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1164


所以整个1995年,葛老师一直处于收敛锋芒的状态,没有接电影,只是在一部电视剧里客串了一下。
对于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影帝级演员而言,没戏可演,也是一件挺难受的事情。
只听葛老师接着说道;“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要是以后不当演员了,我还能干点啥!
我这人呢,除了演戏,就只会喂猪了。以前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所以我就琢磨着,要是没戏可演,干脆去农村弄上几亩地,养猪得了!
结果我爱人把我这几年挣的钱,都买房子了!京城三环里面,买了四套大四居室!我连去乡下养猪的钱都没有了。”
“三环以内的大四居室,那你赚大了啊!十年内,肯定能涨十倍!这可比养猪强。”李卫东开口说道。
“要真能涨十倍的话,我也就不演戏了,把房子一卖,直接退休!”葛老师笑着答道。
那个年代,顶级的演员虽然也能挣到不少钱,但不像后世那种,动辄上亿片酬那么的夸张。
所以葛老师觉得,身价翻十倍,也就足够退休花的了。
李卫东则开口安慰道:“葛老师,你别急,等明年风声消停一点了,到时候会有大把大把的导演找你演戏呢!”
“但愿如此吧!”葛老师开口说。
李卫东则接着道:“你跟冯导不是比较熟么,回头你可以去找冯导,看看他有没有合适的角色给你。”
葛老师跟冯导关系好,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当年拍摄《编辑部的故事》时,冯导就是编剧,两人便有了合作。
后来冯导开启商业贺岁片模式后,第一个找的就是葛老师,此后两人更是连续合作了二十多年,几乎每次合作都是爆款。
提到冯导,李卫东突然想起了那部中国影视上第一部贺岁片。
“我记得《甲方乙方》的票房很不错啊。冯导加上葛老师,本来就是捞票房的金字招牌,这算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我要不要也掺合掺合?”
想到这里,李卫东开口说道:“冯导的《北京人在纽约》,那拍的真的是好看!葛老师,回头要是有合适的机会,你帮我约约冯导,咱们组个饭局!”
===今日请假构思一下后面的剧情===
这一段挖掘机的剧情,算是结束了。
其实本来还有一些内容的。按照原本的剧情设计,矛盾冲突更加激烈一些的。
计划中的剧情设计里,小松起诉富康工程以后,有人想要吸引小松的来投资,便以保护外资的名义,向李卫东施压,直接给李卫东扣上侵犯小松知识产权的帽子,相当于是外资超国民待遇。
然后再有无良记者炒一波舆论热度,等舆论都站在小松这边的时候,李卫东再把证据亮出来,直接反转打脸,效果会比现在这么写爽的多。
但是过关最终还是没敢这么写,怕那么写的话又被屏蔽掉了。所以就按照现在这种写法,单纯是企业之间的商业争端,结果导致爽点降低了很多。
我不是不想写的更爽一些,是不能写的更爽一些。
爽点这种东西啊,讲究一个差异性,练气扮猪吃老虎吊打元婴,肯定比练气吊打练气爽的多。
所以单纯企业间的商业争端,爽点的确会降低一个档次。要是冒出来几个领导瞎指挥一通,再来波反转,那肯定要爽的多。
说实话,尺度问题真的限制了过关。要是任由我自由发挥的话,均定比现在高一倍应该没问题。
之前跟你们说过,这书没大纲,所以写完一段剧情,要请个假,想想后面该怎么写,该写什么。
所以今天请假了。还望各位谅解。
说起大纲,过关真不是故意不准备的。
开这本书之前,正好是原来的责编离职了,换个新的责编。
而且那时起点也恢复到以前那种按组收稿的状态,不再按类型分组。
新责编以前不是负责体育的,所以我就跟责编商量,要不开本玄幻爽文或者都市重生文吧。
责编说那就开本都市重生文吧,然后我就去写了。
毕竟刚认识,还不是很熟,所以没有沟通的很仔细,只确定了个小说类型,内容设定啥的一概没谈。反正我是啥类型都能写的。
我大概花了五六天的时间,写了个三万字的开头递给责编,稿子过了,就上传了。
这期间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琢磨一个撑起几百万字的完整大纲。
因此这书一直都是写完一段剧情,临时构思下一段的剧情。
之前有存稿的时候还好一些,能有一些缓冲。后来存稿都爆没了,没有大纲就越来越费脑细胞了。
以后写一段剧情,请假一天进行构思,应该会是常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11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