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3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3/1553


“请陶郡丞入内。”
少时,便见陶商亲自端着一个手盘,上面放着一大摞的简牍,亦步亦趋的来到了正厅。
刘琦手下的荆武卒急忙结果了陶商手中的托盘,放置于刘琦面前。
刘琦疑惑地指了指那托盘上的简牍,奇道:“陶郡丞,这些都是何物?”
陶商长长的向着刘琦一作揖,道:“回禀府君,这些都是新野以及周边的六个县城中所有的杂税口赋之数,陶某已经将他们分类归整,交付于府君,请府君指正当中的不足,并卓此拟定新的赋税之道。”
刘琦拿起托盘上的一卷简牍,仔细的看了一会,方才有些惊讶地道:“竟然有这么多税目?除了口赋和算赋之外,这所谓的渔赋,船赋,路赋又都是些什么东西?我怎么从来木没有听说过……我大概数了一下,这一年下来,税赋的次数,几乎都能达到二十多次,这黔首的日子又该怎么过?”
陶商叹息道:“南阳郡人口众多,但可惜土地大多被本地望族把持,而袁术来南阳郡的这两年,为了快速发展,除了算赋口赋之外,还增添了杂七杂八的名目不下数十条,如此他倒是可以快速的发展势力,但相对是,是很多吃不上饭的百姓流离南方,宁可举家迁移,也不会在选择继续留在南阳郡了。”
刘琦恍然地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也难得郡丞能够查探的这般细致,这南阳郡的税赋,回头倒是还真得好好研究一下。”
就在二人说话的时候,刘琦的妹妹刘雅一直在悄悄的打量着陶商,这个人温文尔雅,虽然年纪有些大了,但做事时的那股精细劲,不知为何让人看着极为舒服。
刘琦认真地打量着俊朗的陶商,然后低头问身边的妹妹刘灵道:“妹妹,这是谁呀?”
===第三百三十六章
汉中的形势(二合一)===
刘雅也已经到了及鬓出嫁的年龄,目下差不多也是情窦初开的时候,
按照常理,一般人家的女儿在这个年龄早就已经受父母所指,嫁为人妇了。
但刘雅和刘灵,眼下却都是待字闺中,并没有等到应属于他们的如意夫婿。
只是因为对于要由谁来当自己的女婿,刘表目前还一直处于犹豫之中。
山阳刘氏如今名震天下,坐守荆楚,整个荆南都在刘氏宗族的掌控之下,再加上刘琦手中眼下掌握着数万精兵,使得刘表的势力已足矣和荆州境内的任何世家和宗族相抗衡。
刘表眼下已经是处于了一家独大的位置,和历史上受制于蔡蒯的形势,已经是大不相同了。
其家室已经足矣位列天下之冠。
故而对于刘表来说,收何人为女婿,是至关重要的。
山阳刘氏如今已经成为大汉朝最顶尖的门户之一,故而刘氏的联姻也不可能是简简单单的婚姻,在刘表看来,他儿女的联姻,女婿的身后要么是强大家族,要么是才名传播于天下的能士。
只是事到如今,刘表还没有为他两个女儿找到这个想象中的好女婿。
真是没有太中意的,不好挑啊。
这也是刘雅和刘灵来了荆州之后,刘表也一直没有让她们出嫁的原因。
直到最近,刘表也终于感觉到女儿已经到了适龄的阶段,不能再让她们继续憋在自家了,不然怕是会剩下的,那怕是最没面子的事。
刘雅的年纪比刘灵还要大些,故而刘表决定先为刘雅选择夫婿。
但是寻了几个荆楚的知名士子,刘表却对他们都不甚满意,而刘表满意的,刘雅却又不甚满意。
刘表是个惯孩子的人,闺女不满意,他也不会强求。
封建社会,能做到这一点的诸侯父亲确实是凤毛麟角。
直到最近,刘表又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前番受蔡邕推荐前来荆州的王谦之子王粲。
王粲年纪虽轻,甚至是比刘雅还要小些,但才名已经传播于世,得大名士蔡邕的赞赏,年纪轻轻便扬名于世。
相传,蔡邕当初甚至还想将自己藏书中的四千部典藏送给年少的王粲,只是后来因为荆州刘氏的插手,而将这个计划放弃了。
但却不足矣挡住年轻的王粲扬名于世。
对于清流出身的刘表来说,王粲这种才名赫赫,能力卓著,又出身于士族高门的年轻俊秀,实在是成为他女婿的不二人选。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王粲的祖父王畅与刘表有师徒之谊,且王家也是山阳高平县人。
汉朝人老乡爱老乡,且更加的敬佩老乡,老乡也更能得到老乡的信任。
这样既有出身,又有才华,还是老乡,且有家传渊缘的女婿,着实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真吾佳婿也!
于是乎,刘表找到刘雅,跟她谈了一下这件事情。
刘雅一直等着父亲能给她找一个如意郎君,如今听刘表这般说了,心下甚是欢喜。
若是真能成就一番天作之和,倒也是可传后世的一段佳话。甚美,甚美!
于是乎,刘雅便答应刘表先见一见王粲。
见刘雅答应了,刘表第二天便请王谦带着王粲过来,说是要见一见这个名震于世的孩子。
王谦经过蔡邕的推荐,如今已经在襄阳任五业从事,属于刘表学宫中的讲师,协助宋忠等人编著《五经章句》。
得到了刘表的召见,王谦便带领着其子王粲前来拜见他。
刘表在正厅接见了他们,并让刘雅躲在后堂,在一处不为人所觉的角落处暗暗观察。
这不好还看,一看之下,差点没把刘雅给恶心死。
王粲这个孩子有没有才华,刘雅不知道,但这个男孩子着实是长得太过恶心人。
粗粗的鼻头,大大的额头,高高的颧骨,小小年纪发际线就有些往后,细长但又仿佛睁不开的眼睛,再加上脸上还有一些略略的麻子……
换成旁人也就算了,但刘雅从小是瞧一群帅哥长大的,对于王粲这样的长相,根本就接受不了。
别的不说,单说刘表本身就是身高八尺,面貌雄伟,颇有姿容。
而自刘表之下,她的大兄刘琦,仲兄刘琮,三兄刘修,也都继承了刘表的外面体态,年纪轻轻便都是俊朗不凡,甚是养眼。
试问刘雅又如何能够接受王粲这样的丑男呢?
刘表一开始见到王粲的时候,也不由的一愣,心中颇为反感。
刘表一想自己一家人都是俊男美女,论及相貌在大汉朝可谓明星级别的存在,可这个以颜值为骄傲的家族,若是让王粲这样的丑男入赘家门,岂非给家族蒙羞?
于是刘表便有些犹豫了。
刘雅更是对王粲抵触的不行。
她不想再继续看王粲,直接转回后宅休息去了。
刘雅跑回了后宅,不过刘表还是在正厅与王谦、王粲父子交谈。
他们东一句,西一句,一会唠唠国家大事,一会谈谈诗词曲赋,随着谈的越深,唠的越深,刘表便越发现王粲的才华果然是名不虚传。
他年纪轻轻,对很多事情都见解独到,且博闻强记,出口成章,特别是论及五经内容时,其脑中所深藏的底蕴文化远非一般人所能及,
哪怕就是名士刘表,与王粲对轮经学之时,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方至不被其辩驳于下风。
难怪蔡邕会对这么一个小儿娃这般看重,原来并不仅仅只是看重他的出身而已。
王粲的才华,令刘表钦佩,而他的样貌在刘表的眼中,也逐渐不再是那般的丑陋且令人厌恶了。
于是乎,刘表开始萌生出了一个新念头。
或许,召一个长得丑陋一些,但才华横溢的女婿,也挺不错的……
但当刘表将他的这个想法转达给刘雅时,刘雅的反应则是异常激烈,坚决不同意。
刘表平日里虽然宠着女儿,但着实没想到她这一次居然会如此直接的顶撞自己,不由有些恼火,当即表示她若是不嫁王粲,那今后便别嫁了……
刘雅的性子也直爽,直言若是不嫁也无所谓,自己大不了一辈子跟随着从父,孤独终老便是。
这话犹如在跟刘表叫嚣,只把老爷子气的浑身发抖。
幸好刘琮和刘修两人前番奉命向刘表辞行,见了这场景后,急忙打和事佬。
刘修平日里直喜欢读经史,脑子不够灵活,刘琮却有很多主意,他当即便向刘表表示,眼下别谈事,还是父女双方都冷静一下较好,左右刚过年关,不妨让刘雅和刘灵随同自己和刘修一起去看看刘琦,一则让她散散心,二则也让当年在老家时,最疼她的大哥好好劝劝她。
刘表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便即答应了下来。
于是乎,刘雅和刘灵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了新野县,
在来新野县的第一天,刘雅就看到了给刘琦担任郡丞的陶商。
陶商年纪不小了,足足比刘雅大了十岁,但既然如此,他看着也依旧非常俊朗,且说话时的语气温柔,举止有礼,风度翩翩,很是令人心折。
刘雅看着正在向刘琦汇报公务的陶商,脸不由的有些红了。
刘灵看到了刘雅的样子,颇有些不解。
她顺着刘雅的目光看向陶商,仔细的盯了对方一会,再转头看看刘雅,心中若有所悟,大概是明白了怎么回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3/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