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第9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4/1164


赵金山知道,孙崇信肯定不至于那一份假的会议记录来忽悠自己,也就是说国家已经打算要逐步对煤矿进行整顿。
那种黑心煤老板开的小煤矿,可能会无视国家的政策,偷偷的进行生产,也就是所谓的无手续的黑煤矿。
然而东山矿业这种正经八百的煤炭生产企业,却必须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政策。国家要求关停煤矿,那就必须得关停,不可能偷偷进行生产。
也就是说,东山矿业旗下的煤矿,必须要尽快的提升煤矿的回采率,这样才能在未来,达到国家制定的生产标准。
……
“卫东,我們有麻烦了。”赵金山拨通了李卫东的电话,将会议记录的事情告诉了李卫东。
李卫东下意识的拍了拍脑门,开口说道:“我当初只想着煤矿规模的事情,却忘了煤矿生产效率这一茬!”
这的确是李卫东的一个失误,他只记得国家整顿那些产量低的小煤矿,所以在抄底煤矿的时候,选择了产量还不错的中大型煤矿,避开了所有的小煤矿。
然而在后世煤炭业整顿过程当中,除了小煤矿被整顿以外,生产效率低下的煤矿也被列入到了整顿的行列。
这一类生产效率低下的煤矿,就是所谓的煤炭行业“去产能”的一部分。
早在1994年,国家对于煤矿产业就指定了“扶持、改造、整顿、联合、提高”这十字方针,这十个字说的都是提高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
后来干脆就对那些“落后产能”进行淘汰,政策最严格的那两年时间,直接淘汰了近七亿吨的产能!
2021年中国煤炭的消耗量是52亿吨,当年砍掉七亿吨的产能,也足见国家对于煤炭行业整顿的决心。
李卫东的印象中,下一波煤矿整治工作,会在2004年底开始。
当时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颁布了《加强煤矿安全监督管理进一步做好小煤矿关闭整顿工作意见的紧急通知》。
而这个紧急通知,使得国内煤炭行业的管理体制出现了根本改变。
在计划经济时代,煤矿都是国有或者集体的,当时主要是强调生产规范,“行业管理、工会监督、劳动部门检查”是那个时代煤炭行业的生产方针。
改革开放以后,企业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于是煤炭行业生产方针也变成了“企业管理、国家监察、工会监督”的方针。
然而除了大型国有煤矿之外,其他煤矿哪会有工会这种东西!众多的中小煤矿数不胜数,国家也没有办法一一监督。
于是乎2004年的这个紧急通知以后,煤炭行业的生产方针也变成了“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
这也就意味着,煤炭生产的相关责任,被下方到地方和企业。如果煤矿发生问题,地方要负起监管不利的责任。
这个紧急通知下达以后,各个地方开始迅速的行动起来,关停了一大批不合规的小煤矿。产煤大省一年关闭三四千煤矿,就是发生于那个时代。
然而那些小煤矿很容易死灰复燃,监管人员来了,那就把矿给关了,监管人员一走,再把矿开了重新生产。没有生产手续,那就化身无证黑煤矿,偷偷的开工。
正规的煤炭企业肯定不能这样,还是得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生产的。
“看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回采率是势在必行的事情!”李卫东长叹一口气。
赵金山则继续说道;“李老弟,咱们现在可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前两年咱们抄底了太多煤矿了,当年这些煤矿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但现在可都成了香馍馍。
现如今,各大煤炭企业可都盯着咱们呢!他们巴不得咱们出问题。如果国家真的开始很大规模的整顿煤炭行业,咱们势必会是第一波迎接相关部门检查的。
如果咱们的煤矿真的达不到国家的生产要求的话,那些煤炭大企业肯定会上来咬上一口,最终吃亏的还是咱们。所以咱们这些煤矿,必须要尽快提高生产效率才行。”
前些年东山矿业的抄底,的确是抄的太狠了,为此李卫东和赵金山二人,不光是花光了积蓄,还都欠了一屁股的银行贷款。
李卫东估摸着,自己的这一拨抄底,说不定能抄出了一个国内排名前二十的煤炭企业。山西煤老板也会因为这次抄底,会减少一二百人。
现如今,煤炭价格上涨,当年那些无人问津的煤矿,都变成了印钞机。
也因此,东山矿业必然会成为煤炭行业的众矢之的。
如果东山矿业旗下的煤矿,无法达到国家生产标准的话,那么这些煤矿不会关闭,而是会被其他煤炭企业给“联合”或者“整顿”掉,说白了就是被吞并。
而那些大煤炭企业有技术,他们把自己的技术拿出来,很快就能把生产效率提升上去。东山矿业的那些煤矿,反倒是成为了他们的印钞机。
因此东山矿业保持低下的生产效率,最终达不到国家标准,是其他煤炭企业很乐见的事情。
辉源实业也是吃定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咬定20%的股份不松口。辉源实业认为,如果东山矿业不妥协的话,那么在未来,将会被其他煤炭企业所瓜分。
说白了,还是金山矿业的扩张太过于野蛮,也太过于迅速,地基还没有牢固,便迅速的扩张了版图。这种经营模式不出问题还好,一旦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直接崩盘。
中国的企业,因为盲目扩张而直接垮台的可不在少数。
只听赵金山开口问道:“李老弟,据我了解,提升生产效率和回采率,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事情,咱们这么多的煤矿,恐怕还真得花上个两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咱们必须要尽快的开始这项工作。
要不然咱们还是答应辉源实业的条件吧!反正这笔买卖咱们不亏,卖掉20%的股份,也能回笼一些资金,去偿还贷款。这总比未来生产不达标,被其他煤炭企业吞并掉要强得多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4/11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