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鼠辈第7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1028


“给,不用让她探头探脑,
电报原文自己看……”进屋之后周媛也没让林娜多废脑筋,伸手递过来一张电报纸。
“……”林娜装作不在意的瞥了一眼,只看到部分内容就再也装不下去了。劈手夺过电报纸,看一眼,抬头瞪周媛一眼,再看一眼,又转头瞪向了张涛。
“我是不是先回避下……”张涛虽然也很纳闷到底是谁发来的电报,能让女特务头子如此失态,可还是懂点规矩,起身打算先出去。
“不用,电报是张柯发来的,他发现了一伙疑似奥海农庄凶犯的车夫,特意通过外交部的保密电台向王简询问案情。”
周媛摆了摆手,示意张涛不用回避,随口就把电报大致内容讲了出来。实际上也是在向林娜解释,张柯为什么会在此种情况下主动联络王简。
“奥海农庄?”张涛本来就让这两位智商贼高、斗争经验还贼丰富的女强人弄的头晕脑胀,现在是彻底宕机了。怎么说着说着营救方案突然又转到破案上去了,这两件事距离十万八千里,也不在一个层面上啊。
“巧了,今天早些时候,王简和外交部的一名外勤人员发现了凶手是怎么潜入奥海农庄的,并追踪到了对方的窝点,刚回来打算研究对策就接到了这封电报。因为是保密电台,他只能求我给张柯回复,顺便再多问问那伙人的情况。
林妹妹,你说这件事理事长会不会也特别想知道真相呢?如果我们拿它当敲门砖,是不是就可以把逼宫的嫌疑去掉了。也不用再去找蓝迪,就我们俩个以私人身份去和她好好谈谈如何?”
确实是巧合,原本周媛已经打算放弃了,没想到让死脑筋的王简误打误撞找到了一丝转机。就在看到电报的那一瞬间,她脑子里想的全都不是案情,而是如何用张凤武的死当做筹码去和初秋谈一笔大买卖。
这可能就叫天赋,或者说是政治嗅觉。有些人天生就善于这一套,比如周媛。她以前连个科长都没当过,可是自打丧尸病爆发以来就非常善于搞利益交换。
再比如孙大成,他也是草根出身,如果物业公司经理也算官的话,起步应该比周媛高那么一点点。同样是丧尸病爆发之后,他不管到了哪儿用什么手段都能聚拢一群人,成就一方势力。
反例也有,比如高天一,他不算最高的,但也不算低了,有高学历和仕途经验。可不管如何努力,上限也就是个占山为王的小势力头子。
还有焦樵,他虽然没当过官,可家里有产业,员工也是成千上万的。但他就丝毫没继承父辈的基因和能力,如果没有洪涛打下的底子再加上林娜帮衬,别说部长,能不能当团长都是个大问题。
“……张部长,这件事你还是回避一下比较好。现在不是人多势众的时候,你如果和我们一起出现在理事长面前反倒容易适得其反。”听到周媛的建议,林娜心里立刻开始盘算,然后冲张涛一笑,下达了逐客令。
她也不是不想救张柯,虽然认了蓝玉儿当干女儿,可那个孩子确实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哦,不对,不光是看着,应该叫护着。
要论在复兴联盟期间,基地差不多年龄段的孩子,在青春期谁最能折腾,非这个小胖子莫属。光给他擦屁股就差点把多一半人得罪光,但凡有一丝希望,不会造成太大动荡,她也愿意为其豁出去脸皮当一次无赖。
“好,焦部长不在,我也该回部里看看了……”张涛心知肚明,这两位女部长已经答应帮忙,只是什么也发生过。
“让王简进来!”蓝玉儿马上拉开房门准备送客,这时林娜又小声交代了一句。
王简这段时间过得挺潇洒,不光很少再抱怨,连发火的次数都少了。原因只有一个,手里的案子基本没人干涉,虽然侦破起来依旧是毫无头绪,可工作上的难题并没让他气馁,反而更加斗志昂扬起来。
德国大使馆、奥海农庄两起杀人案的专案组都已经撤销了,高层的关注度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温,但在他眼中依旧是重中之重,更是把大部分精力都填了进去,包括业余时间。
俗话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古人还云过,运气只眷顾有准备的人。孜孜不倦的调查了好几个月,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终于在今天凌晨被打破了。要说有功之人,还不是他自己,而是一个外人,隶属于外交部的布亚科夫。
这个来自疆省的前哈萨克斯坦秘密警察,在跟着周媛抵达京城之后,虽然关系已经编入了外交部外勤序列,正式的职务和工作却始终没有定下来。当初周媛安排他协助王简调查奥海农庄的案子,结果就再也没有新指令了。
===850
意想不到的收获2===
布亚科夫倒是挺有耐心的,既然在工作方面没有新任务,索性专心致志的研究案情,也没准是想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打算用奥海农庄案当成敲门砖。
但京城毕竟不是主场,连内务部都束手无策,他这个外来的和尚想念几句好经,
可东南西北还分不清呢,基础太差,浑身都是力气,满脑子想法,却无从下手不。
怎么办呢,布亚科夫没有怨天尤人,
也没消极怠工,
而是一头钻进了图书馆,
把有关这座城市的历史文献全找出来一本一本的看,打算先恶补一下基础知识,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结果这一补还就让他给补出了一条新思路。在数学领域里解题的思路很关键,即便最终结果算不准,只要有了一个靠谱的新思路,也是非常大的突破。
同理,破案有时候其实也需要新思路,尤其是碰到棘手的案情之后,往往依靠经验并不能解决问题。原因很简单,侦破人员没事就喜欢总结经验,试图了解犯罪心理。
同样道理,高智商犯罪份子也没闲着,他们同样会研究侦破人员惯用的手段和推理逻辑,双方是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如果不跳出这个圈子,
遇到高手之后很容易陷入对方预设的圈套。
王简之前就属于这种情况,
他的逻辑推理能力不错,
办案经验也比较丰富,于是就过于依赖这两个优点了,本能的跳不出圈子,做到旁观者清。
布亚科夫则完全不一样,他把姿态放得非常低,或者说不低也不成,想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新环境里混出头必须要把根基打好。
这么一来反倒无意中跳出了圈子,换了個角度之后突然发现,原来还有一种途径,能让案犯神不知鬼不觉的深入奥海农庄作案,然后再悄无声息的离开。
如果换个人,换个在京城体系里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人,对联盟的各方势力有所了解,即便发现了这种可能性,怕是也不会声张,甚至假装没看见。把事情挑明,就不仅仅是内务部的问题了,会把军方和后勤部都牵扯进来。
当年封闭地铁站可是军方和后勤部一起执行的,很多负责人现在仍旧身居高位。谁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不会高兴,揭盖子的人顺理成章就成了他们心中的麻烦制造者。
可布亚科夫一点没想到这些,他甚至都不知道当年的工程负责人和现在的政府官员、军队大佬有啥关联,
在亲自去现场印证了想法之后马上找到王简,
把新发现一股脑的说了。
王简只听了个开头就知道自己之前的侦破方向出现了大漏洞,居然把整天路过、时时刻刻踩在脚下的地铁隧道给忘了。
其实也不怪他,基地里的绝大部分人都把地铁这个词给忘得干干净净,顶多是在学校里,孩子们可能还会听见老师顺口提一提这种旧世界的交通工具。
当下,王简就和布亚科夫跑到了距离奥海农庄最近的地铁站来了一番仔细搜查。结果收获颇丰,不用太具备专业追踪能力的人也能发现这里曾经有人进出的痕迹,肯定不是几年前的,就在近期!
线索、线索,就是根藏在一团乱麻里的绳子,只要找到线头,顺藤摸瓜,就不难把整根绳子全都捋出来。
不是洪涛不够谨慎,也不是他的反侦察手段不够高明,而是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个人生活在群体里,很多事只能藏,没法完全抹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10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