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1553


刘琦笑着摇了摇头,道:“我不是跟他交情好,我只是为了咱们荆州日后的安全,不得已而说之。”
“为了荆州?”典韦完全不明白了。
其实别说典韦不明白,刘琦自己现在心中也有点打怵。
他不知道自己目下所做的是对是错。
首先,孙坚军在这天下是一支强军,特别是在南方的诸军中,他是一股巨大的力量,犹如北方公孙瓒一样的存在。
若是让他留在豫州,作为袁术的臂膀管理豫州,袁孙二人便可纵横南阳颍川汝南诸地,对荆州的南郡和江夏郡,就形成了威压之势。
历史上,孙坚奉袁术之命征讨荆州,大败黄祖,乘胜追击,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黄祖带兵复战孙坚,又为其所败,在被追击的过程中……孙坚中暗箭而亡。
可以说,历史上孙坚打刘表和黄祖,是一直屡战屡胜,把刘表和黄祖压着打的。
只不过因为打胜仗太多,一时不慎,为暗箭射杀,不然刘黄二人的后果怕是非常凶险。
如今因为刘琦的介入,历史已经完全变了!
刘琦可不能指望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奇迹如今还会再发生!
在历史车轮发生重大跑偏的情况下,他还能指望着那支不知是谁放的暗箭,再把孙坚射杀掉么?
如果孙坚不死,让他伙同袁术纵横淮,汝,那他南郡刘家父子覆灭就是旦夕之事。
刘琦有一种预感,孙坚怕是不会再像历史上那样的早死。
这样的人,存活于这个时代,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巨大变数。
且不管今后如何,就眼下,一定要让他离自己和荆州越远越好。
===第一百五十八章
分崩离析的局面===
荆州军和益州军收拾兵马向南出发。
因为知晓了袁术的兵将会前往河南伊,故刘琦没有再次从鲁阳的方向往南阳回撤,而是稍稍的绕了一点远路。
他计划先将兵马开奔往司隶以西的嵩县,在那里驻扎休整之后,再沿着伏牛山脉南下,出了司隶境后,方才在湍水旁驻扎。
湍水有七条支流,其中有一条支流名的源头是后世的排子河,沿之南行最终可过襄樊之境,以其为地标路线南行,既不需担忧与袁术的主力军相撞,也可以水为基,沿途在水边的各处村寨寻找军中需要的补给。
刘琦临行前,夏侯惇代表曹操来见他,请他代为催促刘表,请荆州方向尽快再次上奏疏支援袁绍。
刘琦应允。
另,夏侯惇询问了关于刘琦的南归路线后,遂请刘琦寻地驻扎,静候几日,袁绍那边不日将有谢礼相赠。
毕竟,陈留系的三支兵马在阳人,皆是荆州一方供养粮秣,而荆州一方实际上还是袁绍要拉拢的对象,袁绍自然不可能让刘琦这么空着手回去。
但若让刘琦一点不知道内情,似乎也与理不合,夏侯惇遂向刘琦解释道:“先帝所承认的南匈奴人栾提于夫罗,已盟誓依附于袁公,其纳匈奴种马与袁公以示其诚,袁公感公子谏言友好之德,将转赠五匹与公子。”
此言一出,刘琦对袁绍算是有了更多的认知。
天下楷模实非等闲,旁的不说,单冲这份仗义疏财的胸襟,便值得关东各路郡守甘愿为之投效。
难怪袁术怎么也比不上他。
五匹匈奴种马,表面上听着不怎么样,但实际上却是不小的手笔。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中,有一段文是:孝灵皇帝中光和四年,春,正月,初置騄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二百万。
也就是说,差不多在十年前,东汉政府需要从民间调马的时候,是二百万一匹,当然既是政府调马,其选品也一定是民间最优良的好马,普通的驽马想被征调也没机会。
但即使如此,在没有爆发黄巾起义,董卓乱政的时期,朝廷调好马的价格就能达到二百万……而十年之后,因为战乱而导致资源匮乏,外加董卓乱政铸小钱流通民间致通货膨胀,现在的一匹好马价值又能为几何?
特别还是匈奴马的种马,这可不是你在民间花钱就能买到的。
从这点来看,袁绍算是挺够意思的,至少面儿上做的漂亮。
……
随后,刘琦和贾龙合兵向南,在湍水附近驻扎等待袁绍的消息。
而期间,刘琦也收到了蔡邕的来信,说他已经派遣心腹之人前往陈留取书了,但两万卷典藏实在太多,少说也得用几十辆车载运,如此大规模的迁货,怕是会引起觊觎。
因而蔡邕想请刘琦派人接应一下。
去陈留接书的任务,在刘琦看来,自当由典韦前去,最为妥当。
陈留大豪侠的名头在那摆着,一个为了报仇连退休县长都敢杀的牛人,谁敢觊觎他的财货?
要钱要命?
至于典韦率人入陈留境内没有符传的事,眼下对于刘琦而言也不难办。
他置书一封给夏侯惇,请他说于赵宠,转请陈留郡守张邈通融此事。
再怎么说,自己现在也是袁绍需要利用的人,身为袁绍支持者的张邈,不会因为一个他瞧不上的典韦,而不给面子。
大家都是上位者,胸襟还是有的。
……
就这样,刘琦开始在湍水之边扎营静静等待,期间,他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去往司隶境内探听情报。
重大事件的消息一件一件的传来,司隶境内的政治军事行动每日都在刷新,可以用日新月异四个字来形容。
初平二年,辛末年二月,袁绍,袁术,刘虞等人皆至缑氏山附近,派使者与董卓议立陈王驻东京事。
辛末年二月十六,董卓妥协,正式下诏两京同朝,特批陈王刘宠以诸侯王身份,代天子入驻东京雒阳。
但董卓却坚决没有承认陈王刘宠的储君身份。
这是董卓的底线。
辛末年二月十八,朝廷下诏敕令诸郡守撤兵出缑氏山,各反其地。
以袁绍为首的诸郡守虽接诏,却未遵循。
辛末年二月二十二,荆州刘表的上书抵达雒阳,附议袁绍之策,再加上刘虞亦是随袁绍同至,护君联盟等同于是承认了袁绍这次的功绩。
袁绍的声望再起,反客为主,重新力压于袁术之上。
辛末年二月二十四,袁术与袁绍议陈王刘宠驻京的“车骑仪卫乘舆规制”以别尊卑之序时,因意见相佐,二人当着众人之面互斥,甚至拔剑相对,险酿出火并之患。
一个王储的乘舆规制,自然不需要袁氏兄弟这般上心,这只不过是一个借机爆发的小小契机而已,连导火索都算不上。
二月二十五,袁术带领孙坚分兵缑氏山,操演兵将,以兵威震慑袁莎,与其分庭抗礼……袁氏兄弟正式交恶。
诸郡守也因此分成两派。
而袁氏兄弟在缑氏山相争时,董卓则是派兵守住了河南尹的各处要口,迁天子、百官并雒阳太仓、少府中的钱资,去往长安。
因两朝之策以立,故未大举迁民,不过……
临迁移之前,董卓终于动手,派人摧毁了雒阳太学。
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的汉朝最高学府,被西凉军付之一炬,而立于太学之外的四十六块熹平石经亦多有损毁。
在迁移过程中,董卓最为注重的是太仓和少府、包括雒阳武库仓廪中的财货物资,至于兰台、石渠阁、东观、鸿都的藏书,再运送过程中,因占车较多而被董卓下令丢弃,大半被西凉军焚毁。
蔡邕最担心的事,确实发生了。
此举表达了董卓决心摧毁东汉百年来的入仕制度,他不再给东汉的士大夫集团留任何面皮。
这是针对前番汉朝士大夫集团胁迫他立两京之事,董卓给他们的一份回礼。
而此刻,已经达到了政治目地的二袁,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对方的身上,并没有对董卓的行为进行追责……主要是他们此刻也没有多余的精力追责于董卓。
但也正因为以二袁为首的诸郡守不作为,致使董卓办出了一件更为惨绝人寰的事情。
其带尽太仓少府资后,立刻派兵,将河南尹以西的仓廪野谷一皆烧除。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率十万西凉兵,在河南尹焚田毁地!
繁华之地,一朝尽成贫瘠。
但是令刘琦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二袁对董卓没有追责,但有一个人却并没有无动于衷……虽然他并不属于关东诸郡守的联盟范畴。
刘氏三牧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位——大司马刘虞,并奋武将军、蓟侯公孙瓒带幽州军追击董卓!
辛末年三月初四,公孙瓒与董卓麾下的大将李傕、张济鏖战于新安。
西凉铁骑与幽州骑兵一场血拼,互有损伤,未分胜败,后因彼此奈何不得,只能各自撤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