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1553


许沂拱手道:“诺……府君,属下还有一事需向君禀明。”
“何事?”
“末吏等人刚才杀西凉军时,从对方的军卒手中抢过了一个俘虏,是个孩子,大概也就是十岁,不过却是身着华贵,看似并不普通,而且能够被西凉军这般特殊对待抓入其军的,想来也必是有些原因,属下不敢隐瞒,特来向府君禀报。”
刘琦只是略作沉吟之后,方道:“将那少年带来。”
许沂领命去了,不多时便将一个脸上有凝固鲜血,且脸颊红肿的少年带到了刘琦的面前。
那少年嘴角流血,头发凌乱,一看就知道应该是让西凉军给狠狠地虐过了,只是不知为何却没有杀死,反倒是特意留在了军中看押。
那少年年纪虽然不大,但却似颇有胆量,即使是在一众凶悍的荆武卒包围下,依旧是没有什么怯懦之意,神态颇显自若。
他被带到刘琦面前时,只是有些疑惑地看着刘琦。
“汝是何人,为何被那些乱军携裹在军中?”刘琦问道。
不曾想,那少年居然不答反问,奇道:“公又是何人?为何要向我问话?”
刘琦闻言笑了。
这孩子倒是有点意思。
“休得无礼!”
旁边的许沂一脸阴沉道:“这一位乃是南阳郡守刘府君,率郡军在此平乱,若非府君率至此,你的小命早就没了,还不速速拜谢!”
那少年虽然不是软蛋,但也不是那种蛮横不讲道理之人,看他的穿戴和举止,很显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
听到许沂替刘琦报了名号,又陈述了杀散西凉军的事实,那少年急忙作揖,感激道:“白身小子李严拜见府君,多谢府君搭救之恩!”
刘琦的眼睛微微眯起,道:“白身人李严……你是南阳郡李氏中人?”
“小子正是。”
“难怪,难怪……李氏一族,亦是南阳郡的高门大族,教育出来的孩子果然也与众不同,只是你如何会在这里?这不是阴氏的坞堡吗?”
李严一听刘琦问到这,双眸不由的有些发红。
他的眼泪似乎要向下流淌,但还是倔强的忍住了。
刘琦见这少年的样子,心中多少升起了一丝敬佩之情。
南阳李氏中人,且还名叫李严,而且年纪轻轻居然就能够这般控制自己的情绪,想来或许就是那名在历史上和诸葛亮同列为蜀汉辅臣的李严了。
身为降臣,且还是益州的外来士人,李严在历史上却可以作为东州士的代表成为和诸葛亮一字平肩的托孤之臣,自然是有其政治水平和能力的,绝对不同凡响。
刘备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军事建树虽然不是顶尖,但在政治手腕和识才辨人上,却着实是首屈一指,不在曹操之下。
“李严,你为何会置身于阴氏坞堡,又为何会被西凉军生擒而不死?”
李严咬了咬嘴唇,道:“回禀府君,我南阳李氏的坞堡主址在涅阳之地,家中前代人中,亦多有两千石之高官,只是到了祖父辈时,近些年颇有落败之势,不复往日殊嵘,为图展家业,故附庸于阴氏之门,族中岁入,每年也定期上缴于阴氏一部分,以为示好之意,前几日,严君奉族中家公之命,持去年岁入财货前来阴氏坞堡以为敬,阴氏家公留吾父子在坞堡内,亦多有款待……不想、不想今日那些不知从那里来的北方乱军,居然攻破了坞堡,烧杀淫掠,无恶不作,阴氏家公与严君皆被乱贼害死,受害之前,严君将我藏于阴府地窖,嘱咐我不得擅出……”
刘琦听了,这才恍然而悟。
不过,实在不曾想到,这些在本郡的郡望豪门之间,彼此之间亦还会有每年上贡的套路。
门阀世家之间,也是秉承着大鱼吃小鱼的生存规律。
刘琦冲着李严招了招手,然后拍了拍自己身边的台阶:“李严,过来坐。”
李严抿着嘴,犹豫了半晌,最终还是挪步到了刘琦的身边,在他旁边坐下。
许沂站在刘琦身旁,谨慎地盯着这个十岁的小儿娃,手中紧握刀柄,严防他有所动作。
“令尊既嘱咐汝藏于地窖之内,那你为何又会落到那些乱兵的手中?”刘琦微笑着道。
李严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决绝之色,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吾父为保护我而横遭兵难,我若一味潜身缩首,日后九泉之下,又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今日纵然拼的一死,也势必要刺杀贼首,也不愧为李氏子孙……可惜我本领稀松,不但杀不得贼,反倒是被他们生擒活捉了。”
刘琦恍然的点了点头,道:“你这孩子,倒是颇有志气。”
突然,却见李严从台阶上站起身,对着刘琦长作一揖,道:“多谢府君,为我父亲报了这血海深仇,我、我李严……今生无以为报,做牛做马,亦不能报答府君!”
此时此刻,这个十岁的少年终于是控制不住,泪流满面,双膝跪地,向着替自己报仇雪恨的恩人长跪不起。
刘琦摇了摇头,道:“我不过是无心插柳,你大可不必如此。”
“府君虽非特意为我报仇,但杀死李严仇人乃是事实,李严终身不忘府君大恩大德。”
说罢,他一个头重重磕下。
刘琦长叹口气,转头对许沂道:“扶他起来。”
许沂走上前,连拉带拽,竟然是硬生生的将李严从地上拉了起来。
看见在原地哭泣的李严,刘琦用双手微微撑腿,站起身来,道:“袁术军放火焚城,西凉军乘火打劫,奸淫掳掠,整个宛城以及周边诸县,目下已是势如水火,我虽为南阳郡守,却不能保全治下子民,深以为恨……涅阳距离宛城不远,你李家的基业,想来此刻恐也未必能够保全……李严,你且为向导,我亲自率兵,先去你李家的坞堡,若是看你李家坞堡被乱军袭击,我自当救之,若无人攻你李家坞堡,我再去别处救援便是。”
李严一听这话,浑身一颤,他紧紧的抿着嘴,语气激动的问刘琦道:“我李氏一族岂敢当府君这般厚意!”
刘琦淡淡一笑,道:“我这个人是个性情中人,你这孩子行事谈吐,颇得我心,刘某愿意为你办成这事。”
说罢,却见刘琦吩咐许沂道:“许司马,汝去通知典君,整备兵马,准备出坞,由李严做向导,咱们先行出发去李氏坞堡救援。”
许沂虽然不明白刘琦为何会这样做,但还是领命去了。
而李严则是对刘琦千恩万谢,深感刘琦之德。
不多时,已经将坞堡内西凉兵尽诛的典韦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刘琦面前。
“府君,许沂适才与我说,府君要率兵去南阳李氏的坞堡相救?”
刘琦用右手的小指头轻轻地揉了揉自己的眉毛,道:“不错,汝速速整备兵马,咱们火速出发。”
典韦不明所以地道:“府君为何突然这般积极的去救李氏坞堡中人?”
刘琦是什么人,典韦最清楚,他不可能会为了一个初次见面的少年而冲动。
他一定是有他的筹谋。
===第三百四十五章
谁言南阳郡望不能离间(二合一)===
看着典韦的表情,刘琦不由笑了,他认真的为典韦解释起来。
“有些人要救,有些人不可救,但绝不能一个不救,如此恐惹荀攸等士人以及南阳士人的嫉恼,致使我荆州内部出现君臣不和之势,毕竟我父亲现在主要倚重的,还是士族与清流党人,做事不可做绝,所以今夜之战,我们也得适当的去救一些门阀望族,以博取其依赖之心……况且有些南阳郡望就算是在今夜侥幸存活,但日后的处境也必然愈发艰难。西凉兵搜牢,绝不可能是只搜牢一次,劫掠宛城周围的郡望所获的好处,对西凉人而言必然远胜往昔,今后若是不搜牢郡望,只怕是再难获得这般多的收货……如无意外,牛辅今后想要收手只怕很难了。”
典韦大概也听明白了刘琦的意思,不过他还有一件事不理解。
“那府君为何执意要去救李氏?”
刘琦笑道:“南阳郡望之间,也是彼此存在阶级关系的,像是阴氏这样的望族,是站在南阳诸望的顶端,而南阳李氏这样的需要常年给阴氏上贡,甘为附庸的,则是属于望族中第二梯队,这样的门族,或许还是值得扶持一下的。”
刘琦的话,说的典韦云山雾绕,不明所以。
什么望族中的顶端,望族中的第二梯队,典韦对于这些根本就理解不上去。
不过他也不是纯粹的莽汉,至少他大概能理解的出来,刘琦眼下,正在实施平衡之策。
……
宛城周边,围绕着荆州军,西凉军,南阳诸郡望的争斗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另外一边的博望之地,西凉军,袁术军以及太史慈和李典所率领的地字营和风字营的战斗,亦已经开始打响了。
围绕着这些财货辎重,三方互不相让,谁也不肯退让半步。
而作战地点,则是发生在博望坡。
博望坡道路狭窄,山林茂密,大队的兵马很难在当中展开阵型优势,特别是骑兵在这里根本就毫无意义,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
太史慈和李典等两营兵马已经占据了右侧的山地,这是荀攸让他们这么做的。
荀攸的计策,是让他们占据山地,然后用弓弩压制住山下的西凉军和袁术军。
毕竟,眼下是三方争夺辎重财货,而且还是在博望坡这么狭窄的地域,以三方目前的状态而言,就这么在博望坡内进行争斗,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玉石俱焚,财货尽毁。
荀攸是一名能够看清局势的军师级别人物,他不但通谋略,而且通军略,是一名当世罕见的兵家。
他敏锐的捕捉到了此番博望坡内这场三分角斗的问题关键。
胜利的关键,不在于谁能先抢夺下这些财物辎重,而是在于谁能坚持到最后。
荀攸在让太史慈和李典占据了一面的山地之后,本打算再看看能不能占据对面的山地,但没有想到,对面的山地,已然让西凉军的步卒给占据了。
这一点倒是荀攸极为惊讶,按照荀攸的想法,即使敌军要强占山头,也应该是袁术军最先反应过来,寡于学术的凉州人理应是最后反应过来的。
但凉州人和自己强占山地的速度和频率,几乎是同时!荆、凉两方如今各依凭险要,将有利的地理位置各自拿捏的死死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