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4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1/1553


张辽打马的速度不见减慢,但是他却已经是举起了手中的长刀,眯起眼睛冲向了奔着他跑来的黄忠!
既然要打,那就来吧。
两马交错之下,一招交锋!
两柄战刀瞬间在战场间的空气中划过,彼此相交一招,隐隐的在空气中留下了一股血腥之气。
张辽纵马疾驰,奔着远奔离处而去,和其他的并州军一起,淹没在了漆黑的夜色中。
黄忠侧马奔驰,闪退到了一边,无奈的看着并州军的将士们如同潮水般的奔着东方,感慨叹息着。
他背上的罩服下,锦袍似被割裂了一条大大的口子。
黄忠伸手摸了摸自己的罩服,眼眸中升起了一丝担忧之情。
黄忠适才那一刀也算是用尽了全力,角度也算是刁钻,可谓是蓄谋已久,但终归还是没能留下张辽。
但黄忠能感觉的到,自己还是略微伤到了他。
可惜,只是些许的伤到对方,于此战而言并无意义。
只是,董卓麾下的一众战将中,这个对名声不甚高的张辽,就有这等本领,那其他的西凉军诸将,又得是有何样的能耐?
黄忠深深地吸了口气,道:“不想董卓麾下诸人,竟皆是良将,此战恐难打了……”
……
张辽撤退了,他被黄忠的战刀擦到,受了一些轻伤,但并不影响大局。
今夜一战,并州军可谓是大获全胜,切实的达到了他们想要的目地。
相比于张辽身上的这点伤来说,此一战的战果足矣掩盖一切。
单是他刀劈陈王那一刀,就足矣让其名震天下。
并州军撤离之后,黄忠和荀攸立刻率众去协助陈国的兵卒们扑灭火势,并协助救援刘宠等一众。
当得知刘宠身受重伤,黄忠和荀攸不由皆大吃一惊,焦虑感瞬息间涌上了心头。
待安顿了陈国的兵将们之后,黄忠立刻找荀攸商议。
“公达先生,陈国兵士经此一战,士气低落,陈王本人伤势严重,昏迷不醒,眼下当火速送陈王回雒阳,不然恐迁延日久,待董卓大队人马赶到,其势甚危。”
荀攸亦是显得有些踌躇,道:“当此时节,若是要退往雒阳,以董卓的秉性,怕是也会派兵骤然向雒阳发难,以陈王目前的伤势,雒阳怕也是旦夕不得保全的。”
“那该如何?”黄忠闻言有些急躁:“就这么干耗下去么?”
“当此时节,若是能劝动陈王,顺着旬阳北山撤往汉中,方为上善之策,只有进了汉中境内,董卓才无力进攻。”荀攸认真地道。
黄忠犹豫了一些,道:“你我且去帅帐内,与骆国相商议此事。”
……
少时,二人一同进了王帐,求见骆俊。
骆俊乃是陈国国相,乃是刘宠最得力的臂膀,亦是他最为信任之人。
眼下刘宠重伤昏迷不醒,三军将士无主,一切事宜自然就要交给骆俊主持。
眼下,陈国的医官正坐在那里,为陈王刘宠把脉,而刘宠则是高烧不退,脸色煞白,躺在床榻上哆哆嗦嗦的说着一些旁人听不清楚的话语。
骆俊一脸阴沉的站在床榻边,显得很是焦心。
荀攸走上前,站在骆俊身边,低声道:“相君,大王的伤势如何?”
骆俊沉痛的摇了摇头,叹息道:“伤势已经包扎,外药和内药都已经用上了……只是大王年纪太大,这伤势又太重,我怕……怕……唉!”
荀攸也是惋惜地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了悲怆之情。
少时,突听他低声道:“相君,如今大王受伤,长安已是不可再取,陈国诸将士眼下应何去何从?”
.
===第四百零五章
刘琦无情的军令===
骆俊听了荀攸的话,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头走到了那名替陈王把脉的医官身边。
他低头看了看平躺在床榻上,高烧不醒的陈王,又瞧着那名皱着眉头不断叹气的医官,低声道:“医者,大王情况如何?”
医生叹了口气摇摇头,站起身道:“回禀相君,大王的伤势虽然没有伤及五脏与骨,然却大开皮肉,受伤后又奔劳了一夜,流血不止,伤及了元气……大王已年过六旬,眼下虽然已经包扎了伤口,服了汤药,但情况却依旧不甚好,需谨慎以待,好生调养才是,万万不可再受劳苦了。”
骆俊认真地点了点头,道:“大王的伤势,全靠你了!大王是咱陈国擎天之柱,万万不可使其轰塌也,不然我陈国的三军将士、黔首齐民,将皆无所依。”
“相君放心,在下一定尽力便是。”
与医者沟通完毕之后,骆俊转头看向荀攸,无奈道:“公达先生,你也看到了,我家大王伤势太重,不宜再临于前线,眼下本相只能代替大王指挥三军将士回返雒阳,休养生息,待翌日大王康健之后,再兴兵讨贼,还请先生勿要怪罪才是。”
荀攸拱手道:“岂敢怪罪相君,只是荀攸有一良言,还请骆相静听。”
“先生有话,直说无妨。”
荀攸叹道:“大王伤重,自然是不能再临于前线,回军修养乃是正理,只是雒阳与长安之间,地处平坦,京兆与司隶之地,可谓相连,昔年雒阳有大王镇守,董卓忌大王威名,故暂未以兵相欺,如今大王重伤未愈,董卓若知,一旦兴兵东征,凭目下陈国军马的士气,可能拦得住西凉兵么?”
骆俊皱了皱眉头,低头不语。
“如今汉中之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阳平之险天下皆闻,骆相若是能带大王进入汉中,暂且在南郑歇兵,如此定可保大王的伤在痊愈之前,不会遭到董贼的袭扰,这乃是保全大王的最好之法,亦是攸的一点浅薄之见,还请骆相细思之。”
骆俊面无表情,低头不语,似在沉思着这件事的可行性。
但是少许之后,却见骆俊还是摇了摇头。
“多谢公达先生的美意,然此事事关重大,非大王亲自而不能决断,骆某虽为国相,却也无权定夺……骆某眼下只能引大王回返雒阳,克尽臣节,还望先生勿怪。”
荀攸无奈一叹,道:“既然如此,那荀某就不劝骆相了,但有何需求,只管吩咐我二人便是。”
“那是自然,自然。”
两人客套了一番之后,荀攸和黄忠便撤出了王帐。
出了王帐之后,黄忠低声问荀攸道:“就这么任凭骆俊引兵返回雒阳?若如此,黄某敢用人头担保,不出两个月,陈国军队,必尽被董卓所灭。”
荀攸苦涩地摇了摇头,道:“我又能如何?汉升也不是没看见骆俊的态度,他是断然不会和我们回汉中的。”
黄州皱起了眉头,道:“为什么?这么远的路程,陈王的身体颠簸劳累,怕是支撑不到雒阳就会……”
下话,黄忠倒也是没好意思直说。
他自然也是看出,陈王刘宠已经算是一脚迈进阎王殿的大门内了。
荀攸却并不忌讳,道:“说实话,依陈王目下的情况,不论是他回雒阳,亦或是回汉中,怕是都活不了多久,非得就地养伤方可拖延,骆俊并非看不出这个道理,他执意返回雒阳,是怕到了汉中之后,陈国兵权为我们所夺。”
黄忠皱眉道:“陈王都这般了,他还怕什么夺兵权?”
荀攸轻声道:“他当然是怕的,若是返回雒阳,陈王薨了,那这陈国的数万兵将,便等于是他骆俊的家私,他是也一国之相,两千石傍身之人,这心中焉能不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黄忠急忙道:“既然如此,那我们还等个什么?”
荀攸摇头叹息,道:“不是我想等,只是有些事,某尚犹豫不决,毕竟陈国之军乃是我方盟友,若无府君直接的号令,我等随意动手,回头有辱的,怕是府君的声名……”
“那先生何不快快写信,派人送入汉中?”
荀攸苦笑道:“现在写信,来得及么?等到府君回信之时,骆俊的兵马定然已经是在返回雒阳的路上了。”
二人正说话间,却见一名侍卫匆匆忙忙的走到荀攸的面前,低声说了几句话,然后将一份缣帛递送到了荀攸的面前。
荀攸的脸上露出了颇为新奇之色,接着急忙伸手接过。
黄忠见状大奇,道:“这是?”
“前番我等与陈王分兵时,我不是派人前往汉中告知府君目下此地形势么?想来府君是在汉中有所动作,特来知会我等了。”
说罢,荀攸便将那份缣帛拆开,仔细地阅读其中的内容。
读了不大一会之后,却见荀攸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府君果非寻常之人,居然能提前给我等做下这番布置,汉升,看来你我二人可以动手了!”
黄忠疑惑地接过了荀攸手中的缣帛。
但见上面大致写明了刘琦已经在汉中整备兵马,准备出师,迎接黄忠和陈王归汉中。
在详细叙述了自己的行军计划之后,刘琦还在信的最后对二人毫无头绪的说了一句话。
“王师不可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1/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