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第6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0/1164


最终大宇集团的资产,也被多家美国企业低价吞并,连渣渣都没剩下。
这也是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企业的真实写照。当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愿意贷款给韩国,所附加的条件,对于韩国人而言,用“丧权辱国”来形容,都是比较善意的。
韩国最终在亚洲金融危机当中活了下来,并且迅速的恢复了元气,但是其付出的代价,就是把整个国家卖给了华尔街。
比如韩国第一的三星集团,华尔街占股55。而三星的优先股,更是有近九成,控制在华尔街手中。掌控三星的李氏家族,只拥有三星2的股权。
好在李氏家族通过复杂的股权架构,牢牢的控制着整个三星集团。
然而优先股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享受分红,所以华尔街通过分红,拿走了三星大部分的利润,承包韩国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三星集团,实际上是华尔街的打工仔。
正是因为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当中,实在是太惨了,李卫东才不把大宇集团放在心上。
现在的大宇集团,跑来收购三全厂,应该是在实施那所谓的五年扩张计划。
然而大宇集团这种行为,在李卫东看来,无疑是上门送死。大宇集团扩张的速度越快,等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死的就越快!
即便是大宇集团真的收购了三全厂,李卫东也完全不担心,大不了就等到11月份,亚洲金融危机的风波到了韩国,大宇集团面临破产危机,会主动将三全厂给吐出来。
……
两日后,李卫东又来到了金州。
而这两天的功夫,陆光明也搜集到了更多的情报。
“金州市本来就有大宇集团的办事处,根据我打听的情况,大宇集团的人是在二十天前,向金州市提出收购三全厂的。”陆光明开口解释道。
“二十天前?就是三全厂资产和债务评估刚刚结束的时候吧?”李卫东开口问道。
陆光明点了点头:“差不多就是那个时候,咱们刚开始谈价格,韩国人就来提收购了。”
“三全厂的估值才刚完成,马上来提出收购,这是有内部人员泄露消息啊。”李卫东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这也是正常的事情,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收购一个拥有上前职工的企业,不可能做到完全保密。
“这大宇集团的人也真会省事,想收购企业,自己不去做调查,偏偏在别人都快谈好的时候,横插一脚跑来截胡!”陆光明开口说道。
“大宇集团毕竟是韩国的,对于国内企业的情况并不了解。我估摸着,咱们要收购三全厂的事情泄露出去,他们才知道三全厂算是优质资产,所以也来提出收购。”李卫东开口分析道。
陆光明则阴沉着脸;“那个沈渊城府也是够深的,明明知道大宇集团要收购三全厂,还耐着性子在跟我们谈判,甚至连细节都敲定的!”
“沈渊这是在借势!如果只是跟一家谈的话,那么价格肯定上不去。所以他一边跟咱们谈,一边跟韩国人谈,这样就能够借用咱们这边的谈判进程,迫使韩国人给出更好的条件。这一次,咱们是被他当枪使了!”李卫东开口说道。
“真是气死人了!我诚心诚意的跟他谈了这么多天,没想到被他当猴耍了!”陆光明一脸不忿的说道。
李卫东则开口问:“你这两天有没有打听出来,大宇集团究竟开出了什么样的收购条件?”
“打听到了,大宇集团的收购条件,可比咱们差远了!他们只肯出2500万。而且还不是一次性付清,而是分批次的进行支付,一次到位二三百万。”
陆光明接着介绍道:“而且大宇集团还不肯接纳所有员工。原来属于三全厂的职工,需要经过大宇集团的培训考核,合格以后才能上岗。”
“考核?这是找借口变相裁员啊!那些年纪偏大的职工,恐怕要倒霉了。”李卫东长叹一口气。
外资企业可不像李卫东这么有良心,裁员是绝对不含糊的,他们才不会管是不是下岗职工,家庭有没有困难。
你能干活,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就能留下来,反之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话,肯定得卷铺盖滚蛋。
这所谓的培训考核,显然是淘汰员工的一种方式,那些年纪大的、文化程度低的,本来就没有多少学习能力,进行培训考核的话,必然是被淘汰的那一批人。
李卫东接着说道;“单看所看出的条件,我们是占优势的,但大宇集团毕竟是外资,就算他们开出的条件差一些,金州方面可能也会选择他们。
2500万的外资,可比咱们的3000万香多了!老陆啊,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咱们之前一个多月的努力,可能要白费了!”
……
会议室中,沈渊一脸歉意的表情,开口说道;“李董事长,实在是对不起啊,大宇集团的投资,我们实在是无法拒绝啊!
我们金州市地处辽东半岛,与日本和韩国隔海相望,历来都是吸引日韩投资的重要地区,我们的政策,也是优先吸纳来自于日本和韩国的外资。
大宇集团是韩国最顶级的企业,在我们金州市也有很多的投资项目,所以本着友好互惠、长期合作的原则,我们肯定是要优先接纳大宇集团投资的。这方面还希望李董事长能够理解。”
李卫东知道,沈渊这歉意的样子是装出来的,不过他还是微笑着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能理解。能够吸引到大宇集团这种大企业的投资,的确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但是有一点我想说明一下,据我所知,我们小狗健康所开出来的条件,要比大宇集团更好。
我们愿意出资3000万,而大宇集团只出2500万,而且我们这3000万可以一次性付清,大宇集团那2500万则是挤牙膏似得,分批支付。
我们也愿意接收三全厂的所有员工,这些大宇集团可都做不到。所以我认为选择我们的话,对于你们金州市,以及三全厂的职工,是有更多好处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0/11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