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鼠辈第9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8/1028


都啥时候了还这么多破讲究,毫不夸张的讲,生育是每个幸存者团体最大、最关键的政策。想发展必须多生,这时候不再把宗教、文化当成首要问题了,尊重是情份,别给脸不要脸!
所以呢,自管区暂行条例实际上和安全区管理办法区别不大,只是把管理主体从管理处换成了委员会。但也不是没区别,比如多了一整套选举委员会成员的方式,还有一整套公开委员会财务情况的规定。
按照这些规定,委员会是个非盈利性机构,所有经费一部分来自各种管理费用的收缴,一部分暂时由自管区流民自愿捐赠。
不管来源何处,在经费使用上必须做到尽可能透明,每个季度都会有财务报表张贴在委员会大门外。以什么名义收了多少管理费、收到多少捐赠、都干嘛花了、还剩多少、下个季度有什么大花销等等全要注明。
哦对,自管委员会成员的工资额度、福利待遇、家庭财产情况也一并张贴出来。什么级别挣多少钱是死规定,没有任何额外补贴,谁超过了相应的生活水平,对不起,只要拿不出自证材料,就算经济问题,直接免职!
这也是洪涛不敢随便请人吃饭的主要原因,无论花公款还是花私房钱都会成为被监督的线索。别折腾了半天,自己先因为行为不检点、财产来路不明被搞下台,那真成天下第一笑话了,联盟高层里肯定有很多人会笑醒的。
1071
初级法庭
===1072
万事开头难===
在建设之初就搞这么多条条框框限制官员,会不会影响率呢?表面上会,实际上不会。这一切都是做给自管区流们的,只限制小节,在问题上依旧有其它方式可以变通。
比如说经费,办公经费当然是必节的,这个和效率没关系,只和态度有关。好像没有任何理论、实例证明过,浪费可以提高办事效率。
但在办公费之外,委员会还有一笔特殊经费可以动用,且不对外公开。这笔钱只要经过主任、任何一位副主任和法官同意就可以使用,且数额巨大、不设上限。
再比如说个人财产公开也是必须的,和效率依旧没关系。每天大鱼大肉宝马香车就能提高效率了?好像正相反。办公办公经费,干私事自己想办法。选你当官不是让你发家致富的,爱干干不爱走,有的是人排队候补。
在洪涛的体系里不需要天才政治家和一人顶大半个政府的葛亮,这是个体系,是庞大复杂的机器,它运行顺畅的唯一条件就是各尽其职,每个人必须也只能按照规定好的线路运转,干少了不成,干多了也不成。
可人都有贪欲,这是本性,谁也没法抹杀。当了官之后只有名望荣誉,没有荣华富贵,谁会意呢?
不乐意就对,富贵吧,别来当官啊,去做生意、去搞发明创造、踏踏实实工厂搞实业,哪怕当个牧场主,收入也当官多的多。
洪涛就是要把权和钱分开,这两个玩意单独拿出来都是好东西,凑到一起就是王八蛋。不好解决、反人性也得这么干,否干脆别玩这个游戏,一开始种下了失败的种子也玩不长远,何必受罪呢。
体系好建立,规则也制定,但都不是最关键的问题。如果不能让自管区流民在这套规则体系受益,之前的一都是瞎掰。
那么该如何让流民们一起受益呢?江洋、张伟平和陶伟也不是废物,他们已经商量来几个办法。
第一,大发展畜牧业。第二,大力发展工业。第三,大发展商业,争取十字路口市场建设成第二个大洋路场。
果这三点做到了,不用都成功,只需一个成功,另外两个稍微有点进步,自管内流民的生活水平就会比现在有明显提高。
可说着容易做着难,畜牧业和手工业本是疆省移民的强项,怎奈环境变化太大,管区内没有合适的大面积草场,,牧民们技术再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铜器加工、木器加工、刀具加工也是疆省很多族群的传统手艺,现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是原材料不好找,二是销路比较少。一方水土一方人,内地人对这些器具只能算看着新鲜,没有太大实际需求。
倒是十字路口市场的发展前景相对乐观点,但也仅仅是眼下,长远看来,光靠特色美食、特色服饰、特色手工艺品,路子太窄,后劲儿严重不足。
坐在委员会的新办室里,江洋、张伟平、陶伟就从哪儿手展开工作争论得不亦乐乎)洪涛则透过窗户看着外面操场上郁郁葱葱的荒草,久久没出声。
他心里早就有了计较,在罢市之前已经好了。但不想一下子都拿出来,让这三位自管区里的大老吵一吵不是坏事,现在不吵以后怕是要吵得更凶,先磨合磨合吧。
现在他心里想的不是该怎么发展,而是在琢磨改革派和高天一还会出什么招数。武器走私桉让改革派吃了个暗亏,但没筋动骨。高天一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遥自在,想要大权独揽,自己就是大的拦路石,非搬掉不可。
可是蒋门神那伙人居然没参与到武器走私桉里去,这自己一石三鸟的计划落空了一半儿。现在他们已经离开了汽配城,不知转移到什么地方去了,没法掌控的危险才是真危险。
“洪队,您觉得该先发展哪方(本章未完!)
1072
万事开头难
温馨提示:为防止内容获取不全和文字乱序,请勿使用浏览器(app)阅读模式。
面?”还没想出个头绪,一根烟从旁边递了过来。
陶伟有点吵累了,转头发现洪涛愣愣看着窗外出神,不禁有些气闷。嚷嚷着弄自管区的你,现在有了却要装死。不成,要吵大家一起吵,谁也别闲着!
“眼看就要入冬了,首要的工作不是发展而是保障。自管区里有多少流民还没准备好过冬衣服鞋帽被褥?是否具备冬季取暖的设备?粮食储存的够不够?
位,管区不是终点而是开始,咱们不能让胜利冲昏了头脑,总去想大方向,忘了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从细节起。
我认为应该先把眼前的细节问题解决掉,让流民们切身感到管委会和管理处不一样,下一步工作才好展开。没有他们从底里的支持,我们的作会越来越困难的。”
洪涛可没打算和他们三一起争,没学会走呢就先想着跑,看起来江洋也不是个太格的管理者。理论知丰富,人玩人的招足多,可第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太少了,喜欢夸夸其谈,不擅长脚踏实地。
“这个问题好办,只需要两三天时间大致数字就能拿手。如果需要的物资比较多,不是还能从其它安全区想想办法?”
张伟也不是政务方面的好手,但他做较低调,对不懂的西愿意听行家建议。罢市之前,洪涛悄悄动用关系采购了大批粮食,让罢市委员会有了底气,那这次还能不能再用用这个办法?
“批量从大洋路市场购买,价格很快就会升上去,失太大。”陶伟对价格问题比较敏感,打算提醒洪涛注意这么做的缺点。
“我觉得吧,疆省移民应该不缺冬季衣物,那边的冬天要这边冷多了。但在取暖设备方面可能缺口比较多,这些东西大洋路市场也没太多货,必须得靠自己动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8/10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