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鼠辈第3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0/1028


这本来是个好消息,说明喜鹊很可能逃过了救赎者拦截。但经过这么多天的等待,无论设立在哈密的据点还是代表团携带的电台都没接到她的任何消息。
而今天接到的总部电文显示,反抗军那边反馈过来的信息更令人迷惑。他们负责接应的人除了在若羌战死的和被截杀在梨城以南的三人,还有一个人,也就是和喜鹊选择西行的带队高层至今也是音信皆无。
现在无论救赎者还是反抗军,加上东亚联盟和西南联盟秘密派遣到若羌的枪手都在四处寻找这两个人。他们到底是在半路出意外死了呢,还是藏在了什么地方,谁也无从而知。
总部来电里明确指出,必须搞清楚这件事的始末,无论布谷鸟和喜鹊的生死如何,也得从中汲取教训和经验,争取在下一次的派遣行动中不再犯同样错误。
可代表团里没有一个人去过南疆,更无法到现场勘察,更没有完整的消息来源,仅凭各种联想和猜测去还原当时的场景,简直就和骑着自行车登月球的难度差不多了,还容易出现很大偏差。
好在救赎者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邀请了田钰参加尸体解剖工作,否则代表团和东亚联盟外交部至今恐怕还不知道这件事呢。
“不可能,喜鹊的能力我很清楚,这里不是她熟悉的地形,就算放到天津训练基地里也没能力在一夜间就杀死30多名训练有素的裁决者。”做为和喜鹊、布谷鸟一起参加过特种作战训练的田钰,马上出言否定了希贝克的假设。
她很清楚每名司机的作战能力,这些人只是去执行特殊任务的特工,并不是职业杀手和特种兵。武力值是比一般人强不少,却也达不到百人敌的程度,尤其是在陌生环境中战斗力还得打折扣。
“会不会是反抗军里的高手,他们能在南疆地区坚持这么多年肯定对地形特别熟悉。在天时利地的帮助下,以一敌多并不是不可能的。”张柯按照逻辑推理随口说了句,然后戴上眼镜拿起桌上的资料翻了起来。
情报分析是他的专长,只是这些天一直都在用单兵通讯终端监听救赎者的通话,更想不到喜鹊居然会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没怎么关注过这些资料。
“如果反抗军有这种能力,也不至于把若羌和龟兹都丢掉。按照部里得到的情报,在若羌的西南联盟武装人员不会超过150人,龟兹的裁决者可能会多一些,但也超不过200。这已经是补给上限了,再多就会饿肚子。”
可是这个推理又被田钰否定了,理由很简单,这半年来反抗军被救赎者和西南联盟打得节节败退,并没展现出哪怕一次出神入化的胜利。
难不成真有人整天挨揍,就是忍着不放大招,专门等无关紧要时来个一鸣惊人?根据反抗军总部反馈的消息看,他们派出去的人也不是百人敌,冲破若羌封锁线就差点团灭,这时候聊绝地反击也太戏剧化了。
“会不会是反抗军总部并没了解到实际情况,他们的组织很松散,实际上分成了三大块,互相之间虽然有协作,但因为器材和手段限制有时候也不是很统一。”
希贝克平时干的都是笑里藏刀的活儿,玩的是嘴皮子的利落和脸皮子的厚度,本身也没怎么接受过太严格的军事训练,严格上讲算文职官员。对如何作战、渗透之类的技术活儿不太明白,只能从大面上分析。
“不是没可能……但我觉得很难做到。别说他们,就算把于司令的空军伞兵特勤队派来两个人,也达不到这种程度。”
“你们没见到尸体,可能感觉不到那种诡异的状态。他们大部分都是被从侧面或者后面击中的要害,也就是说有很大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杀掉的。”
“试想一下,30多个已经和敌人交过火的裁决者,还在高速路一侧建立了拦截阵地,结果居然被人无声无息的一个个弄死了,奇怪不?哦对,这些人还装备了夜视仪,就算是民用的也不会啥都看不见。”
“他们还有通用机枪,火力很强。我看过几张现场的照片,那地方只有一条废弃的高速公路,南边是茂密的芦苇荡和湿地,北边不到一公里就是山脚。”
“只要藏在公路北侧的路基下,从芦苇荡里根本无法射击,除非子弹能拐弯。就算是焦司令那样的神枪手,还看不见枪口火光、听不见枪声,也得从正面击中,可这些人的致命伤大部分都在侧面和背后!”
对于这个解释田钰无法完全否认,反抗军确实不是个完整的组织,而是一大堆小团体的集合体,很可能出现联络不畅的情况。
可她做为一名特种作战高手,又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军医,仅凭尸体上的枪伤和现场照片基本就可以推翻这种假设了。不合理的地方太多,除非反抗军里突然出现了一名天才,能在黑夜里来无影去无踪杀人于无形。
“等等!你在尸检报告里写尸体上的枪伤并不是一种子弹造成的,有步枪子弹和手枪子弹,现场还发现了北约标准弹和.45口径手枪弹?”
张柯一直都在研读手里的资料,听到这里突然抬起头,指着其中的一份验尸报告,看着田钰像是发现了什么重大疏漏。
===491
小胖子发威===
“对啊,.45手枪弹最多,5.56北约标准弹其次。”
田钰不太明白张柯为啥要质疑自己的尸检水平,但还是按照记忆把数据背了一遍。这些东西根本不用看草稿,全在脑子里装着呢。
“疆省有北约制式武器吗?”希贝克也听出了一些端倪,转过头询问张柯。
“救赎者使用的武器大部分是国产和俄制,有很少一部分柯尔特17手枪是当年本地警察部门配发的。北约制式枪械可能会有,但几率非常小。”
“和5.56北约标准弹比起来,点45口径手枪更值得注意。国内和俄制武器里根本没有这种口径,我们从日韩美军基地里倒是找到过这种口径的手枪,可子弹非常少,全部用于外交部和内务部训练使用,早就消耗光了,不可能外流。”
对于这个问题张柯回答的非常肯定,他在武装部有一部分工作就是研究其他势力正在使用的武器优劣性,不敢说对全球了如指掌,至少在国内可以做到明察秋毫。
“……张参谋,你这话说的有点武断了吧!”希贝克点点头又陷入了沉思,田钰却不太信服,用挑衅的眼神盯着张柯。
“打架我打不过你,枪法可能也不如你,但论对枪械的了解你差远了。别不服气,就像汽车工程师和赛车手一样。工程师开车肯定没赛车手利落,但在对车辆的整体构造方面,赛车手当徒弟都不够格!”
张柯不光用同样的眼神瞪了回去,还举了个听上去没啥问题,但非常不好听的例子。在专业问题上他坚决不允许别人质疑,除非能说出道理,否则谁来了都是这态度。
“我明明见过周部长有一支.45口径手枪,每次参加实弹打靶训练时她都会用那把枪!”田钰也不是闲的非要和张柯磨牙,她确实有理有据。
“……对啊,我怎么给忘了!希贝克,你是不是也有一把徳制的HK45?”听闻此言,张柯的胖脸突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涨红了,摘下眼镜用力擦着本来不存在的污渍,转头问了个没头没脑的问题。
“抱歉,我对枪械并不热衷,甚至分不清它们的口径和型号。不过在当飞行员时,洪确实给我们发过配枪,还说是我祖国的产品。上帝啊,我是荷兰人不是德国人……那把枪我好像从来就没真正使用过,打靶的时候都是用靶场的枪……”
希贝克摸着长长的下巴使劲儿想了想,还是不能完全确定早年配枪的型号,倒是回想起不少当年的生活情景,说着说着都把自己说笑了。
“我们还装备过德国手枪……是舒尔茨先生从德国带来的吗?”
田钰看着张柯和希贝克一唱一和的德性很是纳闷。东亚联盟的武器系统特别复杂,国产、俄制、美制都有,甚至还有一部分从日本偷回来的89式步枪,但从来没见过成批的德国武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0/10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