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6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8/1274


康熙哈了一声:“都是些乌合之众而已!”
“皇上,”巴海皱着眉头道,“也许朱和墭将一部分潜伏在山东的人马调来朝鲜了......据查,伪明在成山角建有港口码头。由成山角道牙山不过七八百里海路,而且是东西走向的,往来不大受冬日的北方影响。”
“有这种可能。”王辅臣接过巴海的话题道,“现在都十一月了,渤海湾里面不少地方都已经冻上了,伪明军再不登陆,怕就没地方可以登陆了。”
明珠提醒说:“旅顺口和成山角都是不冻的。”
巴海摇摇头,“即便是港口不冻,上了岸还是奇寒无比。而且等天暖解冻之时,辽东又多发洪水,道路泥泞,难以行军。朱和盛若要图辽,其实还是孟春登岸最合适……”
辽东这块地还真是不好打,不仅要和“妖”斗,还得和天斗和地斗,而且一年内只有夏季和秋季这段时间最合适打仗,其余季节不是太冷就是泥泞。
另外,满清也早有了准备,辽东半岛上的坚壁清野一直在进行!除了少量军屯,这座半岛就是块大荒地!
就算朱和墭的军队登上去了,也不可能一下突到盛京和辽阳附近。
正因为如此,康熙才放心将辽东半岛上的军队抽空,先调到朝鲜来打一场。
康熙斟酌道:“登州的逆贼也许没有那么多,也许都已经来了朝鲜……不管怎么样,朕都要发兵打一下登州的!
给安亲王和恭亲王下旨吧……让他俩尽快出兵,替朕抢登州城!”
康熙顿了顿,又道:“另外,再给吴应熊放个消息……他是时候完成他阿玛吴三桂未了之心愿了!”
“皇上,您指的是……”图海有点不大明白,因为他觉得吴三桂的心愿好像就是砍死康熙啊!
“称帝!”康熙说,“吴三桂折腾了那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这个?现在朕和朱和墭打得难解难分,谁都顾不上他,他不想过一把皇帝瘾?”
康熙居然要劝吴应熊当皇帝?
底下的大臣们都怀疑自己听茬了,谁也不敢应这个声。
康熙笑道:“应熊称帝,二吴开打!”
“皇上,奴才还是不明白。”图海摇摇头,“吴应熊和吴应麒忍了那么久都没开打,会因为吴应熊称帝打起来?”
康熙笑道:“那当然!吴应麒一直忍着就是因为对吴三桂的那群老臣还存着幻想,想兵不血刃夺了吴家的三分天下。可吴应熊敢于称帝成功,就说明已经得到了吴家旧部老臣们的支持,一旦安安稳稳把皇帝当了,威望也会大涨,内部人心也会稳定,到时候吴应麒就没一点机会了。”
===第542章
平辽债券、自由登州(求订阅求月票)===
登州如今有了两个别称,一个叫朱三太子城,一个叫天王城。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这座位于渤海湾入口,和辽东半岛只隔着二百余里海路相望的城市,是属于大明崇祯三太子,如今的新明朝太上天王朱慈炯的。
对于定都南京的新大明而言,登州就是一块难以管辖的飞地,对于控制还控制着大半个登州府以及山东省其余所有州府的大清而言,登州又是一块很难啃下来的硬骨头。
而对于那些还指着大清朝捞银子,但同时又对大清朝的前途不大看好,不愿意为它陪葬的那些奸商、乡贤、伪儒和奸臣们而言,登州......就是他们人生重启的地方!
统治登州的朱天王在他们这些人看来,那简直就是个义薄云天的保护神啊!
他不仅向那些来路不明的人或是银子提供保护,甚至不问来路,甚至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新的身份,让他们在登州外城越来越高大厚实的城墙内,开启一段新的人生。
经过三四年的发展,三太子城和天王城的名声,在整个北方是越来越大了,那些受苦受难的农人也许不知道,但是那些骑在劳动人民脖子上作威作福的家伙,却人人都知道这处恢恢天网上的漏洞。
在登州商埠边上,人称“篱笆庄”的豪宅区内拥有一座用红砖黑瓦盖成的四合院的李四兴,就是开启了新人生的“坏人”。李四兴当然是他的化名,他的真名叫李嗣兴......似乎也不是很有名,但是他父亲和“皇爷爷”那可就是天下闻名的人物。。
他的父亲名叫李定国!他的“皇爷爷”就是大西老万岁张献忠!
他是在康熙元年,他父亲李定国死后不久,带着父亲的旧部一千二百多人一块儿降清的。这事儿其实也不能怨他,他爹李定国去世时才四十二岁,而他当年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压根掌控不住局面。所以李定国就遗命大将靳统武统军,并让李嗣兴拜靳统武为义父。
但当时的局面太绝望,
一千多残兵,还群龙无首,
还被困在云南和缅甸边境的穷乡僻壤里面,
根本没有出路。
所以靳统武也控制不了底下对前途完全绝望的官兵,
不久之后就被人毒杀,随后李定国的旧部就胁迫李嗣兴和刘文秀的儿子刘震一起投降了清朝。
降清之后,
李嗣兴就给封了个都统,刘震封了侯,还都抬了旗......两个反清大英雄的儿子居然都成八旗子弟,
这事儿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李嗣兴的都统当然是个空头的,混吃等死的官而已。大概是清廷看他挺老实的,也就没怎么难为他,让按部就班地混日子......在原本的历史上,他还混了一任宁夏总兵,
也算是皇恩浩荡了。
不过这一回他运气不好,
还在当打卡上班的紫禁城护军参领的时候,
大清朝就“没”了一回,
就是布尔尼打进来那回!
而李嗣兴在布尔尼打进来的时候,正带着几个护军在神武门看门,看见蒙古人杀过来,他也不为大清死战,也不去保护太后和皇后,而是自己先跑,
当了见贼才逃的上勇。
不过也因为跑得快,才拉着老婆、妹子一起逃到了北京外城......后来康熙回了北京,当然要抓人治罪。李嗣兴觉得自己罪挺大的,不敢再北京呆着,
又恰好听说有登州这么个“水泊梁山”一般的去处,
于是就和老婆、妹子一块儿,带着他爹留下的一点遗产还有自己为官多年攒下的一点积蓄,
跑路到了登州。
虽然他们带来的银子不多,
但好在当时的登州刚刚开发,地价、房价还算便宜,
于是李嗣兴就花了五百两银子买了“篱笆墙”内的一块地,又出了一千两银子盖了这座占地颇大的四合院,又添置了点家具,算是有了个家。
可是搞完这些后,
他的积蓄也差不多了,只好去找差事。可他也不敢说自己是李定国的儿子啊!
谁让他投降了大清朝?他要不投降,
现在就算不能袭了晋王的爵位,至少也能混个侯爷。可现在他是从清朝那边逃过来的“清妖”!
所以李嗣兴就用李四兴的化名去登州天王府找差事了,还真找着一个不错的差事——在登州护军营谋了个正领,负责看守登州外城的城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8/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