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164


“那就多谢刘科长了。”李卫东说着递给赵虎一个眼神,赵虎立刻从怀中掏出了当时买货的单据。
刘学勤亲自查看了单据,然后联系了红星厂的会计处,给李卫东办理退货。
不久后,手续办完了,刘学勤再次开口问道:“同志,等你把那批货拉过来,我们验过后,你就能去会计处领钱了。现在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上汽那边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这事情还真不怪上汽,的的确确是你们的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据我所知,问题应该是出在原材料上。”
“原材料出了问题?”刘学勤眉头一皱,这个答案太宽泛了。
李卫东故意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接着道:“具体说起来会比较复杂,现在已经是中午了,也到了吃饭的时间了,刘科长要是不嫌弃的话,中午饭我请,我们边吃边聊。”
“哪能让你破费啊!这顿饭我来请。”刘学勤立刻吩咐道:“去通知公司的招待所,就说我要招待客户,让他们准备一桌好酒好菜。”
旁边,赵虎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心中暗道,红星厂还真的要请喝酒!
===第十六章
要好处===
越是大型的国企,招待所就越是豪华,酒菜也越是丰盛。
比如青河运输公司的招待所,那是鸡鱼肉蛋样样齐全,对于八十年代初期的人来说,吃一顿大鱼大肉,就已经是非常奢华了。
而红星橡胶厂的招待所,已经越过了鸡鱼肉蛋、吃好吃饱的层级,人家吃的是档次,是品味。
红星橡胶厂的招待所,专门请了一位淮扬菜厨子,做出来的菜细致精美,一看就很有格调。清炖狮子头肥而不腻,大煮干丝刀工细致,松鼠桂鱼攻势外脆里嫩,酸甜适口,这些都是在青河吃不到的菜式。
餐桌上虽然没有茅台和五粮液,但透明玻璃瓶的古井贡酒,在当时也算是高标准的招待了。
喝酒是很容易建立感情的,几杯酒下肚之后,李卫东和刘学勤的关系也亲密的了许多。李卫东对刘学勤的称呼变为了“刘哥”,而刘学勤则一口一个“李老弟”,叫着李卫东。
只见李卫东用筷子夹起了一个狮子头,狠狠的咬了一口,这才开口说道:“刘哥,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上汽给的书面报告里,只说了你们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但是没有说明不合格的原因吧?”
“李老弟连这个都知道!”刘学勤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听说,负责质量检测的是德国的工程师,这德国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每次只是说不合格,却从来不说明究竟是哪里不合格。我们得自己找原因,你说气不气人!”
“德国人是觉得咱们落后,看不起人呢!”李卫东接着说道:“不过既然德国人说咱们的产品不合格,那肯定是事出有因的。我给你举个例子吧,就比如桑塔纳的喇叭,咱们国家是能自己生产的,德国人要求喇叭得能用十万次,而他们德国自己生产的桑塔纳,只要求用五万次。”
“凭啥啊,他们自己用五万次的,反而要我们用十万次的,这不是故意为难我们么!”刘学勤一脸气愤的说。
李卫东则开口解释道:“这是因为德国城市里大部分的路段都是禁止鸣笛的,人家不让按喇叭,所以一个喇叭五万次就够用。可咱们国家,开车哪能不按喇叭,十万次的话都不一定够用!”
“原来如此。李老弟,你懂得可真多。”刘学勤点头称是。
李卫东所说这个汽车喇叭的事情,是后世对于普桑国产化过程的记载,网上随便可以查到。而在1984年,这则信息绝对是百分百的内部资料,是核心人员才能掌握的。
如今这话从李卫东嘴里说出,使得刘学勤更加的信任李卫东,刘学勤坚信李卫东在上汽有着很深厚的关系,所以才能知道这种核心的内部资料。
于是刘学勤开口问道:“李老弟,你之前说我们的产品不合格,是原料的问题,究竟我们的原料出了哪方面的问题?”
李卫东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开口说道:“看来你们红星厂很重视这个项目嘛!”
“那是当然,参与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是政治任务,我们厂从上到下都很重视,我们厂长亲自牵头。”刘学勤说着拿起了酒杯,摆出了敬酒的样子,接着道:“李老弟,你要是知道什么内情的话,可得帮帮我们啊!”
李卫东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装出了三分醉意,开口说道:“刘哥,我帮了你,你也得帮帮老弟我吧!”
刘学勤知道,李卫东这是在讨价还价,他拍了怕自己的胸脯,装作十分大气的样子,开口说道:“李老弟要我做什么,尽管开口。”
李卫东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刘哥,要是我帮你们找出了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具体原因,你给我批200条大车轮胎呗。”
“200条大车轮胎啊!”刘学勤立刻开始思考起来。
李卫东所说的批200条大车轮胎,实际上是计划外的轮胎的销售配额,拿着这个销售配额,就能从红星厂里买到计划外的轮胎。
八十年代初,橡胶产品本来就是比较稀缺的资源,而轮胎作为最为广泛的消耗品,更是供不应求。那时候想要买轮胎的话,除了要钱之外,还得看关系,关系足够好,才能买得到轮胎。
对于刘学勤来说,200条轮胎的销售配额,无非就是动动手腕,写个条子,关键是写这个条子能换来些什么。
放在平时的话,想要从刘学勤这里买走200条轮胎,送蜜橘之类的土特产大概是不够的,最起码也得从肉联厂拉一车猪肉过来,或者是肥皂、雪花膏一类的日用品,毕竟这些东西还是凭票供应。
无论是猪肉,还是肥皂、雪花膏,都会作为福利,分给全厂员工,刘学勤自己顶多是多挑几块肥的肉,或者多拿一盒雪花膏,除此之外也落不到什么实际的好处。
你给厂里的职工弄来再多的猪肉,弄来再多的肥皂和雪花膏,厂里的领导未必能记住你,职工也未必能念你的好,时间长了大家都习惯了,就只当是你应该做的。
但若是能够找出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刘学勤至少可以在厂领导面前露一次脸,立下一功,这对刘学勤个人而言,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领导会记住你,会觉得你这个同志很有能力,也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未来要提拔干部的时候,能够被领导记住的人,自然会排在比较靠前的。
想到这里,刘学勤瞬间有了决断。
只见刘学勤给李卫东倒上一杯酒,同时说道:“不就是200条轮胎么!小意思,回头我给你写个条子。”
“那就多谢刘哥了。来,我敬刘哥一杯!”李卫东说着端起了酒杯。
两人饮禁了杯中酒,李卫东这才说道:“刘哥啊,你们厂的产品,之所以通不过上汽的质量检测,原因就是原材料受潮了。”
刘学勤虽然是销售处的科长,但也是从车间工人一步步从做出来的,技术方面多少也知道一些,他当然也很清楚,原材料受潮会给产品带来怎样的影响。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刘哥,你回去以后,立刻去你们的原料仓库问一问,最近检修仓库的时候,是不是下过雨。”
“我明白了。”刘学勤恍然般的点了点头,此时他的心思早已经不再酒桌上,而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厂里,验证一下李卫东所说到底是真是假。
===第十七章
轮胎到手===
酒足饭饱后,刘学勤专门派了一辆轿车,把李卫东和赵虎两人回招待所。
“这红星厂可真了不得啊,一个销售处长,就能派出一辆轿车,哪像咱们公司,于书记也是去年才换上轿车的,之前坐的都是北京吉普。”赵虎不由得感叹起来。
“咱们那种小地方,便是到了县级干部不也就坐吉普么!如果咱们不是专门搞运输的企业,于书记也未必能坐上轿车。”李卫东笑着说道。
赵虎拿过茶杯,泡了两杯茶,递给李卫东一杯,接着说道:“我说李卫东啊,我还真没看出来,你小子撒谎都不带脸红的。”
“撒谎?”李卫东微微一愣。
“你跟上汽有关系?你连黄浦江都没见过吧?我都不好意思拆穿你。”赵虎撇了撇嘴。
赵虎也是运输公司子弟,大家都是一个大院里长大的,互相之间肯定是知根知底。他当然知道李卫东在上汽没有任何人脉关系。
八十年代的国企家属院里,谁家有几个亲戚,亲戚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亲戚在哪个单位工作,亲戚家有几个孩子,亲戚家的孩子找没找对象,亲戚家的孩子找的对象在哪里工作,这都是公开信息。
李卫东打了个饱嗝,才开口说道:“我要是不这么说,那刘学勤能给我们退货?”
“那原材料受潮的谎话,你准备怎么向刘学勤解释?人家回去一查,材料根本就没受潮,到时候咱们怎么办?”赵虎接着问道。
“你放心好了,红星厂的原材料的确受潮了。”李卫东斩钉截铁的说的。
前世的时候,李卫东因为红星厂产品质量不合格被扣了三个月的奖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红星厂被通报批评的时候,李卫东对于通报的内容格外的关注,连续看了好多遍,可谓是记忆犹新。
事情要从七月份说起,当时有一个强台风登陆,红星厂所在的平州市,虽然不是沿海城市,但是距离大海也只有二百多公里,自然也就受到了台风的影响。
台风将红星厂的原料仓库屋顶吹破,仓库的管理员也很认真负责,冒雨进行抢修,将仓库屋顶修好。由于抢修比较及时,原料仓库里并没有积水,原料也没有损坏,只是有些受潮。
也正是因为原料没有损坏,仓库便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生产车间,生产车间并不知道原料曾经受潮,便直接拿去进行生产。因此红星厂七月以后所生产的产品,使用的都是受潮的原材料。
按照过往的经验,原材料受潮也不是什么大事情。这些受潮的原材料,拿去生产轮胎之类产品,完全不影响使用。用来生产发动机的垫片和胶圈,也只是导致汽车怠速不稳,但车还是能开的。
可偏偏红星厂用这批受潮的原料,为桑塔纳提供了国产化的零部件,德国人的标准可是比国内企业高的多,红星厂的产品也就被认定为不合格。
几个月前红星厂为上汽提供的零部件样品是合格的,如今批量生产零部件却不合格,等于是啪啪打了桑塔纳国产化的脸。
红星厂自己也不争气,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找出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而那时候已经到了1985年,上汽大众的合资公司都正式的成立了。
或许是为了杀鸡儆猴,给其他企业提个醒,又或许是为了帮助上汽大众在行业内立威,红星厂很倒霉的成为了反面典型,在整个行业内通报。
桑塔纳国产化是国家级的重点项目,而当时直接或间接参与这个项目的领导也都不是寻常人物,就算红星厂是国家二级企业,也只能成为那只被杀死的鸡。
如今,随着李卫东的重生,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红星厂第一时间就得知,是原材料受潮,导致了产品质量不合格。
仓库修屋顶这件事情,是很容易查证的,刘学勤返回红星厂以后,立刻询问的仓库,得知台风吹破了仓库屋顶后,便知道李卫东说的都是真的,红星厂的原材料的确是受潮了。
刘学勤没有犹豫,立刻去见了红星厂的厂长,然后添油加醋了一番,将仓库屋顶破损,材料受潮的事情,说成是自己的发现,功劳也全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
接下来就是技术科的事情,红星厂的技术科加了一夜的班,终于确定了产品质量不合格,正是原料受潮造成的。
对于红星厂来说,这显然是自身管理方面出现了漏洞,然而对于刘学勤来说,却是立下了一个大大的功劳。
另一个受益者,当然是李卫东。
……
红星橡胶厂的招待所里,刘学勤又一次请客吃饭。这一次的菜肴依旧丰盛,而酒则由古井贡变成了茅台。
茅台是刘学勤自己带来的,作为红星厂的销售科长,像是烟酒茶叶之类的礼品,自然不会少收,不过茅台酒这种昂贵的礼物,刘学勤一年也收不到几瓶,这次他舍得拿出一瓶茅台酒来招待李卫东,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1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