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1553


顿了顿,却听刘琦道:“父亲治政有道,治学亦有道,远非孩儿所能及,孩儿此番想像父亲一样,在荆州治学,以扬我刘氏贤学之名。”
刘表似乎没有想到刘琦居然想要跟他一样在荆州治学,心下顿时大喜过望。
虽然刘琦做出的功绩很多,但又有哪个爹不希望儿子能够跟自己同脾气呢?
刘表满意地点了点头,道:“你有此心,也是最好不过,如今南郡之地的官学,虽然已经被为父加入了古文经,但荆州其余诸郡中的官学,还需有人将古文经推入,并实地验看,以免有人心怀不满,暗地不尊吾令……伯瑜,你可明白为父的意思?”
刘琦对于刘表的意思,自然是明白。
“父亲放心,孩儿前往荆州以及江夏诸地,一定将官学之事尽皆落实,定让古文经彻底进入我荆州官学之中。”
刘表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如此最好。”
“另外,针对治学之事,孩儿还有一事,想请父亲定夺。”
“何事?”
刘琦言道:“孩儿有几件东西,想请父亲一观。”
对于刘琦献上的东西,刘表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吾儿有何物要于为父磋商?”
刘琦随即命人,将他出门前整备的那一小箱子简牍,抬到了刘表的面前,并亲自打开。
刘表略微疑惑地打开了那个箱子,取出上面的第一卷简牍,展开来看。
但见开头的一长条木犊,清晰的用隶书标写着几个字:
《弟子规》
刘表诧然地看向了刘琦,指了指那卷简牍道:“你写的?”
刘琦一点也不害臊,肯定地向着刘表点了点头,道:“我写的。”
刘表低头认真地看了一会后,表情竟然越发的有些惊讶。
说实话,三字一句,六字一段,写的倒是蛮简单的,不过个中的道理却颇合孔圣人教育弟子之道。
“首孝悌,次谨信。”
……
“父母教,须敬听。”
……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刘表认认真真地读了好一会之后,方才抬头,深深地打量着刘琦。
“你写的这篇《弟子规》,似应于蒙学。”
刘琦闻言笑道:“父亲说的对,这上面的内容,对于普通的经学子弟而言,自然是熟知熟读,深谙个中之理……将经学中的忠孝内容,简化为蒙学普及,才是孩儿的真意。”
刘表闻言眯起了眼睛,遂将眼光扫向了自己面前那个木箱子。
“这里面的都是?”刘表指了指那木箱子,问刘琦道。
“是,都是孩儿所写的,是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稍后还请父亲阅览。”
刘表站起身,来到了那个木箱子前,开始一卷一卷的展开当中的简牍细读。
“似都可用于蒙学。”刘表大致翻阅了一边,道。
刘琦赞同道:“都是孩儿为了蒙学,而苦心编纂。”
刘表转头看向他,似乎是猜到了刘琦的心意。
“你想将蒙学,也列入荆州官学之中?”
刘琦拱手道:“父亲英明,孩儿正有此意。”
自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汉朝政府选拔官员的方式,逐渐从以地方推荐为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经学教育成为汉代教育的主流,规模也日益庞大。
汉朝在雒阳设太学,在地方上设立地方官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