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7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2/1274


所以这些营级步兵方阵都是朱和墭的“老兄弟”,是大明陆军的精锐王牌。
汪士荣和李光地都瞪大了眼珠子仔细数着。他们从一开始,一直数到了二十四。
整整二十四个营级纵阵!
全都是“老兄弟”营!
而大明陆军的一个镇只有八营步军,二十四个营就是三个镇的所有步兵了。也就是说,朱和墭不仅回了南京,而且还带回了他的最精锐的“老兄弟”镇。
由此也可以判断,明军北伐的主攻路线很可能在东线......应该是渡淮北上,直取徐州,然后再攻入山东,北上直隶。辽东和朝鲜方向应该也会同时发起进攻,两路夹击北京。
而湖广明军的任务,多半是牵制性的。
就在这时,大街上的老百姓又爆发出一阵欢呼,不过这次欢呼的词儿有点杂乱。
“八旗兵,真的是八旗兵.......”
“清妖完了,大明赢了!”
“清妖完了......”
正在盘算明军下一阶段主攻方向的汪士荣、李光地二人也赶紧往仪凤门方向再看。
这回看见的场景让他们俩惊讶到了极点。
因为这回来得是八旗兵......穿着红、蓝、白三色的棉甲,光着脑袋露出了标志性的辫子头,还有人扛着正红、正蓝、镶白三旗的军旗。他们的队伍也算整齐,也组成了一个个大纵阵,每个纵阵的八旗兵都是一个旗的,这说明他们是成建制的。
而这些成建制的八旗兵,现在却一个个都垂头丧气,两手空空,一张张面孔上都写满了慌张恐惧,而且在他们的队伍两边,还有明军的骑兵和荷枪实弹的步兵押着......这说明他们都是俘虏!
汪士荣和李光地都在大清朝廷里干过,都见识过真正的八旗兵,现在当然能看出眼前这些被俘的八旗兵都是真货......不一定是老八旗,但肯定是八旗。
这说明在湖广之战中,有大批八旗兵成建制的向明军投降!
汪士荣和李光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八旗兵居然会成建制的投降,而且投降的人数还那么多!
看他们的服色和数量,怕是有三个固山的八旗新军一块儿降了。
大清......真的要完了!
===第628章
报告祖宗新大明成立了(求月票、求订阅)===
由凯旋而归的大明天兵和被俘的八旗新军官兵组成的游行队伍,沿着仪凤门内大街一直向前,很快上了鼓楼大街、太平街,然后再一拐弯就走到南京皇城的洪武门外。
已经提前一天回到南京城的大公天子朱和墭,这个时候已经穿上了最正式,同时也是最繁琐的冕服,坐在一辆六匹马拉的四轮马车的车厢里面了——这辆四轮马车打造得极为精制,大红颜色的车厢外面还装饰了雕刻和彩绘,车厢的窗户上还安装了“水晶宫”出品的小块平板水晶琉璃。
皇后邱淑真也穿上了正式的深青色翟衣,头戴凤冠,端坐在朱和墭身边,一张娇艳动人的面孔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显得庄重大气。
朱和墭和邱淑真共乘的天子马车后面,则是朱天王的马车,也是“驾六”,和朱和墭的马车那是一个级别的。都是天子车驾!
朱天王这个“二十五孝”老爹虽然把皇位让给了儿子,但是一个太上皇还是要封的。
而且他还是个时不时就能担任监国,还拥有自家藩国的实权太上皇,说是副皇帝都不为过。
朱天王的马车后面,则是四辆四匹马拉着的诸侯级车驾,分别属于坤兴公主、郑经、明安公主李温姬和唐王朱龄域——在朱和墭称帝后,他们四个的爵位都被定在了“藩王级”,而且还都是世袭罔替的藩王!
其中那个唐王朱龄域其实是朱天王的嫡次子,朱和墭同父异母的兄弟。。朱天王原本是琚字辈的,和崇祯是同辈。还但是他“过继”给崇祯后就小了一辈,所以他的嫡次子再过继回唐王府后也得减一辈,不能算启字辈,只能算龄字辈了。
至于坤兴公主和明安公主的藩王爵位,将来都会落到朱和墭的儿子们手中——坤兴公主就一个女儿周玉冰,是朱和墭的贵妃,所以坤兴公主的藩王爵位早晚会传到周玉冰的儿子手里。而李温姬......早晚还不是朱和墭的“菜”?
所以这四位藩王当中,只有郑经一人是真正的异姓诸侯王!
在四大藩王(公主)的车驾之后,则是一串“驾三”的马车和骑马的官员,这些都是朝廷高官们的车驾。
根据大学士院所拟定的“新大明礼”,在行大祭之礼时,天子车驾用六匹马拉、诸侯(藩王)车驾用四匹马拉、大夫(官员)的车驾用三匹马拉。
无论天子、诸侯、大夫在大祭之礼时都可以选择骑马而不是坐车......骑马之礼一律是一个人骑一匹马。
另外,在大祭礼之外所用的马车用几匹马拉不做规定,想用几匹就用几匹。
当凯旋之兵和被俘的八旗兵抵达洪武门外后,
守在天子车驾边上的颜元就向车内的朱皇帝行了一礼,
大声禀报道:“圣上,
天兵和战俘都已经到了。”
朱和墭点了点头,装模作样地问:“吉时可到了?”
“吉时已到。”
朱和墭笑道:“那就出发吧,前往太祖皇帝陵寝!”
“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2/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