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1164


“多谢李厂长吉言!”赵成明接过条幅,立刻吩咐手下:“快去把李厂长的条幅挂上!”
不一会,那个写着“沈福屯化工厂祝贺丰收毛纺厂开工大吉”的红色条幅,便和其他的条幅一起,挂到了丰收厂门口。
赵成明又客套了几句,这才开口说道:“李厂长,我们厂最近没有在你们那拿货,你可别怪罪我啊。第二化工厂那边的产品,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其他厂都去第二化工厂买货,我们要是不买的话,那么生产成本肯定会比其他厂高,到时候就没有竞争力了。”
“这个我懂,赵厂长肯定是有难处的,能理解。”李卫东不以为意的笑了笑,接着说道:“我们的产品价格是高一些,当然品质也要比第二化工厂好一些,至于厂家选择哪家的产品,那是厂家的自由,我们可无权干涉!”
“李厂长不怪罪我就好。”赵成明接着说道;“我们厂能够拿下港商的投资,也多亏了李厂长,我赵成明也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如果你们沈福屯化工厂的产品,价格跟第二化工厂一样的话,我们肯定优先采购沈福屯的产品。”
赵成明故意摆出一副大义凌然的表情,但实际上赵成明也知道,沈福屯化工厂是不会降价的,要降价的话早就降了,也不用等到现在。
而且那三个点的回扣确实是太香了,就算是沈福屯化工厂真的降价,赵成明也会找其他接口,继续从第二化工厂进货。
李卫东可是商场老油条,他早就看出来赵成明是言不由衷,说一些客套话而已。
只见李卫东一脸微笑,开口说道:“我们这种小微企业,可没法跟第二化工厂比,他们能降价,我们可降不起啊!所以我们厂还是走品质路线,做出来的产品好一些,当然价格也会高一些。”
“你们厂的产品质量是没的说,可是这价格嘛,也确实是太贵了,别的不说,就好比那台板胶,一吨卖五千块钱,价格实在是太高了!化工二厂的话,一吨台板胶才还不到四千块。”赵成明摇着头说。
“有句话叫酒香不怕巷子深,我想只要我们的产品够好,肯定会有买家的。”李卫东笑着答道。
“说的也是,那我就预祝李厂长产品大卖了!”赵成明做了个请的手势,接着道:“李厂长,先去里面休息一下,喝喝茶,一会开工仪式开始的时候,我派人去叫你。”
“那我先进去,就不耽误赵厂长招待客人了!”李卫东开口答道。
望着李卫东离去的背影,赵成明不屑的撇了撇嘴,喃喃自语的说道:“都什么年代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到底是个村办企业,没有长远的眼光,早晚得倒闭!”
一个企业庆祝开工,自然算不上是大事情,但是考虑到丰收厂是合资企业,那就有比较特殊的意义了。
市里面对于丰收厂的开工仪式,开始比较重视的,几位主要领导全都到场。
毕竟招商引资是一项很耀眼的政绩,而且市领导到场,也能显示出青河市对招商引资的重视,可以起到千金买马骨的效果。
市里的一把手张振北,拿着剪刀站在C位,其他领导则分别立于左右两侧,随着张振北一剪子下去,周围立刻响起了掌声,照相机的闪光灯也不住的闪烁,剪彩仪式便算是完成了。
此时,连绵不绝的鞭炮声响起,盖过了人民的掌声,紧接着,“镗镗咚咚”的锣鼓声响起,秧歌队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还请了秧歌队,搞得还挺热闹的!”李卫东自言自语的说道,旁边的沈正则是看的津津有味。
后世的一些开业活动,经常会请一些明星站台,在八十年代,承接各种商演的则是各种秧歌队,与传统乐器交织在一起,会带来最朴实无华的表演。
张振北等市领导,可没有心思观看秧歌队的表演,他直接去了丰收厂的会议室中,说了一些鼓励性的话语,然后便在众人的陪同下,去参观生产车间。
领导来视察企业,参观生产车间也是常有的事情,丰收厂也早有准备,将车间打扫的干干净净,一线的生产工人也都换上了业务能手。
来到毛毯的生产车间,港商陈嘉德开始介绍起那几台拉舍尔经编机。
“这个就是拉舍尔经编机,专门用于生产拉舍尔毛毯。这拉舍尔毛毯是世界上最先进,品质最好的毛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用的都是拉舍尔毛毯。”陈嘉德开口介绍道。
“照这么说,丰收厂现在的生产水平,已经算是世界先进了啊!”张振北颇为满意的说道。
后面的记者立刻拿起小本本记下来:丰收厂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受到张书记的赞扬。
只听张振北接着问道:“这东西叫拉舍尔毛毯,是以发明者的名字命名的么?”
陈嘉德点了点头:“对,拉舍尔就是发明这种经编机的人。在二战以后,化纤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各种变形丝的相继出现、长丝和低弹丝的应用,经编工业也是突飞猛进的进步。
六十年代的时候,一个叫拉舍尔的德国人发明了拉舍尔经编机,这种经编机做出来的毛毯,手感柔软、毛簇丰满、立毛感强,而且可以进行一些复杂图案的印花,很快就进入到欧美家庭,成为流行的床上用品。”
“原来是德国人发明的东西!怪不得跟国内的毛毯不一样呢!”张振北说着,向前指了指,接着道:“走,继续向前看看。”
“张书记,这里据说洗涤车间,刚从经编机里出来的毛毯,表面上肯定会沾到一些杂质的,这时候就需要将毛毯洗干净,去掉表面的杂质,然后才能进行印花工艺。如果毛毯表面有杂质的话,就会影响到后面的印花质量。”赵成明从旁边介绍道。
张振北则开口问道:“刚才陈先生说过,这种拉舍尔毛毯,可以进行一些复杂的图案印花,说的就是后面的印花工艺吧?”
“是的,自从有了拉舍尔经编机以后,我们厂也设计了好几种新的图案,领导请这边来,前面就是印花车间。”赵成明说着在头前引路。
众人来到了印花车间,刚好看到一张完成印花的毛毯,被履带推出了印花机器。
张振北伸头看了看上面的图案,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毛毯上是印着的是一朵大大的富贵牡丹,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
“果然跟我们平时见到的毛毯不同,这牡丹印的,美观大方,但又毫无庸俗的感觉。比我们平时见到的那些大红大绿的毛毯,要上档次多了!”张振北满意的点了点头。
陈嘉德则开口说道:“其实这只是最普通的印花,在发达国家,现在已经开始使用一种数码印花的技术,印制出来的图案更加的自然,色彩也更加鲜明。”
“看来我们距离世界先进,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的,这追赶的步伐,任重而道远啊!”张振北开口说道。
后面的记者们纷纷在小本本上记下:张书记指示,要继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张振北继续向前走去,同时赵成明说道:“赵厂长,你们生产的产品,以后是要销往日本,为国家创汇的。作为出口产品,你们一定要严把质量关,更要不断的追求更好的品质。毕竟这东西卖到国外去,可是代表着国家的脸面,产品的质量也会影响到外国人对咱们中国的看法。”
“张书记请放心,我一定认真贯彻您的指示,将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确保出口产品的品质,绝对不会给国家丢人的!”赵成明立刻表态道。
眼看着张振北等人便要即进入到下一个车间里,就在此时,不知道谁在后面喊了一声:
“哎呀,你们快看,这个毛毯的印花怎么糊了!”
这声音一出,前面的张振北立刻停下了脚步。
===第143章
破案了===
走在前面的都是领导,像李卫东这样来看热闹的路人甲,只能跟在人群后面戳手戳脚的,像个小可怜。
从编织车间,到洗涤车间,再到印花车间,李卫东一直悄悄的跟在后面,细心观察丰收厂的每一个生产细节,希望从中寻找漏洞。
终于,来到印花车间以后,李卫东等来了机会。
印花机上出来的第一张毛毯,也就是张振北等人看到的第一张毛毯,图案还是很清晰的。
可是到了后面几张毛毯,图案就发生了变化,先是清晰度有所下降,紧接着图案的轮廓也变得模糊起来,后面更是出现了图案重叠的现象,比如富贵牡丹的两块花瓣,重叠的印在了一起。
这正是李卫东所期待的情况。
拉舍尔毛毯跟传统的毛毯不同,拉舍尔毛毯使用的是专门的拉舍尔经编机织成,由于产品是经向编织,所有的毛纱都是参与编织成圈,且相互之间没有延展联系,所以毛毯的绒面虽然蓬松,但里面却十分的紧密。
正是因为拉舍尔毛毯这外面蓬松,里面紧实的特点,使得拉舍尔毛毯在印花的时候,对于台板胶有更高的要求。如果台板胶不达标,只是粘住了拉舍尔毛毯松软的绒面,而没有粘住毛毯的主体,印花过程必然会出现瑕疵。
李卫东生产的台板胶,是九十年代的工艺,那时候国内绝大多数的毛毯生产厂家,生产的都是拉舍尔毛毯,所以李卫东掌握的台板胶生产工艺,是最适合拉舍尔毛毯的。
然而第二化工厂所使用的八十年代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台板胶,主要是针对普通毛毯使用的,用在拉舍尔毛毯上,印一两台还行,接下来继续印花的话,必然会出现瑕疵。
这些都在李卫东的算计当中,当他从姚广志口中得知,丰收厂合资以后生产的是拉舍尔毛毯,便已经知晓丰收厂已经离不开沈福屯化工厂了,如果丰收厂想要生产拉舍尔毛毯的话,就必须要用沈福屯化工厂生产的台板胶。
也是这个原因,当李卫东得知丰收厂也开始从第二化工厂进货时,并没有半点慌乱,反倒是跑来丰收厂的开工典礼上,准备看笑话。
当李卫东发现,印花机上新出来的毛毯越来越不清晰,甚至出现图案重叠的现象时,李卫东便轻声对身边的沈正说:“二叔,你先退到一边,马上就有好戏看了。”
紧接着,李卫东大喊一声:“哎呀,你们快看,这个印花怎么糊了!”
这一声叫唤,瞬间吸引了周围的目光,人们顺着李卫东手指的方向,望向了刚刚完成印花的毛毯,果然发现了问题。
“这富贵牡丹的图案,看起来怎么有些模糊啊!”
“颜色好像也出现了问题,两种颜色之间的轮廓都连载一起了。”
“你们看那一张,两个花瓣重叠了,这样的印花,肯定不合格啊!”
“是啊,按照毛毯的质检标准,这几张毛毯都是残次品!”
周围这些人当中,并不缺乏专业人士,很多都是纺织系统的人,他们对于毛毯多少是有些了解的。
前面,张振北都快要走到车间门口,却听到有人喊“印花糊了”,他瞬间停下了脚步。
张振北回过身,向后望去,但是由于距离有些远,后面的人也有些多,所以张振北也看不到,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振北露出了一个疑惑的表情,不过这已经足够了。单单这一个表情,便立刻有人去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几十秒后,秘书匆匆的走了过来,来到张振北身边,低声说道:“领导,我听说好像是刚生产出来的毛毯,出现了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张振北顿时眉毛一挑,眼神也变得犀利起来。
秘书知道,张振北这个表情,说明了他心中很是不满。
就在刚刚,张振北才做出指示,要严把质量关,一定要确保出口产品的品质,不能给国家丢脸。
赵成明也信誓旦旦的保证,会将质量摆在第一位。
然而这生产车间的门还没出,便出现了质量问题,这简直是在打张振北的脸!
旁边,港商陈嘉德顿时显得有些紧张,他毕竟是花了真金白银,投入到丰收厂当中,如果丰收厂的产品质量不达标的话,那也就无法向日本出口毛毯,陈嘉德的钱岂不是要打水漂!
出现了这种突发情况,张振北自然不能当什么都没看见,他猛的一转身,然后向回走去,后面的人见到张振北雄赳赳气昂昂的朝回走,纷纷让出了道路。
张振北来到印花机前,望着刚完成印花工艺的那几张毛毯,顿时皱起了眉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11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