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1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6/1553


他刚刚起身,便听司马懿突然道:“司马家是陛下得忠臣,严君年迈,想两不相帮,虽情有可原,但却不是为臣之道,司马懿身为汉臣,自当为汉君效力,纵有千万艰难,亦在所不辞。”
诸葛亮站住了脚步,转头看向司马懿。
“其实,还真有两件大事,想请司马兄帮忙……而以亮度之,也只有你能帮上忙,而且这两件事,亮保证,无论事态往哪种方向发展,对司马氏而言都是有好处的。”

而另外一边,司马防也送走了议郎吴硕。
吴硕来找司马防的目地也没有别的,自然是要拉司马防入伙,一同颠覆朝政。
司马防前番已经将两个儿子送到刘琦面前了,表达对刘琦的忠心,在杨彪等人看来,司马防与叛徒无异吴硕此来的目地,就是告诉司马防,己方还是愿意给司马防一个机会,只要他加入他们的阵营,那一切自然好说,过去司马防的叛逆之举,
也可以烟消云散。
但若司马家执迷不悟,那后果绝不会好。
吴硕说,给司马防两个时辰的考虑时间,随后他就离开了司马府,办别的事去了。
待吴硕走后,司马懿和司马朗来见了司馬防。
司馬懿告知司马防,诸葛亮也来府中拜访了,同时自己已经答应了诸葛亮,愿意加入天子的阵营,继续维護他的统治。
司马防闻言急了:“你如此这般轻率的就答应了那诸葛亮的要求?天子虽有兵权在手,但目下已经是腹背受敌,一旦事败,我司马家岂不随他死无葬身之地!你平日裡自筹多谋,怎么关键时刻,也泛起了糊涂!”
司马懿摇头道:“父亲,你且听我说完,孩儿与那诸葛亮详谈,觉得此人虽然多谋,但比起父亲的那些同僚士官,倒是明智了许多,他并不急于将我司马家绑在他们的战车上,而是给了司马家回旋的余地。”
“什么回旋的余地?”司马防皱眉道。
司马懿道:“孩儿与诸葛亮相商,诸葛亮允许父亲投入到杨公他们那边,甚至也允许父亲将司马氏族中丁壮交付给对方趋使,他并不逼父亲在明面上站队,但只要咱们司马家做好两件事即可。”
诸葛亮的要求,倒是超乎了司马防的预料之外。
“哪两件事?”
“一是以父亲雏阳令的立场,保证朝堂和雏阳不会被血洗,想来此次政变会有很多人被下狱,满宠的权力也唯有父亲才能够替代,而父亲则是要保证被下狱之人的安全。”
“就这么简单?”司马防不敢相信地道。
“当然不是,还有就是诸葛亮希望我能够乘乱出城,在司马家着急族中壮丁死士入城为杨彪他们趋使之时,乘机出城,去往长安,搬文聘率兵来雏阳。”
司马防的脸色顿时变了:“这么大的事,你就答应?你知不知道,出了事,你就是个死!”司马懿摇头道:“不,不但不死,而且这是使司马氏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好机会。”
===第九百五十七章
逼宫===
司马防听半天,怎么也没明白,这两件事如何就能让司马家立于不败之地。
倒是一旁的司马朗听出了个中的关键。
“这个诸葛亮,非同一般啊,能想到这一层,其才恐不亚于二弟。
司马懿笑道:“不是不亚于我,我之才学,怕是比不上诸葛亮。”
司马防来回看着两个儿子,心中着实有些恼。
“你们在说什么呢!
当下,两個儿子就为司马防一起解释起来。
首先,诸葛亮要司马防加入公卿的阵营,代替满宠掌管刑狱,毕竟这事由雏阳令来行之,可谓名正言顺。
如此,就可以通过司马防自己,来保证雏阳不会出现大面积的屠杀事件,这对于司马家而言,既是扬名的好事,同时又是保全自身的手段。
公卿们赢了,那司马家已经在明面上加入了他们的阵营,就顺势而行也不会被为难,若是天子杀回了雏阳,取得了优势,那司马家就可以凭借着这项功绩,而博得天子的谅解、
至于第二件事,让司马懿乘着司马家向雏阳召集死士出城去文聘那里,表面上看是一件危险的事,但实际上根本毫无风险,而且司马氏在这件事上的自主性极高。
首先,纵然是公卿发现司马懿不在雏阳了,司马防也可以解释为雏阳的事情太大,全家都在雏阳城中,万一失败,自己要给司马家留一个种,故而打发司马懿回老家温县,这种解释是完全能够说得通的,而且符合人伦纲常,公卿们也挑不出毛病,甚至还可能会争相效仿。
而司马懿出了城,那选择就自然更多了。
去告知一声文聘,然后遁走,还是那句话,公卿胜利,跟司马家也没什么关系,继续随大流若是天子最终赢了,文聘还可以代陈司马家的功绩,保证司马家的安全而且只要是出了城,何时去长安或是干脆不去回温县,都可以凭借司马懿的主观意识来决断,没有人可以操纵他,这有极大的灵活性。
相比于议郎吴硕要将司马氏捆绑式的邀请,诸葛亮的方法很显然更加的人性化,而且给予司马氏的回旋更多。
当然,能够将司马氏完全的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当然是好的,但诸葛亮的聪明,就聪明在他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更好的争取盟友。
别看他给予司马氏自由度很高,方方面面都替司马氏争取到了,但也正因为如此,司马氏才最后可能按照她给予的道路去走这就是所谓的‘道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6/15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