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无疆第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55


回春堂是江州的老字号,许长善是非遗传承人,按照这条线索就给许纯良冠以非遗传承人的称号,意向科室是中医科,但是中医科主任朱明远已经明确表示拒绝,如果医院强行把一个高中毕业生塞进来,他宁愿选择辞职。
在长兴这所综合医院里,中医科虽然没什么存在感,可朱明远这位主任医师还是很有些威望的,他之所以反应如此激烈还有一个原因,他认为中医科的不景气和回春堂的存在有着很大的干系。
许多他的病人后来都去了回春堂,他也听到了许许多多的风言风语,说他的水平不如许长善,在朱明远的眼中,许长善就是一个江湖医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就凭着祖上传下来的几个所谓的秘方招摇撞骗。
自己才是国医正宗,毕业于京师国医大学,主任医师,市中医协会副会长,常任理事,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无数,有哪一点比不上许长善?
他对许纯良没有偏见,如果许纯良是正儿八经的大学毕业,他也不会为难,可一个高中生,据说还是接连落榜三年的复读生,让这样的人进入自己的科室根本是拉低科室的平均水平,身为中医科主任,他可丢不起这人。
人事科科长马红梅因为这件事也非常头疼,编制是在中医科,可中医科拒不接受,行政科室,不是满员就是超编,解铃还须系铃人,知道这小子是高副院长破格引进的人才,还是得征求高副院长的意见。
刚巧高新华来电话询问许纯良报到的事情,马红梅电话里就叫起苦来。
高新华当然能够理解马红梅的难处,许纯良当然不能像其他人一样轮转,他对医学一窍不通,安排一个医学小白去临床科室还不知会捅出什么漏子。
马红梅道:“高院,朱主任态度非常坚决,要是硬把许纯良分到他们科,他马上辞职。”
高新华心中暗骂,这个朱明华就是倚老卖老,本事没多少,脾气倒很大,他想了想道:“那就先在行政后勤给他找个位置,熟悉一下医院的环境,顺便观察一下他的能力。”
马红梅道:“咱们医院行政科室的情况您都清楚,哪个科室也没有多余的位置啊,后勤岗倒是好安排,可他又不是工人编制。”
高新华道:“编制是编制,工作是工作,年轻人多尝试几个岗位未尝不是好事。”
如果现在就给许纯良安排热门科室,很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现在所有人都认为许纯良是他的关系,高新华也不想被推上风口浪尖。
先把热度降下去,等过段时间找到合适的机会再给他安排舒服点的岗位,只是这件事需要专门走一趟给许老爷子当面解释清楚。
于是许纯良打着轮转的旗号来到了电工班,医院的电工班就是工人岗,因为马红梅特地交代,科教科科长潘明明亲自将许纯良带到了电工班,还专门强调这位新人来电工班是轮转。
新员工轮转不稀奇,可来电工班轮转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电工班在医院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部门,八名职工,分成四班,平时都是上24小时歇72,院里对他们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电工专业的只有班长贾学工,其余七人都是医院内部转岗,他们也干不了什么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日常主要工作,无非是换个灯泡,拉个电闸之类的小活,遇到复杂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寻求外援。
今天是班长贾学工和小冯当班,潘明明带许纯良过来的时候,两人正在研究股票。在长兴,他们属于底层,收入自然无法跟医护人员相比,好在业余时间充裕,轮休的时候,都会去做点兼职贴补家用。
小冯平时送送外卖,贾学工则是自己开了一个卤菜店。
就算是值班,多数时间也是没什么任务的,闲着不是炒股就是吹水。
潘明明走后,贾学工给许纯良介绍了一下电工班的情况,许纯良的到来打破了以往的平衡,有些不好安排,暂定让许纯良上常白班,双休日正常休息。
潘明明临走前特地把贾学工叫到一边,委婉地告诉他许纯良是高院长的关系,这是为了避免电工班欺生。
话都点到了这种地步,贾学工岂能不明白,所以也没敢给许纯良安排什么活,连端茶倒水这种新人应该去做的小事也没敢劳烦许纯良。
电工班的轮班犹如走马灯一般,大家的心思也不在工作上,因为都知道许纯良上头有人,过不几天就要离开,谁也犯不着刁难得罪。
许纯良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接电话,电话内容十有八九都是某某科灯坏了,某某科跳闸了,基本上是泡一杯茶,电话旁一坐一天。
许纯良闲着也是闲着,主动要求跟着一起去工作。通常出去工作,都是一个人拿着工具,一个人扛着梯子,因为多了许纯良,班长贾学工只能拿着灯管,当班长的要以身作则,总不好意思空着手。
===第七章
鬼怕恶人===
这次需要更换灯管的科室是医务处。
长兴医院的医务处位于行政办公楼三楼,主任周文斌是顾院长的老乡,也是顾厚义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在大家眼中他就是顾的嫡系。
周文斌过去是胸外科医生,副主任医师,成为医务处主任刚满半年。
弃医从政并非是因为领导主动提携,根本原因是他自知竞争科主任无望,又不甘心居于人下,所以主动找到了院长顾厚义私下沟通,顾院长念在老乡情分上把他安排在了医务处。
周文斌稍微有点斜视,口齿不清,性情软弱,也没什么过人的社会关系,能够顺利成为医务处主任还是多亏了老乡的助力。
刚刚任职的时候,他的确找到了为官一方的满足感,可没过多久,就意识到医务处处长这个职位不是一般人能干好的。
过去当医生的时候,认为医务处不过是个和稀泥的部门,虽然工作是负责医疗管理,实际上主要处理医疗纠纷医疗官司,可毕竟自己不是当事人,只需要处置得当,在当事医生和病患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带就行,私下可以协调解决的,医院出钱,解决不了的还有法院,官司赢了固然可喜,万一输了,还是医院出钱。
很快他就发现这个部门可没那么简单,前来投诉的病患大都脾气火爆,咄咄逼人,在维权者的眼中,院方的任何人都是他们不共戴天的仇人,过来就是兴师问罪的。
协调的过程中,挨打挨骂是常有的事情,最郁闷得是,患者方不理解倒还罢了,连本院的医生也不理解,经常认为他们没有起到保护医护人员的作用,对患者过于软弱,甚至说他们胳膊肘万外拐,反正里外不是人。
周文斌干了半年,总算摸到一些窍门,医务处是医患矛盾的集结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只要在这里干一天,就要受到波及。想减少被波及最好的方式就是尽量少出现,所以周文斌开始减少在医院露面的时间,就算呆在医院也尽可能不在办公室。
负责人脱岗有找不完的借口,着维权者强大的火力。
挨骂都是轻的,搞不好还要挨打。
陈光明这个月没过就跟人发生了两次激烈冲突,心情大受影响,他已经在找关系申请调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