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英雄传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1117


关于引用与致敬:
本卷卷首语引用自伟大导师kar
arx博士论文的序言。
本卷有数处引用法国左翼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著作caita
the
entyfirst
tury。为避免系统敏感,就不放书名了
本卷主要致敬对象包括北斗神拳、jojo的奇妙冒险,女神异闻录5、叶问、一代宗师等作品。
关于“向山以一个头的形态被刨出来”这里是本作最核心的三重致敬。
第一层,对木城雪户铳梦开头的致敬。第一章“生锈的智人”,便是致敬铳梦第一章“生锈的天使”。
第二层,对万智牌从克撒传到大战役背景故事的致敬。即“只剩一个头的主人公,对抗一个名为约格莫夫的大敌”这样的故事。
第三层,向山早年为了对抗“腐朽的历史”等反动力量,而自称“一定要有一个巫妖王”。就在最近的剧情里,巫妖王伯瓦尔被希尔瓦娜斯掰了。
这三重意象将交织在一处,贯穿本作的基础。
最后聊一聊感想。
首先,感谢各位读者一直以来的支持。感谢大家的投票、打赏,更感谢大家来阅读这个故事。
另外,也感谢各位专业人士提供的技术支持。特别感谢我远在北京的武术爱好者朋友在本书筹备期间提供的帮助。
老实说,对于大家的支持,我其实有点受之有愧的。本人已经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创作一途上实在是没什么天赋可言,亦无什么了不得的想法。再加上审美清奇、爱好小众,写出来的东西对大家来说,不免有些无趣。
实际上我本来年初就靠着混到的作家证,在某补习班找了一个工作的。只不过天有不测风云,遇上疫情封城,而且看样子指不定要封到春暖花开。就好像老天爷非逼着我吃这碗饭一样,没办法,只好继续写了。
不过,写什么呢?
我最爱的科幻流派中,除了以弗诺文奇天渊系列、丹西蒙斯海伯利安系列为代表的“新太空歌剧”之外,应当就属“赛博朋克”了。而作为一个国人,我必然是对“侠以武犯禁”的浪漫故事怀有憧憬。
于是,我脑子里就有一个小人跳出来大喊:“争什么争,掺在一起写赛博朋克武侠啊,白痴。”
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我觉得“武侠”的精神与“赛博朋克”的背景是天然契合的。“侠”是什么?以武犯禁,锄强扶弱,用行动诠释与重塑“人的尊严”。而赛博朋克,恰恰是技术对人的异化,强者对弱者的绝对控制。
如果从未来主义的角度来看,或许解决“技术异化人”问题的答案,已经隐藏在了武侠的故事当中。
“武术”毫无疑问是一种“技术”。而当一个武术家,沉醉在武术之中时,人们却不会觉得他是一个技术崇拜者,而认为他是一个艺术家。
这不仅仅是之中虚构的故事,也是现实之中发生的事情。想想看,关于上个世纪功夫文化的推广者李小龙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究竟是艺术家,还是技术崇拜者呢?
技术会导致人的异化和扭曲,但技术却并非注定导致人的异化和扭曲。
就我目前所知,没有哪两种元素,比赛博朋克与武侠更加天作之合,但是却很少被人凑到一起的了。
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这大概算是我对生活仅有的一点点感悟吧。
我不敢说这个故事能有多好看,但这确实是我的用心之作。
还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
最近昼夜颠倒,身体状况不尽如人意,因此就稍稍整理一下思路。明日,我将继续更新赛博英雄传第二卷,真名实姓。
===第一章
归国===
2044年1月22日傍晚,一架飞机停降落在北平大兴国际机场的跑道上。片刻之后,向山和另外一个老人从出口离开。
向山重启了挂在胸前口袋里的ar智能眼镜。很快,这眼镜就在人群之中搜寻到目标方位,并显示出一个提示图标。
这个锁定系统,据说是这一代研发团队外聘顶尖游戏设计师创作,相当程度上贴合了人的本能。向山借助眼镜,在人群之中锁定了前来接机的助理这位后勤人员他应该是第一次见。但是他也不需要与这位下属熟识。这位助理手机内的app与向山的ar智能眼镜是联动的。
公司将任务发送到这位助理的手机之中。只要他站在这接机口,向山的眼镜就会显示出他的存在。
可以说,这套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取代了向山大脑的面部识别机制来构建另一种人际关系了。
“老板你这人开真是没人情味啊。”那老人如此说道:“好歹也是经常接触的工作人员,稍微记住他们的个人状况又不难。”
“用超越劳务合同的感情来笼络员工是非常邪恶的事情。”向山一面说着,一面对那名员工挥挥手。那员工也看到了两人,双手高举挥动。
两人的行礼都有其他助理负责去取。在那名助理员工的带领下,向山与那个老人一起上了一辆加长版的商务车。这车做过特殊处理。必要的时候可以屏蔽内外的电磁波传递,形成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以防止窃听。他的司机座与后排也是隔离开的,中间还做了隔音处理。这辆车的后座是前后相对而坐的四座,中间还隔着一个小小的茶几。
只不过向山和这个老人并不打算讨论什么商业机密,所以没有启动那些高级的功能。
那助理员工通过车内的对讲机问道:“向总,是回公司还是直接去您家?”
“公司。”向山的语气之中透着一丝疲惫。
“你不回家吗?老板。”那老人有些诧异:“今天是共和国的阴历小年夜,我还以为您急着回国,就是为了和家人团聚呢。”
“我家就在北平,平时也不缺聚一聚的时间。”向山道:“而且现在回家,家里也没准备我的晚饭嘛。”
商务车缓缓驶离机场。老人熟练的从下方小冰柜里取出一瓶甜型雪莉酒,给自己倒上一小杯。他举起另一只空杯示意向山。向山摇了摇头。
“真是浪费。大家可是考虑您无法欣赏含有酸、涩、苦的美酒,所以才放一堆甜酒在这里。”老人将酒瓶放了回去,然后慢慢的喝了小半杯。他放下酒杯,望着高速路一侧越来越近的北平城,道:“哎,想不到看到这个景象之后,我反而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明明我才刚从我的祖国回来啊。我怀疑再去几趟合众国,我就要变成全民公敌了。”
“怎么可能。”向山一笑。
“有时候我怀疑您从不上网,老板。”老人又喝了一小口酒:“我现在在那边是什么形象啊?恶魔的代言人,毁灭世界的野心家,医疗行业的毁灭者如果我和一位政要出现在公开场合,甚至有被扔鸡蛋的风险!”
“那只是一小撮极端分子。”向山不以为意:“在这边,我可是官方认证的国之栋梁咧。一样还是有一群傻缺天天往网上问候我的全家,说我意图污染人类血脉,是民族的大罪人嘛。少数。”
“情况真的不一样。那边的傻缺可太多了您不会把硅谷朝我们扔石头的那些家伙给忘了吧?”
向山笑了:“对,可你一个电话就叫来了一整队的防暴警察。我觉得对面比较可怜啊。”
“哎您真的是”老人再次摇头:“再说一次,我奉劝您多注意一下商业声誉、企业形象”
“我们企业是以研发为核心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支持研发机构而存在。”向山将老人后面的话堵了回去。
老人名叫伯纳德迪布瓦。在共和国,他给自己取了个本地化的名字,叫“狄伯纳”。有时候向山也管他叫“老迪”。
老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合众国人,标准的“老白男”即老年、白人、男性。就好像日本也一样会有姓“藤原”的流浪汉一样,“老白男”中也会有穷困潦倒的下层人士。但是,伯纳德这种富有的老白男,就以为着根深蒂固的社会关系、广阔的人脉资源。
伯纳德是一名职业经理人,于两年之前受雇加入向山的公司,成为公司的几名高级管理人员之一。在此之前,在他众多的高科技企业当中担任过高管,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伯纳德的另外一个身份政治掮客。他与众多的政客有私人交情,并且知道有哪些机构与合众国政务人员关系紧密。他知道如何正确运用“捐款”来维持自身所在企业与合众国政治势力的友好关系。
虽然听起来有点“不过尔尔”,但这实际上这可是一门高级艺术。毕竟想要合理合法又有效率的花钱,也是一门学问。即使是华尔街,也有一大票并不理解这里面道道的经理人,以及因为不明白这些道道而被扫出自由市场的公司。
43年大半的时间,他都在为向山等人名下企业在合众国游走,争取更有利于这个企业的法案或政策。
除此之外,他还负责为该企业收购特定技术公司的股权。
按照伯纳德的理解,以约格莫夫为首的研发团队正在研究一个庞大的项目。这个项目有诸多的“前置技术”而比较尴尬的是,这些前置技术里,有一些部分已经被人研发出来,并且申请了专利。
有一些对保密工作异常有信心的企业,甚至连专利都没有申请,而是秘而不宣的将之运用在生产过程当中。
但是,让伯纳德有些无法理解的是,向山团队对这件事似乎有着变态的执念。他们不打算购买授权,也不打算接受“技术入股”的形式签订分成协议。
向山的思路在这位经理人看来沙雕且不可理喻。
这位大爷要么是购买下自己看上的专利,然后将之无偿授权给全世界。
要么就是连通过强制收购,将专利持有者的公司都吃下来,然后再把专利无偿授权给全世界。
当然,企业的财力也不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这才有了伯纳德的出场机会。
伯纳德的任务,就是推动立法,限制医用义体专利能带来的收益上限。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立法,来给医疗义体的利润率设置一个上限,甚至将这个上限尽可能的压低。
对于向山来说,这历法就意味着部分医疗技术企业预期收入降低。他可以在专利收购或者股权强制收购的谈判之中尽可能的压价。
当然,也有配套的政策。比如说,给部分医疗义体企业高额的补贴,以补偿他们在研发时的花费。
不过在有眼光的从业着眼中,这也只是“软刀子”。毕竟,“补贴对象”和“补贴范围”的不确定性太大了远大于他们从市场调研分析需求、制造需求的行为。
而在保守主义者看来,这个思路简直不可理喻。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毫无疑问的会影响研发人员对医疗行业的热情,阻碍医疗技术的进步。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暗中活动的伯纳德,也被保守派的记者揪了出来,并被打上了“医疗行业撒旦”的名号。
“自由市场的信徒嘛。”向山毫不在意:“不用理会他们。而且作为研发人员,我得跟你实话实说,这种做法并不会阻碍研发人员提升医疗技术的热情。它只会阻碍资本家投资相关行业。”
“虽然它听起来不怎么自由,但是非常倾向平等。你自己说过啊,只要稍微找找,就能从驴党里找出一大堆指望将这件事做成政绩的政客。”
“老板,我能听出你语气之中的那一点点嘲讽。”伯纳德叹了口气:“您知道18世纪初的法兰西王国是怎么彻底输掉与布列塔帝国的竞争的吗?”
“嗯?现在是讨论历史话题的时候咯?”
老老迪摇了摇头:“王国成立了一家密西西比公司,对标帝国的东印度公司。只不过,法国国王一点也不尊重金融的客观规律,在自己国家内部吹了一个巨大的泡沫。这就导致整个十八世纪,法国都处于一片糜烂之中,然后错过了一整个实际然后就是世人皆知的大革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11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