相差比较大。
徐庶的家族就是在地方因为有房有地而可以收租过日子的寒门,说白了就是坐地户。
而石韬属于纯粹的文化人,类似于教授家的孩子,性格相对清高。
崔钧则是属于国防部长家的大少爷。
就是这样三个身份迥异的人,到了荆州之后,却能相处成为无话不谈,荣辱与共的至交好友,说明他们之间早就已经跨越了身份的束缚。
非得是在眼光和心胸比较开阔的人才能做到这点。
特别是在东汉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一点,说明这三个人都非寻常之辈。
人家彼此之间,都已经模糊了身份的界限,刘琦若是还分以待之,怕是会落了下乘,回头这三个人也未必能看的起他了。
于是,他对三个人都是执同样的礼,处一样的情。
四个人在刘琦的府邸内,连谈数日。
起初先是只论经学,后来又从经学谈到了当今天下的时政,又论及到军事,又论及到律法人事等诸多种种,感情越发深厚。
在这几日的谈话中,刘琦对这三名青年的本事也大概有了一个了解。
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确实都不是一般人,普遍都是有他们的能耐和长处。
东汉时期的经学士子,很多人因为遭到了经学的荼毒,视经学为王道,也视经学为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
因此他们不学民生,不研军事,只是一门心思的学经,并对那些各派针对经学所做出的批注进行深入研究。
五经其实字数不多,想要研究明白花不了几年的时间,问题是各派对于经学的批注,那字数实在是太多了,非得穷尽十年之功才能窥得门径。
因此,在这个时代,有许多名人士人是只懂得论经,而不懂得治政和治军。
因为他们真没时间学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8/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