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1553


刘琦点了点头,道:“既然已经打算要迷惑对方,那这戏便一定要做的够真,只有让你们确信了我确实有意要伏兵于沙头堡,袁术军的将领们也才可能会真的信。”
众人闻言沉默,但却不乏点头之人。
说到这,却见刘琦向着后面略略一靠,笑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强,我军在沙头堡布置兵力,在安县施行军管……可数万人同时行动,就算是事情做的再隐秘,袁军也会得到些许消息,但也正是我们想办法极尽隐秘,他们才有可能不疑其他,如此一来,袁军定然就会去汝水附近寻觅登岸之处,而按照沙摩柯的回报,在沿着汝水上下来回五十里到百里之处可以登岸的落脚点,除了沙头堡外,也只有适才重洱滩那一处地界。”
说到这,就见刘琦正色道:“沙头堡是个幌子,重洱滩才是我们真正要伏击袁术军的地方!袁军若以为我军尽在沙头堡埋伏,那重洱滩便是他们的葬身之所。
一直没有说话的典韦,突然憨声憨气地道:“敢问府君,我等和黄府君麾下的兵马,现都埋伏在沙头堡附近,依照府君府君之意……那咱们的兵将应何时从沙头堡迁移至汝水边的险滩?”
刘琦摇了摇头,道:“大部的兵马必须还要留在沙头堡附近埋伏,这样才能够给予袁术军足够的迷惑……这期间我军斥候,一定要在重洱滩外仔细查探,随时回报袁军动向……依照我的计算,我军兵马若要前往重洱滩阻击袁术军,最多不可超过一日的迁移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将彼军骗至最后。”
众人闻言皆是面露惊诧。
魏延犹豫地道:“只用一日时间让四万将士尽弃沙头堡的布防而去重洱滩布防,这未免有些困难吧?”
刘琦摇头道:“文长想错了,四万军众怎么可能在一日之间便从沙头堡皆行至重洱滩?而且这么大规模的迁移必然会受到袁军怀疑……若是要去,必需轻装简行,以最精锐的人马前往阻击……以我之见,只能是从南蛮营中挑选最精锐的兵士五千去做此事……南蛮营的蛮兵昔日皆是常年行走山林之辈,步履稳健,走山跨水,长于跋涉,可当此任。”
张任道:“五千兵马,是否有些过少?袁术军可有数万之众。”
刘琦言道:“征战之机在于快!快如闪电,行如奔雷,方可打的敌方措手不及,以少克众……放心,对方乃是渡河之兵,非是与我们正面交锋,即使只有五千人,只要计策成了,便足矣破敌。”
说到这,刘琦又来回四下看了看帐中的诸位将官,笑道:“更何况,以诸位之勇略,率领南蛮营与袁军交手,必可令三军士气倍增,诸军卒有汝等为先定可以一敌十,何惧袁术麾下乌合之众?”
典韦哈哈一笑,起身道:“承蒙府君如此信任,我等岂能不身先士卒,为府君分忧?不论府君作何筹谋,末将皆愿死战!”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
众号【】
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张任、魏延、沙摩柯等人亦是纷纷应诺。
“某等愿为府君效死力。”
太史慈一直仔细的观看着刘琦以及他麾下的这些将领们的神态以及表现,
经过了好一番观察后,以太史慈的睿智,心中不免对刘琦以及其麾下诸将产生了些许向往之情。
前番刘琦和黄祖在诸将面前将在沙头堡埋伏袁术军的战策定下来,太史慈感觉有些仓促,
因为在沙头堡埋伏敌军,即使能够做到严守秘密,但想来也还是会有疏漏,
可他毕竟只是客将,并不方便直谏。
如今见刘琦深夜召诸将来此,细言个中诸事……太史慈这才明白,原来这位南阳郡刘府君竟是早有筹谋,其心志之深远委实令人惊叹。
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与观察,太史慈发现刘琦麾下的这几名将领虽然年轻,且名声不甚响亮,但比起黄祖麾下的那些江夏豪强系组成的战将群体而言,本领和素质委实要高出太多。
典韦自不必说,只是打眼一瞅就知晓其乃是猛士之姿,天下少有能与其拼者。
魏延和张任虽年纪轻轻,但太史慈能够看出这两个人都是难得的年轻将才,若是好生培养,日后必然潜力无限。
至于沙摩柯,羊栈岑狼等一众蛮将,亦都是勇武之士……刘琦身为士族子弟,却能留蛮将于身边重用,这等不拘一格的胸怀和手段,也令太史慈甚感钦佩。
相比之下,不论是黄祖或是刘繇,便都有些相形见绌了。
却听太史慈道:“府君谋略和沉稳,着实令人佩服,慈虽是客将,也愿供府君差遣!”
刘琦满意的笑道:“得子义相助,大事可期,这一次,咱们便先败了袁术军,然后便转军入淮,迎正礼公来楚!”
……
刘琦这边暗中布置好了罗网,只等袁术军前来入瓮。
果然如同刘琦所猜想的对一样,荆州军欲在沙头堡渡口埋伏袁术军的消息虽然极为隐秘,但还是被袁术军的斥候给打探到了。
毕竟,四万人马的阵仗不小,若想密而不露,难度可谓极大。
对于荆州军的安排和布置,袁术军的战将们在经过一番商讨之后,立刻便做出了战略性的应对,
寿春的大豪张勋,派遣麾下的斥候们去往汝水的周边,探听可以渡河的口岸,顺便继续派人暗中打探荆州军在沙头堡的动向。
袁术军斥候们的效率非常快,他们很快就探听到了在汝水有一处被废置不用的私人渡口,可抵达汝南以南的重洱滩,那里的水流虽然略有些湍急,但却不足矣形成大的障碍,是个足可让数万兵马顺利渡河的地界。
陈兰和雷薄等人得知此地后,立刻要求各部兵马火速渡过汝水,再转袭埋伏在沙头堡的荆州军后方。
但他们的行动却被张勋拦下了。
张勋提议,再派斥候和探子前往安县附近,查探沙头堡周边埋伏的荆州军之情况,再做定论不迟。
毕竟,这是打仗,一切事情,要以情报为上,张勋想看看在沙头堡附近的荆州军到底会不会又大规模的异动。
===第二百五十章
抢滩登陆===
张勋这个人,是历史上袁术称帝之后所册立的大将军,以地位来说,在袁术称帝后的鼎盛之期,张勋可算是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这跟张勋的出身自然也是脱不了关系的,毫无疑问,以袁术的出身和地位,不可能随意任命一个普通的游侠之辈任大将军,但以袁术当时的立场而言,拥有高阶地位的士族门阀也不会轻易响应他叛汉的举动……
所以可是大致推断的是,张勋是淮汝本地的大豪强,但其祖上绝不会是受过功勋的朝堂高官,他只是拥有众多附户和私士地方霸主,却无过高的政治背景,想来应该是和李通一样存在的人物。
也只有这样身份的人物,才可能接受伪帝袁术的号召,成为其麾下的首府大将,换成有底蕴的世家门阀,其家主绝不可能轻易的抛弃百年来的家族底蕴,去给什么仲氏皇帝当大将军。
身为一个拥有广阔土地以及众多附户的大豪强,那张勋自然也有着他独特的能力和眼光。
虽然此人在历史上的战绩确实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大多数的战绩皆为败绩,但究其原因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时势……论能力他肯定还是有的。
同样是淮汝之地的大豪强,张勋若是也能如同李通一样的选投了明主,想来其所留下的声名应该会比走原有的历史轨迹要强许多。
……
当下,张勋拦住了陈兰和雷薄等人的举动,并不着急渡河,而是派人前往沙头堡暗中探听荆州军的动静。
虽然他在主观情绪上,也觉得荆州军应该就是打算集中全部兵力埋伏在沙头堡围歼己军,但为了慎重起见,张勋觉得还是应该全方位的打探清楚才比较稳妥。
于是,张勋连续派出了七队斥候去往汝水南岸打听消息,但得到的回复统统都是一样。
沙头堡附近的荆州军,依旧埋伏在以安县和沙头堡为中心点的四周,并无任何移兵的痕迹和动向。
几番查探之后,张勋算是彻底的放下心来了,
他也不在阻拦袁术军的诸部将领强行渡河了。
众人商议了一番,由张勋居后,在沙头堡对岸的渡口迷惑敌人,日日操练并装出想要从沙头堡对岸渡河的架势,用以吸引荆州军的注意力,
而陈兰、雷薄、桥蕤等袁军将领,则是率兵迅速赶往重洱滩的对面,意图强行兵渡汝水,在重洱滩上岸,然后去奇袭沙头堡附近的荆州军。
……
沙头堡的渡口后,实际上是一个有数百户的乡亭,其渡口的实质为上任汝南郡守在此安置的水军军营驻地,如今已是荒废,眼下这里空荡荡的只余下了断壁残垣,几乎没有什么人气。
刘琦目下率领由典韦和沙摩柯亲自点齐的五千南蛮军精锐埋伏在不远处,他们驻军的地方位于一片小高地后方,属于是相对隐蔽的地界,若无意外,短时间内袁军的斥候或是探子很难发现这支兵马的存在。
迎着浩荡的江风,刘琦正在这里等着北面的消息。
不久,一条小小的商船停在了沙头堡的码头,几十名黔首船夫将船上的货物往下卸,看起来没有任何的不正常,
但却有一个年轻人悄悄离了商船,顺着沙头堡的小路直奔刘琦那五千蛮兵的驻扎地快速遁去。
这人是负责在北岸侦查敌军情况的精锐斥候。
来到刘琦军的驻扎地,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哨卒突然喝道:“口令!”
那斥候忙答道:“鸡肋。”
哨卒悄悄的放下了手中的弓弩,放那名斥候进了军寨。
这奇怪的口令是斥候回营时专用的,是刘琦亲自定下的。
也不知怎么,刘琦将那五千蛮兵组织起来之后就选定了这么一个奇怪的口令。
曹操定口令为鸡肋,或许是因为觉得汉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在刘琦看来,鸡肋这个东西可不一样。
鸡骨架这东西,在后世用油一炸,再洒上孜然,可是又酥又脆香又便宜,好吃的紧,食之那是相当有味。
那斥候很快就来到了刘琦的面前。
“属下见过府君。”
“张勋和陈兰等人的兵马,有何动静?”
“禀府君,属下在北岸得到消息,那陈兰,雷薄,桥蕤等叛逆集结麾下兵将约三万人,已是从沙头堡的对岸起兵,奔重洱滩的对岸而走,而沙头堡对岸的袁军现在只余张勋一部在那里虚张声势,做出意图从沙头堡渡河的架势……至于陈、雷等部麾下的水军有艨艟二十三艘,每船载战兵八十人余人,斗舰十艘,每船能载战兵一百五十人,另有走舸百艘,每船能载三十人,一次可载兵三千人。”
刘琦点了点头,心中暗道:“看来,他们虽有三万人,怕不是能一批渡的尽。”
一切都和刘琦预想的差不多。
他挥挥手,着人领那名斥候下去休息,然后吩咐典韦道:“立刻招呼所有的兵将,乘夜去往重洱滩埋击袁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