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之箓第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339


楚齐光问道:“你怎么知道?”
乔智说道:“我听他们下人说的。”
“行了,这牙童你还是自己留着吧。”楚齐光无奈地斜了王才良一眼,这鸟人是真喜欢吹比,他真想把自己那心理疾病传给对方。
楚齐光在心中说道:“乔大师,你要不要刷个牙?你不是说这习武之道,就在于每一个保养肉身的细节吗?这牙口不好的话,会影响进食能力,对肉身很不好吧?”
乔智立刻回到:“呸!谁也别想骗我刷牙!”
楚齐光说道:“那你以后牙坏了怎么办?”
乔智骄傲道:“等我入道之后,自然可以重塑肉身,化为人形。现在这口牙无关紧要啦。”
不一会,孙婆婆端着早饭走了过来,一行人在院里吃过早饭,便带着小厮前往了英略馆。
路上楚齐光心中想到:‘每天用百炼膏的话,王家给的四百两银子也就还能撑个十天左右。现在就看英略馆的学生里有多少好人了。’
为了在今年十月考取武生,在接下来五个月内达到武道第三境的实力,楚齐光的目标是每天都要用药修炼。
但光是百炼膏一份就要三十两以上,这五个月每天使用百炼膏的话,起码就需要将近五千两银子,现在手头这点银子肯定是不够的。
如果还要算上县里应酬、拉拢关系,提供武科名额之类的花费,那银子就更不够了。
楚齐光算了算,起码有个上万两银子,他才有点安全感。
……
就在他们出门的时候,小院对面的街上正蹲着两条棕黄色的土狗看着出门的楚齐光、王才良,其中一条老狗说道:“又是这满身猫味的男人?这次味道好像更重了,他怎么住到这片来了?”
另一条年轻土狗说道:“这吊人家里一定养了猫。”
老狗舔了舔鼻子说道:“找时间我们去给他们家的猫上一课,让他知道谁是这一片的地下皇帝。”
年轻的土狗说道:“地下皇帝……那不就是死了的皇帝吗?”
老狗汪汪叫着咬向对方的脖子,吓得年轻土狗站了起来,背靠墙壁,露出肚皮,一脸惊恐。
“不会说话就別说话,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
英略馆这座县中大户们集资修建的学馆位于城北方向。
学馆大门外是青砖砌出来的一块影壁,在这大汉朝的风水之说里起的到是一个挡煞的作用,几乎所有的大户人家乃至朝廷衙门、道观都会有。
影壁上面还有着龙形浮雕,讲述的是大汉立国之前,东海龙族肆虐中原,人族奋起反抗的事迹,提醒着学生们要居安思危,为了保家卫国而勤奋习武。
影壁背面则是雕了一片劝学文章,据说是当初带头出资修建英略馆的郝家家主书写。
王才良和楚齐光越过影壁,便看到早有一名身穿丝质长衫的中年男子等在了那里,乃是英略馆的教书先生宋奕轩。
王才良拉着楚齐光上前说道:“见过宋先生。这位是我的好朋友楚齐光,一同来和我入学的。”
宋奕轩点了点头:“你们的事情都已经办妥了,随我来吧。”说完又瞥了一眼陈刚和王才良的小厮:“下人留在一旁的外厅里,以后都不要带进去。”
两人跟着宋奕轩走进大门,大门上能看到一副对联,写着‘积水成渊蛟龙生,累土为山风雨兴’。
走入大门,便看到整个学馆坐南朝北,左右两边分别是文昌阁和武盛院。后边则是花厅、宾馆、膳馆还有先生们的厢房。
宋奕轩带着两人办了学籍,领了号牌用以出入馆内外,接着又收了学子衫、练功服、书籍等物。之后便走向文昌阁,王才良可不愿意错过卖弄的机会,当即就给楚齐光讲解起了馆内的情况。
===第39章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馆内每日卯时就要到,早上由文院的先生们讲解经义,剩余时间由武院的师傅们传授武道,有事要请假。”
“文院都是每日统一授课。武院则分成外院、内院和上院……”
楚齐光一边听一边点点头,武科虽然主要考武道,但是经义也是要考的,只是比起文科简单了太多,几乎就是走个过场。
而武院的外院、内院和上院,由训导先生因材施教。其中外院都是武道第一境的学生,主要打基础,适应武院的修炼,训导的师傅不过武道第二境而已。
武道踏入第二境则可以进入内院成为内院生,由武道踏入第三境的武生来指导武道。
突破到第三境的便可以进入上院,成为上院生,由馆长王衍亲自指导。那是已经致仕二十多年的武举人,县里标准的人上人,自从回到青阳县后便一直在英略馆任教。
可以说英略馆里的上院生,才是真正考取武科的人,也是馆里老师最重视的学生。
像是王才良和楚齐光这样的,一开始就只能在外院习武。
平日里这英略馆每日卯时(早上五点)就开始讲解经义,一个时辰后开始练习武道,一直到申时(下午三点)结束一天的学习。
午食是在馆内解决,每日会有膳夫挑来,当然也可以自己携带。
‘这英略馆每日的学习倒还安排得蛮紧的,还有分班制度,怕是不比专业运动员轻松了。’
楚齐光正这么想着的时候,一进入文昌阁的讲堂里便学生们正在听台上的训导讲师讲解经籍。
一旁的宋奕轩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向台上的先生介绍了一下楚齐光和王才良,便让两人进去听讲,然后自己离开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存在武道、道术的关系,大汉王朝的文学、经义等内容在楚齐光看来,并没有地球那么丰富。
楚齐光心中想到:‘毕竟这世界有钱有权的人老了或者闲了,肯定都去研究武功道术,想着怎么多活几年了。研究各种哲学思想、政治体制的人肯定就没有地球上多。’
像考武科的话就是学一本《礼学》,其中包含了礼法、审美、道德理论、古代先哲的政治和功利等思想,但一共也就两万多字。
武科考的经义便全在这两万多字之中,各种挑选、截取其中的话语再发散后编出问题来。
而大汉朝的武科都已经举行了两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里这两万多字的《礼学》早就已经被考烂了,几乎每一个字都被一代代人反复琢磨,能考的问题也都总结了出来,只需要反复刷题即可。
到了现在,武科考经义几乎已经只剩下一个形式,真正的成绩主要还是看武道修为。
讲课结束后,学生们各自凑在一起交流。
这些学生楚齐光是一个都不认识,只能坐在位子上默默看着。
倒是王才良还认识几人,已经站在了一块谈笑风生,楚齐光隐隐约约能听见一两句。
王才良:“你们也知道我的武道资质。其实我早就练成武道第一境了,这不是想多玩几年才隐藏实力嘛?今年实在熬不过我那父亲苦求,这才来英略馆了。”
说着王才良又甩了甩自己身上的衣服:“这衣服怎么毛毛的。二十两银子买来的长衫,还没我平时穿的练功服舒服。”
楚齐光听着翻了个白眼,看着变成武道天才的王才良,心中喊道:“乔大师,给我介绍介绍这里的学生吧。”
书院的屋檐上,乔智蹲着打了个哈欠,心里朝楚齐光解说道:“和王才良站一起的都是些附近村里的乡绅地主……”
在乔智的解说中,楚齐光眼前的这些学生好似都变成了不同的颜色,全都以出身、背景、家庭实力的不同而抱团。
像王才良身边都是类似的小地主家庭出身。另一边站在一起的则是县城里商人家庭出来的,有开杂货铺的、酒楼的、澡堂的等等等等。
剩下站在中央位置的则是官员、举人家庭出身的学生。
楚齐光观察着这三类人,比较着他们的表现就感觉很有意思。
王才良这些小地主家庭的学生们看上去嘻嘻哈哈的,其实个个都是有些努力的学渣,属于英略馆里最垫底的存在,其中大部分人的目标就是修炼到武道三境,考出个武生来,没几个人觉得自己能考出武举人。
另一边,那些县城里的商人子弟们一个个看上去都和和气气,时不时就想要和官员子弟们套个近乎,却不动声色地远离王才良他们,似乎不太看得起这些乡下财主。他们就像是向往学霸,又鄙视学渣的普通学民,大部分都在暗中努力,想要超越学霸。
剩下的官员子弟们面对其他人都有些清高模样,但相互之间谈论着的都是朝堂、官场上的见闻,各自模仿着自家大人说话的模样。他们似乎和周围的其他学生们有一种无形的分隔线。就像是见面就讨论做题的学霸,对其他学生讨论的话题不屑一顾。
整个馆里有学渣,有学民,有学霸,但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而这些官员子弟之中,有一人引起了楚齐光的注意。
对方身材高大,外表丰神俊朗,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样,四周围不时就有学生和他打着招呼、套着近乎,他都能应对如流,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如沐春风,好似整个人群的中心。
乔智叹道:“此人便是丁道霄。”
除了丁道霄以外,还有一名身形壮硕,皮肤黝黑的男子似乎也颇有地位。乔智介绍道:“那是郝家的郝永泰。就是之前盯上了王家一块风水宝地,想要用来当祖坟的郝家。”
楚齐光点点头,他之前被赵大、陈刚带人围上,还是靠着郝家的旗号避开了一场烂架。
乔智:“郝家二十年前曾经有个郝致远,官至右都御史,总督滇州。可惜郝致远去世之后,后人不肖,再无一人考取武进士,朝中影响力大减。
不过郝家在这青阳县也算是根深蒂固,光是耕地就占了至少十万亩。”
乔智接着说道:“但这些都不算最厉害的,这青阳县里还有一尊大神的子孙没来英略馆。”
楚齐光说道:“谁?”
===第40章
卧龙凤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