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9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1/1274


“为什么?”
“罗刹国为什么不参加?”
康熙道:“因为罗刹国还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改革,然后才有力量对抗大明……毕竟,罗刹和大明是邻国!”
他还是挺为彼得小帝着想的,罗刹国现在还是左右逢源比较好。毕竟别人可以远远的嚷嚷,罗刹却得真的把实力投进去。
索菲亚也点点头,用同盟领袖的口气说:“对,彼得还小……还不是打仗的年纪,这件事儿就先这么决定了!”
===第779章
康熙又当皇帝啦(求月票、求订阅)===
大蒙古国、西班牙王国、法兰西王国、英格兰王国、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葡萄牙国、瑞典王国、罗马教宗国这八个国家终于因为大明天朝的不断崛起而走到了一起,一个旨在包围和遏制大明的同盟,从西历的1685年底开始,就一步步的走向成型了。
不过这年头并没有电报、电话,更不可能开个什么视频会议,所以要搞成一个跨大洲的大同盟,不仅难度极高,
而且还得花费非常漫长的时间......从拉合尔出发跑一趟西欧怎么都得一万多里,日行百里也得走上三四个月,如果使团在西欧停留几個月搞交涉,再花三四个月回拉合尔,搞不好就是一整年!
而结盟反大明那么大的事情,欧洲的那些国王、执政、教宗、摄政王什么的,不得好好合计一下?毕竟大明太强大了,
可别回头大明没反了,
大明水师的坚船利炮打上门来要签不平等条约了......引火烧身啊!
所以这个八国“打印”同盟想要发展成为八国反明同盟,
没个几年时间慢慢的讨价还价,反复算计,那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想要保密就更不可能了......实际上,康熙皇帝压根就没想隐瞒这事儿,所以他一边在张罗八国反明同盟,一边却依旧让图海率领的大明使团留在拉合尔。
在康熙皇帝(印度帝国皇帝)的使团才离开拉合尔没多久,撤退到阿格拉的吴国贵、耿精忠就从拉合尔赶来的图海那里得知此事了。
“什么?图麟洲,你说什么?康熙那小子这回想要勾结洋夷反我大明天朝?”
“哼,有哪几个洋夷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和他联手?他们就不怕我大明天兵打到他们的欧罗巴洲去找他们算账?”
在阿格拉皇宫附近的一所豪宅里头,风尘仆仆的图海见着了正在享受印度土邦王公腐朽生活的吴国贵和耿精忠。
这两家伙都穿了一身单薄的棉布长衫,光头没戴帽子,一个一个躺椅坐着,身边都有三四个穿得花枝招展的漂亮女仆在打扇子喂水果,这日子过得那叫一逍遥。
虽然打了“败仗”,还让康熙小小的坑了一把,
但是吴国贵和耿精忠这俩货却依旧底气十足,压根就不把康熙汗的大军放在眼里,甚至还扬言要打到欧洲去。
当然了,他们俩的信心也不是没来由的。他们在拉合尔的败仗打得一点都不亏!
一方面奥朗则布给了他们五百万银卢比的“头期”,一方面康熙汗“五八旗”的主力在康熙汗率领骑兵离开后,也没有和他们交战,只是“礼送”他们向阿格拉撤退。
另外,吴国贵和耿精忠两人在撤到德里后,不仅把莫卧儿朝在德里的金库和留在德里皇宫中的财宝全都搬走了,还找到了奥朗则布的一个孙子,名叫贾汗达尔的纨绔子弟,一起带到了阿格拉,准备立为印度斯坦国的下一任埃米尔了......虽然印度斯坦国已经丢了西北半壁,剩下的东南这一般也不太安稳,有不少土邦王公在得知拉合尔大败后已经蠢蠢欲动了。
但是吴国贵和耿精忠还是有信心把贾汗达尔扶上位,至少还能控制住一大片富得流油的印度地盘......哪怕只能将一个孟加拉牢牢抓住,也足够他们赚下几辈子享用不尽的富贵了。
所以他们大话随便说,根本不怕康熙汗追到孟加拉找他们算账。
“麟洲,除了折腾这个什么八国同盟,康麻子这几日还在忙活啥?是不是也在忙着吃喝玩乐?”
换了个问题的吴国贵在躺椅上坐直了,
朝一个鼻子和肚脐眼上都钉了亮晶晶的珠宝的印度美女摆摆手,
那美女就双手合十,
两腿弯曲,向吴国贵行了一礼,然后招呼其他侍女一起都退了。
图海笑着道:“他可没那么逍遥......他还有个母狗熊一样的皇后索非亚呢!这个女人前些日子就到了拉合尔,还带来了她为康熙生的儿子,要康熙立这个儿子当太子。”
耿精忠笑着道:“康熙不是还有个同治吗?这可有的好闹腾了。”
图海道:“康熙还是有办法的......他想立同治当大蒙古的太子,立索非亚生的儿子当印度帝国的太子兼喀布尔亲王。”
谷矒
“啥?俩太子?”吴国贵噗哧一声笑了起来,“那还不得打起来?”
图海笑道:“打起来也是以后的事儿,现在总算是能安稳的,在我离开拉合尔的时候康熙正在筹备登基大典。”
“什么?登基大典?”耿精忠一脸羡慕地说,“他这都登几回基了?”
“第四回了。”图海道,“第一回当大清皇帝,后面又开了两回库里台大会,当了两次蒙古大汗。这次是当印度皇帝......又当皇帝了,这可是前无古人了!”
他顿了顿,又说:“这两天他应该要继续大典了......完事儿以后还得再去撒马尔罕召开库里台大会,选他的儿子胤礽当蒙古太子。等他从撒马尔罕回来,还要在拉合尔主持科举考试!”
“什么?还要靠科举?”吴国贵一脸惊奇地问,“印度这边还有人懂八股文?”
图海摇摇头,“这就不得而知了......吴大将军,我知道的就这些了。”说着他又掏出两本奏章,“这是我写的题本和折子,劳您派人递上去。这康熙当几回皇帝是小事儿,可是那八国联盟不容小觑。”
“好嘞,”吴国贵拍了拍胸脯,笑道,“包在我身上了......我正好有几份厚礼也要往上送呢,正好同路。”
......
拉哈尔古堡,镜宫。
大蒙古康熙汗兼印度帝国皇帝康熙一世,这个时候正站在一面铜镜前面,看着里面身穿上了明黄色四团云龙纹朝袍的自己......和身边一个穿着超大码明黄色皇后朝袍的索非亚。
今儿是康熙第四次登基的好日子,虽然不是第一次当皇上了,但是这心情却比小时候第一次登基时还激动。因为小时候第一次当皇上时,这个皇位是老爹顺治爷传下来的,他就是因为脸上有麻子所以才当上的。等于是个捡来的皇位,不知道珍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1/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