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第10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8/1164


颂恩想了想,开口问道:“你为什么要买这批二手列车?”
“为了省钱!”李卫东露出了诚恳的表情,接着说道:“中日之间的运费,要比泰国和日本之间的运费低得多。如果我直接买下这一批列车,然后运到中国,再进行报废回收的话,花费远低于5000万泰铢。这样的话我可以省一大笔钱。”
货物从日本运到中国,比运到泰国距离短了好几倍,运费自然是要便宜不少。
除了距离差距之外,中日之间的航运班次比较多,这也大幅度的降低了运费。
中日之间的贸易类别,互补性比较强,双方生产的工业产品,恰恰是对方所需要的,因此双方贸易往来不仅很频繁,船运来回跑还不用担心空置的问题,运费自然就降低了。
而泰国生产的工业品,没有日本所需要的,船主要么空船往返,要么再去第三地拉货,这种一边倒的供需关系,反倒会增加运费。
这就比如打出租车去一个偏僻的地方,出租车司机会考虑回程的时候拉不到客人,必然得多要点钱才出车。运费也是这个道理,因为要空船回程,所以得多收钱。
颂恩仔细一琢磨,认可了李卫东“省钱”的说法,但他还是摇了摇头。
“不妥啊,这批二手列车好歹也是日本送给我的东西,我们再拿去卖钱的话,也等于是不给日本人面子,会有损我国和日本之间的友谊。”颂恩开口说道。
想想也是,别人送你一礼物,你拿去卖钱了,而且还是当废品卖,这最起码是对送礼的人很不尊重。
人与人之间不尊重,顶多是再不来往,就当不认识这个人。可国与国之间的不尊重,就成了外交问题。
更何况日本历来都是泰国最大的金主。
李卫东能够看出来,颂恩还是很想卖掉这批二手列车的,估计卖车的钱,颂恩也能想办法从中捞一笔。只不过颂恩是真的担心,日本人那边不好交代。
于是李卫东开口说道:“颂恩会长,那不如这样吧,列车的车头,我出钱帮你们运到泰国,这列车的车厢,就当做废品卖给我们怎么样?
列车这种东西,全靠车头带,后面的车厢拉人还是拉货都无所谓。你们收下车头,日后如果想用的时候,就稍加修理,然后配上车厢就能用。这样也能对日本人有所交代。
而车厢呢,我拉回中国做废品回收,车厢的数量肯定是车头数量的好几倍,两者的运费也差不多。这样的话我也能节约一大笔的运费!”
“只卖车厢?”颂恩皱着眉头想了想,随后开口说道;“如果只是车厢的话,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这个价格嘛……”
“颂恩会长请放心,价格包您满意!”李卫东笑着答道。
远洋运输几乎不用考虑重量上的超载,但需要关注货物体积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远洋运输的超载,都是集装箱装太多了,而不是集装箱太沉重了。
从这方面看,运输一列车头,和运输一节车厢的花费差不多,因为两者的体积都差不多多大。
或许运输车厢的价格还要贵一些,因为有些车厢的体积比车头还要大,而且车厢玻璃窗比较多,容易碎,运输的时候得更小心才行。
一节车头,怎么也得配上八九节的车厢,所以如果只运车头的话,那么运费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5000万泰铢的运费,瞬间变成500万。
省下的4500万泰铢当中,李卫东就算是拿一半来收购剩下的车厢,那也能省2000万泰铢。
更何况车厢运回去,还能拆一下卖废铁呢!
日本人的列车车厢,用的不是普通的金属,必然是合金,价格要比废铁贵。说不定这么一来一回,李卫东还能小赚一笔。
.
===第691章
继续拿来主义===
码头上,龙门吊将一节车厢吊下了货轮。
望着刚刚卸下来的车厢,李卫东脸上浮现出了浓厚的笑意。
“果然如我所料,这些都是全封闭式的高速车厢!泰国人不识货,便宜了我,这一次算是捡到宝了。”
日本送给泰国的二手列车,是183系列柴油动力车组,这个系列的车组在日本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算是日本柴油动力车组的主力车型。
这一系列车组,日本也是用了好几十年,直到2016年才全面淘汰掉。
183系列的性能还是很不错的,可以作为特急列车使用。
日本的特急列车,可以看做是中国t字头的特快列车,速度仅次于d字头的动车组。
在新干线诞生之前,特急列车同样也是日本最快的列车。当时日本特急列车的时速,已经能达到中国铁路第四次大提速的最高时速了。
183系列虽然是日本几十年前的老掉牙产品,但是对于东南亚国家而言,还是先进的好东西。
而对于中国来说,如果是在十几年前,也会将183系列的列车当成是宝贝,放在二十一世纪,已经不稀罕了。
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中国的铁路上还有很多烧煤的蒸汽列车,这时候183系列的柴油动力车头,对于中国而言还比较有用处。
随后中国开始大面积的淘汰蒸汽机车,换成内燃动力机车,并且开始进行火车提速。基本上到了2000年第三次火车提速的时候,日本的183式列车,对于中国而言已经没有吸引力了。
但是日本特急列车所使用的全封闭式车厢,对于中国而言,依旧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8/11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