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1553


刘琦闻言,不由长长的出了口气。
蔡琰的政治素养和情商,多少有些超乎自己的想象
不过也难怪,蔡邕当初既然敢把她一个人从雒阳城中放出来,这个女儿对于蔡邕来说,想比也是相当不俗的。
这年头,高层社会的名流女子,哪可能真正的存在真正的傻白甜?
能够青史留名的女人,其真正的内涵绝不会仅仅只限于才女两字。
少时,便见刘琦微笑道:“昭姬,若你是一个男子,刘某一定会将你收于麾下,用以为臂助。”
蔡琰却不服输,她身子轻轻前探,认真道:“难道琰儿是一个女子,便不能做你的臂助了么?”
说罢,却见她从凉亭中一直放置的一个小木箱中,拿出了简牍,放在桌案上,道:“这些东西,难道就不是你的臂助帮你做出来的?”
刘琦先是一愣,接着伸手取过桌案上的那两卷简牍,展开来看,恍然道:“这不是后汉书和汉记的拟稿么?”
蔡琰微微笑道:“当然了,府君难道忘记了我这次专门来此是做什么的么?琰儿奉刘荆州之命,特来此处,与刘府君核定两记的初,然后再回返荆楚,加以改良,继续深拟。”
刘琦恍然的拍着额头,笑道:“正是正是,险些连这件要事都忘了”
说罢,他抬头看向蔡琰身后的那个小木箱,奇道:“就只有这么一点么?”
蔡琰掩嘴轻笑道:“想什么呢?小女子此来,可是带了好几车的简牍来,这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其余的,都在郡署的内库放着呢。”
“原来如此”刘琦恍然地道,然后突然脸色一垮,叹道:“这么多需要审阅的内容难道都需要我一一过目?”
蔡琰认真地道:“依我看,本来是不用的,但刘荆州有令,让我看着你,一定要你一字一句的看完。”
刘琦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硬了。
“这么多的内容,我得熬多少个通宵才能看完?”
蔡琰却很是自然地道:“又不是你一个人看,琰儿奉刘荆州之命,监督于你自然是咱们两个人一起通宵熬夜才是。”
===第三百九十四章
阳奉阴违===
荆州,襄阳。
庞德公和司马徽来了襄阳向刘表进献汉记与汉书的初稿之后,便被刘表热情的留在了襄阳,并每日饮宴,一同谈经论古,彼此交流经学,言古说今。
刘表当年,本就是极度敬重庞德公之名的,只是当时的庞德公一直不尿他这一壶,屡次招募而不得,最终反倒是因为刘琦认了庞德公为老师,方才使庞德公和司马徽进入了长沙学宫,成为了刘表兴学办学的重要助力。
对于这件事,刘表一直都夸赞刘琦办的漂亮。
这一日,刘表再一次与庞德公和司马徽二人论经完毕,然后他便命人准备酒宴,款待两位经学大贤。
宴席之上,庞德公向刘表请辞,说是滞留在襄阳的时间有些太长了,他想要和司马徽一同返回长沙,继续主持学宫和汉记汉书修著撰写等各项事宜。
虽然知道庞德公说的确实是实情,但刘表心中还是非常的不舍。
刘表冲着庞德公举酒爵道:“与尚长与德操两位先生相处多日,老夫深感两位先生之大才,恨不能让二位留在身边日日聆听教诲,可惜时间过得这般快,转眼间就到了分别的时刻,唉老夫舍不得两位先生啊。”
庞德公缓缓地端起酒爵,道:“景升公何必如此?今日一别,我二人治学于荆南,亦是替公施教化于天下,咱们三人可谓功德无量,此时此刻,不当伤感,当快慰的畅饮三爵才是。”
说罢,三人皆一饮而尽。
饮酒之后,刘表抬起袖子擦了擦嘴,感慨道:“尚长先生适才所言,老夫亦是知晓,只是这心中不知怎地,就是过意不去老夫思之,要不请他人替两位先生主持长沙学宫,还请两位先生来襄阳坐镇,如何?”
庞德公捋着胡须没有吭声,一旁的司马徽则是替庞德公解释道:“明公之厚意,我与尚长深感于五内,只是长沙学宫之人,大部分皆是北地迁移士子,若无尚长兄这位荆楚第一学者坐镇,何人能服众?另外,宋仲子目下就在襄阳,我等若是来了此处,何人为先,何人为后唉,恐怕是空使明公为难。”
这话说的很是诚恳,也很是实在,让刘表无法辩驳。
他缓缓地放下酒爵,叹道:“着实是可惜,可惜”
庞德公看着刘表落寞的样子,心中很是感慨,看来这位刘荆州确实将自己和司马徽两个人当回事了。
他笑呵呵地转移话题道:“景升公,前番蔡昭姬奉命,亲自押送汉书和汉记的诸多样本前往汉中与伯瑜验看,此事可是出自公之授意也?”
刘表又泯了口酒,道:“其实已经是由诸多大贤撰写的汉书和汉记,又何须伯瑜验看,只是蔡从事坚持此两书乃是由伯瑜牵头定制,还是要由他过目才符合规矩,其言之凿凿,老夫实在拗不过她,便权且应之。”
司马徽捋着须子笑道:“其实昭姬此言,也并无不对,毕竟汉书的大纲,皆出自伯瑜之首,特别是党锢传烈女传苑传独行传方术传等等,实乃亘古未见,才思奇敏也。”
刘表见自己的儿子被司马徽这般夸赞,心中很是得意,他捋着须子哈哈乐道:“区区小道而已,德操切莫这般夸赞于他。”
庞德公则是笑道:“其实,让昭姬携着汉书汉记前往汉中于伯瑜过目,这件事在老夫看来非常可行,毕竟伯瑜见识不俗,若由他校看两书,指出当中不足和疏漏,必有精妙之言只是伯瑜目下刚刚平定汉中郡,杂事也多,若是要通读那些书卷,会不会有些操劳了。”
刘表肯定地道:“这一点,尚长公尽管放心,老夫曾对蔡从事言,汉书汉记只需让伯瑜大致粗略一观便是,必然不会让伯瑜过于分散心神。”
庞德公和司马徽彼此相互对视着一眼,满意的点了点头。
汉中郡署,书房内。
“父亲让我必须要把所有的成稿通读一遍?还得仔细的读?”刘琦皱眉道:“他不知道我很忙么?”
蔡琰很是认真地点了点头:“汉记和汉书都是府君你牵头编纂的,列女传党锢传方士传等传记亦是你的主意,必须要由你仔细通读,然后挑出当中的不足之处,方可继续成书,这可是刘荆州的严令。”
刘琦脸上的肌肉抽了抽刘表现在心里这么没有逼数么?他不知道他亲儿子我现在正在外面开疆拓土,却还要让我兼职给他当审读?
也不知道这个爹是怎么混的!
想到这,却见刘琦长叹口气,伸手抚着自己的额头,道:“看来,我最近必须要一直熬夜了。”
蔡琰站起身,笑道:“不妨事,我陪着你。”
此时,天色已经黑了,刘琦和蔡琰,这两位年轻的男女,便在书房,针对这些篇章稿件,一篇一篇的开始审阅梳理起来。
刘琦读稿,然后指出当中的不足或是不当填补之处,并告知蔡琰,让她执笔记录。
蔡琰很是认真地用简牍,一笔一划的将刘琦的意见记录在上面,并时不时的与他钻研探讨。
随着天色越黑,时间越长,两个人之间的相处,便越发的轻松了,也越发欢快了起来。
汉记倒也是罢了,但针对汉书,刘琦因为前世的时候看过范晔的著作,因而针对现如今由庞德公和司马徽主抓的这部书稿,有很多不同的提案和意见,同时这些意见因为是有成稿作为引导的,所以都相当的确实。
蔡琰这段时间一直跟着庞德公和司马徽编纂两部巨著,比较能够理解两位贤能的想法,因而她也代表两人,与刘琦相互辩证,互相陈述彼此意见的优劣短长
两人时而意见相合,彼此皆大欢喜,时而因意见相佐而彼此列证,各叙短长优弊,时而甚至还有些争吵,弄的面红耳赤
时间,就在两个人这么不断的交流中一点一点的逝去,直到子时结束,丑时初刻,刘琦和蔡琰才恍然惊觉。
不知不觉间,居然都这么晚了?
从来不曾感觉时间过的这么快。
刘琦感觉自己的肚子有些咕噜咕噜的叫。
蔡琰微微一笑,对他道:“饿了么?我去给你弄些吃食来。”
===第三百九十五章
共熬一夜===
在现代,很多人对夜宵这种东西都是深恶痛绝,既发胖又对身体不利,但偏偏又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因而培养出来一个又一个的胖子。
而在汉朝这个年代,人们对夜宵其实并不怎么忌讳,因为能吃上夜宵,就已经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了,还管他什么胖子不胖子的。
而且汉朝的饮食结构也非常单一,首先连最基本的油都没有……就算是富贵人家,家里有肉,说实话味道跟后世也完全没得比。
一则汉朝根本就没有炒菜的概念,首先根本就找不到那么合适的铁锅……最基本的是少油,根本没法炝锅,二则葱姜蒜这些辅料也搜罗不齐,就算是搜罗齐全了,也根本没有生抽和老抽给肉过油上色,而烧肉中最重要的佐料……糖!也不是家家户户能预备的那么齐全的。
所以说,要想穿越回汉朝当大厨开饭馆,那最基本的一个条件是你得带个一个超市一起穿越回来。
君子远庖厨,只是让他们远离厨房这个杀生之地,但这不代表这个年代的高层显贵们不会下厨……因为在汉朝下厨,实在是太简单了,就那么几样东西,几样佐料,而且所有的膳食大部分都是以炖和烤为主,所以但凡是个人,稍稍接触那么几下,基本都会做饭。
蔡琰也不例外,就是好吃和不好吃的问题了。
蔡琰做的菜比较简单,也很清淡,很快就端了几样小菜来到刘琦的面前,她将筷子递给刘琦,微笑道:“尝尝看。”
刘琦伸出筷子夹了一口。
凭心而论,就这个时代而言,算是非常好吃了,但跟后世时的口味相比,那着实是差的太多太多。
刘琦自从穿越回汉朝之后,多少年来,一直格外的思念前世时的辣火锅,可惜这一世他很难再吃到了。
蔡琰又将一壶浊酒取到了刘琦面前的桌案上,为他斟满。
“府君今晚太过劳累了,还是早些休息,待明日处理完公务之后,咱们再行继续审阅剩余的篇章。”
刘琦轻轻的用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他真是很想告诉蔡琰一句……我真是不想跟你继续点灯熬油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