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鼠辈第7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1/1028


而且空军和陆军还不一样,他们要保护的人员和设备非常贵重。机场上全是转场的飞机、油料、武器弹药和辎重,一旦失守损失会非常大,必须尽快得到加强。
“哎呀,多亏参谋长能下来走走,否则我们就算天天哭也没用。不用多,能调过来一个装甲营,再配合我们的运输机,来个几万丧尸不在话下。啥蓝魔鬼不蓝魔鬼的,全都弄死制药去!”
这个许诺让中队长差点掉眼泪,同样的报告打上去两个多月了狗屁也没来。虽然副参谋长只是说了说,但只要他真能去部里反应反应,效果肯定不一样。
那些坐办公室的官僚们不怕没有。但他们就怕上级点名,只要点了,啥流程都得省略,实在不成就来个特事特办,反正要多快有多快。
“参谋长,过了淮河如果碰上南边的人咋办呐?”和空军不同,杨明也想张嘴要点装备,但这个嘴张不开。他上面还有旅长呢,就算哭穷也得旅长出面,真轮不到他头上,有时候太积极了也是错。
但守着一位能通天的大官空手而归,如果旅长问起来也是个问题。于是他换了个话题,不哭穷了,改为探讨大战略方向。
关于联盟要大举南下的话题,说起来是高层绝密,在没有最终定论之前肯定不会对外声张。但做为现役军官,对这种事不可能一点都没感觉。总共就这么点军队,调来调去的谁还看不出来点端倪啊。
“根据情报部门的通报,近四年以来没有发现武汉方面有成建制的军队过江北上,也不曾听说当地有民间组织向北探索,这方面应该不会出现大意外。
如果真发现了,一定要克制,马上通知我,不要擅自行动。逼不得已的话可以有限度还击……除非有十足把握包围全歼,否则不要正面冲突!”
对于这个问题张柯就不敢随便瞎说了,但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总不能什么事儿都先请示自己,必要的指挥权还是得下放。不过其中有个度的问题,就需要指挥员临场发挥了,这也是有经验和没经验的区别。
“嘿嘿,明白明白,不留活口,来个死无对证嘛……”杨明就属于比较有经验的,听了张柯的回答之后,心中对这次南下作战的尺度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同时也百分百领会了领导的意图。
张柯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抓、打都可以,但必须把屁股擦干净。其实这种小规模的冲突每年都会发生,也不光是和东南联盟,还有与西南联盟、救赎者之间,时不时就会有点小摩擦。
武装部和联盟政府对此类小摩擦的态度有两种。对外,必须是遗憾遗憾再遗憾,谴责谴责又谴责,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对方脑袋上,然后让外交部去扯皮,扯着扯着也就没人提了。
对内,要求就比较具体了。营以上军官都会定期到城北基地接受空勤团特训,内容除了反渗透之外,还有如何在小规模冲突时利用地形、气候、装备优势先声夺人,并吃干抹净。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打、抓都可以,只要胜利并且不给对方留下真凭实据,指挥官就算立功。反之,不管你有多冤枉,对方有多不讲理,都是你的错,谁让你打不赢还擦不干净屁股呢!
===818
隐患===
在这一点上,蓝迪和焦樵两任武装部长是完全继承了洪涛当年的作战理念,嘴上要多圣人有多圣人,恨不得把圣人两个字当肩章用。
实际上根本一点脸面都不要,只要结果对己方有利,又能不让第三方抓到小辫子,啥坏事都干。当面跪地磕头叫爹,转身背后捅刀子的事情也能干出来,还不止一次。
西南联盟前些年在陕南地区就没少吃这种亏,刚开始陕南地区就像淮河到长江之间的地带一样,属于双方的缓冲区。
但焦樵驻守长安的时候总觉得南边老有西南联盟的人活动,心里不踏实。于是就让蓝迪把伞兵派了过去,脱掉军装假装流民,随便找几个村子就说是当地的幸存者组织,然后公开通电加入东亚联盟。
从丧尸病爆发没多久就组建的伞兵部队,在这种小规模冲突上占尽了优势。他们有飞机代步,当时还有直升机可用,机动性极强、后勤补给相对容易、装备精良、重武器可以跟着一起走,大不了用空投的方式定点投送。
西南联盟的正规军往往费了好几天时间,刚把一个据点抢回来,结果发现一个人没有,而后面的补给线又被切断了。当地出现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幸存者组织,随便发个电报,这一片又归东亚联盟了。
结果他们反倒成了侵略者,一直都在东亚联盟控制区里侵略呢!等再挥兵回援,人家又跑到百十公里以外冒充幸存者组织去了。打也打不着、追还追不上。人家就是消耗点汽油,自己却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很不划算。
就这么一点点的向南蚕食,直到汉中也变成了联盟控制区,西南联盟才回过味儿来,也有样学样的派人出川陕边境弄假幸存者组织,双方进入了拉锯战阶段。
那两年时间最累的不是前线军队,而是绘制地图的参谋。他们早上刚画的边境线中午就作废,下午刚改完晚上又废了。
随着时间推移,联盟空军的飞机数量越来越少,油料也消耗的差不多了,焦樵才停止了类似的没脸没皮行动,摇身一变又成正义人士了,舔着脸提出要和西南联盟正式谈判,规划出双方的明确边境线。
这样两边就不用天天为了哪个村子属于谁而打嘴架了,西南联盟也是高看了这位封疆大吏的人品,觉得这样做也不吃亏,就答应了。
结果这条线划的啊,如果不是后来人家派了重兵集团北上,完全封锁了川陕边境的几条通道,边境线差点划到广元去,连剑门关划着划着都成自古以来陕南的门户了。
杨明参军稍晚,没赶上当年轰轰烈烈的陕南划线运动,但他就是在长安入伍的,新兵训练完就被派往陕南地区配合伞兵作战,对这种模式不光不陌生,还很有心得体会。
“哈哈哈哈……”
也是巧了,空军中队长当年就是个小伞兵,比杨明经验还丰富。再加上张柯这么个年纪小经验多的家伙,三人顿时心领神会的大笑起来。笑得附近的卫兵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一个劲儿的向四下张望。
“唉,说起来还是前些年过得充实,忙了点累了点,但只要努力干,脑子再灵活点,从班长升到营长一年就够。现在的他们啊,到退伍能当个排长就算阿弥陀佛喽……”
笑着笑着,杨明又有感慨了。他一直都在一线作战,对军队这些年的建设很有看法。不是说弱了,是机构越来越庞大,运转起来反倒越来越迟钝,内耗太多。
如果当兵的总是看不到升迁希望,谁还乐意成天受这个罪呢。最令人心凉不是机会少,而是出了机会普通人越来越难以沾边,总是有某些人能弯道超车。
“……慢慢来吧,有些问题不是一代两代人能解决的……我先回去准备准备!”
听上去只是句牢骚,没有针对性,可从职务上讲就该由张柯回答。但他真答不上来,只能不咸不淡的说句套话,然后带着一脸落寞找借口离开。
这些事都是明摆着的,不光自己清楚,蓝迪、焦樵、潘文祥都清楚,但谁也拦不住。举个例子,过几年焦樵任期结束,武装部长的位子,他必须非常想交到自己手上。
焦樵尚且如此,何况别人乎!倒不是说交给自己不对,真要是论资历、论能力,自己可以和任何人展开竞争。
但这样的例子多起来,在外人眼里就是近亲繁殖了。况且有些职务的提升,确实要资历没资历要能力没能力,完全是靠裙带关系。
可是该怎么区别呢?如果你不支持人家把亲属、朋友推上位,那人家也就不支持你把你认为合适的人选上去,大家都是互相帮忙,谁也没法说谁是自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1/10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