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15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0/1553


更何况现在乃是天下一统前最乱的时候,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进行清洗,为将来的盛世打一个好的开端,是付出成本最低的时候。
这也就是冲李典的面子,如若不然,刘琦直接把李氏一族捆绑到叛贼的战车上,把他们和曹操袁绍一块灭了也无所谓。
不过眼下既然李氏要投降,那就得按照刘琦的规矩来。
李氏家族在收到了刘琦的告知之后,当时就乱了。
或者说,乱了的人是李进本人。
刘琦要剥夺他的家公之位,李进自然是不想的。
他纵然是跟大汉朝廷对抗到底,也不能让刘琦把他从李氏家族一把手的位置上拉下来。
凭什么啊?
但李进舍了命的想要保住自己的位置,李氏家族其他的人可不这么想。
没有人会真心想要跟着李进负隅顽抗到底,用整个家族和自己的性命为他陪葬。
又凭什么呀?
首先,是李叔节,李乾,李整等人相继来劝他,大概的意思是希望他能够看清局势,顾全大局,而且就算是不当家公,他在族中的地位也一样还在,而且归他统领的宗支绝不会减少的。
本来是好说好商量的一件事,但李进自持其勇,偏偏不干,他不但不干,还大骂其兄李叔节以及其弟李整,说他们屈膝向刘琦下跪,谄媚示好,卖族求荣。
李乾因为辈分比李进高一辈,倒是没被李进破口狂喷,不过却也没有得了李进的好脸子,被他一顿怒斥赶出了门。
三人心中极是憋屈,但偏偏碍于李进的勇武,不敢跟他正面发生冲突,但他们心中其实还是非常不服气的。
换了谁,谁心里也不会服气。
这算是怎么回事?说我们屈膝谄媚,那你派人找刘琦,想要投降归顺的时候,就不是献媚了?什么东西!什么逻辑?
但这话他们当面是不敢说的,毕竟李进可是武力堪比吕布,关羽等人的存在,这话说了就是找死。
但他再厉害,在面对家族利益的时候,只靠一个人是撑不住的。
随后,族中有威望的长辈相继来劝说李进,包括各宗支的族长,也来与他交涉沟通。
面对这样的压力,李进依旧紧咬着牙关不松口,但实则心已经有些虚了。
特别是,刘备在拿下睢阳之后,已经整兵向乘氏进发,而山阳郡已经彻底的倒向了刘琦,赵云方面拿下了陈留,也开始动向进兵,刘琦的主力军整装待发,亦开始北上。
现在的李进,面对的是将他李家合为的局面。
但压垮他心中最后稻草的,则是曹军方面的分崩。
正如诸葛亮等人当初所算到的,河北伪朝的建立并非正统,没有强大的向心力,而且是袁绍和曹操两股势力因为形势的作为,这样的根基是难以长久的。
若是顺风局的时候倒是还看不出什么,可一旦局势逆转,这种没有向心力的政治集团,四分五裂是早晚的事。
打响曹军主力军投降第一炮的,是当年以贼身投靠到曹操麾下的昌豨。
这个人和臧霸一样,同属泰山贼,不过他和臧霸不同的是,这个人在历史上就是出了名的老赖,其人几度背叛曹操,让曹老板不断的接纳他,然后再反叛,再接纳,比演绎中的诸葛亮七擒孟获还要来的让人瞠目结舌。
曹操一辈子最大的耐心,估计都是给了昌豨了。可问题昌豨的良心让狗吃了。
曹操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如今,昌豨又再度发挥了他本性的特点,直接向刘琦投降了。
如今面对中原如此的形势,昌豨毫无疑问的再度当起了二五仔,直接一纸降表递送到了刘琦的龙桉前。
昌豨的投降,在曹军之中的影响极大,而且昌豨在巢湖的势力不小,他的投降,犹如在曹氏的腹地增加了一堵墙,挡住了袁绍和曹操向东的联系,将曹军在中原仅存的战略空间给封死了。
另一方面,从西凉赶到中原的西凉军,开始大批量的加入了战局。
西域都护贾诩坐镇到了黄忠的大营,与黄忠和荀攸,徐庶,满宠等人会和,并提出了分化之计策,直接瓦解袁绍的势力。
在贾诩看来,袁绍早在尸乡一战,就已经丧失了大部分元气,根本没有能力与刘琦再度保持势均力敌的势态,之所以能够坚持到今天,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乌桓与南匈奴的支持。
鲜卑方面也是蠢蠢欲动,虽然袁绍也派人与鲜卑沟通了,但鲜卑方面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因为鲜卑与大汉朝一直处于极端的对立,故而对于汉朝任何一个势力的邀请,他们很自然都都会认为这是赤裸裸的利用。
当然了,汉朝方面也确实是在利用他们。
贾诩使出了他的老招数,派使者去见鲜卑和南匈奴首领,或是拉拢或是打压,或许诺利益或是威胁,总之针对不同的对手,就采取不同的离间手段。
最终,鲜卑在朝廷的威胁下与利诱之下,决定放弃联合袁绍,坐观成败,毕竟这事本身就跟他们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0/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