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9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0/1274


说实话,康熙现在真的有一种在六个鸡蛋上跳舞,
还要维持和方方面面的平衡的意思......说真的,还是有点困难啊!
幸好康熙大汗还有奥朗则布——这是最好的敌人啊!
有这个能让自己统治下的绝大部分“人”(还有许多不能算人,只能算人型生物)都恨得牙根直痒痒,也是挺不容易的。
想到这里,
康熙汗开始用蒙语讲话了——他现在还不能熟练的掌握波斯语、印地语和梵语,
所以只能用大蒙古国的“第一官方语言”蒙古语发表较长的讲话。
康熙笑着说:“朕乃是大蒙古国的库里台选汗会议所推选的蒙古大汗,而自称印度斯坦皇帝的奥朗则布乃是帖木儿汗国的后裔,蒙兀儿汗国的可汗,其祖辈就是我大蒙古国的藩臣。朕在河中撒马尔罕时听闻他在印度实行暴政,欺负印度教的婆罗门智者,还强迫非天方教徒缴纳人头税,并且让天方教徒和印度教徒还有锡克教徒都陷于无休止的战争。实在是个暴虐至极的可汗。
另外,朕还听说他自封为世界的征服者,妄图在统一印度之后征服全世界,也包括大蒙古本部。因而朕才决心翻越阿富汗的高山,不远数千里来到印度的土地,不为征服,只为解放!不为抢夺财富,只为让天方教徒、印度教徒、锡克教徒都能和睦相处。不为一统印度,只为让印度南部东西,都能沐浴在和平之中。
因此朕在大举进攻奥朗则布之前,要向所有的天方教徒、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宣布,朕不会强迫任何人改宗,不会向任何教派的人征收人头税,所有的天方教徒中的高种姓者、印度教徒、锡克教徒、都可以像信奉佛教、儒学的蒙八旗、清八旗、儒八旗成员一样受到朕的重用。朕将会为天方教徒、印度教的婆罗门、锡克教徒组织单独的称为科举的官员选拔考试。以确保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可以成为大蒙古国和蒙兀儿国的官员。
当然了,天方教和印度教所遵循的各自的种姓体系,
也都将得到保护。朕尊重锡克教徒的平等,因为他们已经拿起了刀剑博今生之富贵!但朕也认为印度教的贱民有权苦修来世之荣华......
最后,朕也不求一统印度。因为朕的敌人......只有奥朗则布,朕只会从奥朗则布手中夺取土地!如果有谁愿意和朕一起讨伐奥朗则布这個妄图征服世界的暴君,朕就将与之结盟!
而朕刚才所说的,将会书写成蒙语、满语、汉语、波斯语、印地语、梵语,然后再印度各处张贴!”
康熙的这番话,简直堪比印度版的《权利法案》了!
虽然康熙并没有一点限制君主权力的意思,也没打算在印度开国会,但是他却承认了佛教、儒学、天方教、印度教、锡克教六教平等。
同时,康熙大汗还开创新的在承认“以刀剑博今生”的同时,又保护了贱民继续犯贱的权力,还真是皆大欢喜。
这智慧,简直堪比阿克巴大帝,甚至还超过了阿克巴大帝!
康熙接着又对底下的这群看上去奇奇怪怪的人物道:“朕还有一件事要宣布!朕对印度的土地人口并没有多少兴趣。所以朕即便灭亡了奥朗则布之国,也不会直接统治那么辽阔的土地.......朕将会以拉合尔为秋冬之都,以喀布尔为春夏之都,两都之间,才是朕的直辖土地。至于其他地盘,都将分封给有功之臣!”
这下康熙汗也放大招了!
奥朗则布的大招是银卢比,那康熙的大招就是印度富饶的地盘了!
他现在宣布自己只吃拉哈尔到喀布尔这一段,其他地方“不要了”......都给有功之臣!这话如果说在中国国内,那恐怕是没有什么人相信的。
因为康熙让出去的肥肉实在太多了,整个恒河流域他都不要了!这就等于在明清时期,把中国的长江流域都分封出去了。这怎么可能?
但是印度这里分裂惯了,本来就是个散装国家。哪怕是奥朗则布手底下的那些总督,也都是军权、政权、财权一把抓。和皇帝老子也差不了多少,康熙朝当年的三藩王比他们差远了。
所以参加今天这场大会的天方教、印度教、锡克教方面的人物可就都信了。
特别是那两个辛格——锡克教的上师辛格和拉杰普特人的大将性格,脸上全都露出了一丝狂热的表情。
那些阿富汗过来的酋长,还有布哈拉瓦西,哈萨克的小汗们,一个个也都跃跃欲试。
打天下的积极性马上就起来了!
康熙看见他们的脸色,嘴角也浮现出了得意的笑容。他这回虽然是抢人家的江山,但是却有得道多助的意思了……这个给印度当圣君的感觉还真是不错啊!
===第770章
为了印度我们一起来表演吧(求月票、求订阅)===
大概是因为找回了一点儿当圣君的感觉,康麻子回宫的时候,走路的脚步都显得自信了。
正站在他的书房门外等着召见的大明使臣马图海,看见康熙走路的气势,差一点以为康熙又回到北京紫禁城了。险些给康熙跪下磕头喊皇上万岁,好不容易才忍住没给康熙下跪。
“图海,你来正好。”康熙的心情,
看着也不错,也不和图海计较什么礼仪。冲他招了招手,又道:“随着你进来。”
“是。”
图海应了一声,便跟着康熙一起入内。
康熙的这间书房,布置的和他在紫禁城的南书房有点像。康熙大汗在一张铺着黄布的桌子后面坐下,而图海则站在那里和他说话。
“图海,你的买卖张罗的怎么样?”康熙笑着问他。
“托大汗的福,买卖现在还没开张呢。”
这收赃销赃的买卖看来也不容易做。
康熙汗和他的手下,
这回看来是要在印度做长线。并不是抢一把就走,
所以也没有多少脏要销出去。
不过图海也回不去中原,倒不是康熙汗扣了他。而是不久之前,朱和墭的一张圣旨送到了图海手里,派他当了驻喀布尔的大使。
这路数也没谁了,这大明和大蒙古一边开着仗,一边居然还有外交关系了。
不过为了瓜分印度,怎么干都不算过分。
况且,断交开战那一套都是欧洲的规矩,不适用于大明……大明是例外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0/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