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第9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9/1164


到了村集体这一级别,几十万的煤矿也有的卖。当然这种级别的小煤矿,日后都被国家给清理封存了。
如今李卫东所在的这个煤矿,规模其实也不大,但也能够得上中型煤矿的标准,日后不用担心被清理。
而类似的规模煤矿,东山矿业整整抄底了二百多个。
二百多个煤矿,放在大西北其实不算多。
后来整治小煤矿的时候,光是山西一个省,哪次不得关停三四千个小煤矿!后来小煤矿整治的差不多了,而在sx省内90万吨级的煤矿,依旧有700多个。
这还只是一个山西,在内蒙、xj、陕西等地,土地更加广阔,煤炭的储量也更高。
整个煤炭行业的苦日子,一直持续到2002年。
在2001年底的时候,中国加入wto,国内的制造业开始迅速的成长,而这时候对于煤炭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首先是电力需求,制造业离不开电力,高、中、低端的制造业里,都有用电大户。别的不说,就一个电解铝,生产一吨就要消耗12000度的电。
中国的电力主要依靠燃煤发电,工业用电的激增,也使得煤炭消耗的大幅度增加。
其次就是工业的直接用煤。那时候锅炉基本是很多企业的标配,哪怕是一些几个人的小作坊,也会配备一台小锅炉,因此也就需要大量的煤炭。
随着市场上对煤炭需求的增加,国家也在2002年,开放了电煤的指导价格,这时候煤炭行业彻底的市场化,随之而来的是煤炭价格迅速的上涨。
于是乎煤炭价格变成一天一个价,谁也不知道第二天煤炭价格是什么样,但可以肯定是,明天的价格一定是上涨的。
既然知道明天要涨价,那今天还不赶快多买点存着!
就好比发改委公布明天油价上涨,那今天肯定会有很多人去加油站,把油箱加满。
然而煤炭的产量是固定的,即便是存量有很多,但都在地底下埋着呢,挖出来需要时间,而等这些地底下的煤挖出来,价格指不定要涨成什么样。
在各个煤矿,原本那些催债的人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拿着大捆现金,求着买煤的人,到矿上拉煤的卡车也排起了长龙。
那时候,很多卡车司机为了拉一车煤,愿意在矿上干等一个星期,因为只要把这一车煤拉出去,获得了利润比他辛苦跑一个星期还多。
2000年煤炭价格在谷底的时候,某村的小煤矿求爷爷告奶奶的,希望把村里的煤矿转包出去,承包20年只需要20万,但却无人问津。
然而到了2004年,有老板开价9000万,这个村却死活不卖。
因为那一年,每吨煤的净利润有150块钱,这还只是技术水平落后的小煤矿。采煤技术更高、生产规模更大的大煤矿,每吨煤的利润可不止150块钱。
按照这个价格,一个三十万吨级别的小型煤矿,一年就能霍利4500万元。
这种三十万吨级别的小煤矿,就是每次山西清理小煤矿,都能关停三四千家的那种。一家小煤矿一年盈利4500万,那四千个小煤矿,一年就是1800亿!
这还仅仅是小煤矿的产出,算上中大型煤矿,一年得是多么惊人的数字。
看到这个数字,大家应该知道,当年那些煤老板,为什么会那么的风光,为什么各个都是一掷千金而面不改色。
煤老板们来钱实在是太容易了!
后世的房地产行业可谓是支柱产业,但那些房地产老板,比起当时的煤老板依旧要逊色不少。
房地产的产值虽高,但中间的各种税费也高,而且一个楼盘从立项到盈利需要时间,这期间会占用大量的资金,因此房地产企业的盈利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高。
很多大型的房地产企业,动辄一年上百亿的盈利,但一查财务报表,竟然还是负债经营。
与之相比,煤老板们显然滋润的多,挖一吨煤就卖一吨煤,钱就赚到手了,今年没挖完,明天接着挖,煤炭价格更高,赚的也更多。没有那么多税费,也不用担心负债。
煤老板们的好日子,在2008年达到了顶峰,那一年煤炭价格一度突破了四位数,煤炭的利润比之前也翻了好几倍。
当时的煤炭,已经不是一天一个价了,而是按照小时来计算,前一个小时是这个价格,后一个小时可就不是这个价了!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开始成为煤炭净进口国。从外国进口煤炭的价格,已经远低于自己产煤的价格,这时候自然是从国外买煤才结束。
直到2012年,在经济大环境和供需关系等多方面的影响下,煤炭行业才告别了所谓的黄金十年,然后又是新一轮的经营困难时期。
……
李卫东和赵金山,站在矿井门口闲聊了半天,这时候矿井里升上来一个人,见到赵金山后匆匆的小跑过来。
“赵总,您过来也不提前通知一声,我好去迎接你啊!”那人开口说道。
“这是老张,家就住在这个村,当年我就是从手里,买了这个矿。不过我手里也没有那么多人去管矿上的事情,所以干脆就聘了他,负责管理这个矿的运作。”赵金山开口解释道。
李卫东恍然般的点了点头,东山矿业盘下这么多煤矿,自然是需要有人去管理的,而且这个管矿的人还得有经验,毕竟这不仅仅是一笔生意,里面更牵扯到重要的安全生产问题。
然而这么多有经验的管理者,一时间去哪里找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9/11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