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6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8/1274


周培公又道:“皇上圣明,
不过江北方面的密报则说在淮安府的清江浦也发现了数千登船的明军和叶玉玲,明军同样山呼万岁。”
康熙并没有多吃惊,“故弄玄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周培公接着又说:“另外,江北的密报还说了伪明朝廷的人事变动.......诸葛三和出镇江西,杨秀清拜右相,于忠贤迁左相,朱慈炯回南京代行监国事!”
南京方面的人事变动并不是机密,会在《儒门日报》这样的报纸上公开刊登消息,所以周培公很快就能知道。
“那么说......”康熙眯着眼睛想了想,“朱和墭肯定不在国中了。”他接着自言自语道,“诸葛三和有帅才,同时又是朱和墭的心腹,他驻守江西,吴周方面一定不敢妄动。
杨秀清是朱和墭的大舅哥,于忠贤又是朱和墭的干爹......这两个坐镇中枢辅佐朱三太子,也不会出什么篓子。”
“皇上圣明!”周培公又送上了一句恭维话,接着他又进言道:“皇上,奴才觉着朱和墭多半会进驻登州......”
康熙笑了笑:“周培公,你又在瞎猜了!”
“奴才......”
周培公还想说什么,康熙却摆摆手道:“周培公,朕和你明说了吧......这回朱和墭无论在朝鲜还是在登州,朕都能赢他!
因为朕早就识破了他的把戏,他无非是想用调虎离山之计对付朕。可他却忘了,朕有三十万大军,而且噶尔丹已经把布尔尼给牵住了,朕的三十万大军都可以拿来对付他。
而且现在已经是十月份了,辽东、辽西的许多地方已经下了雪,朝鲜那边也很快就要下大雪了......冰天雪地之间,朕才不怕他的南军呢!
等到了十一月、十二月,淮北都会冰天雪地,朱和墭的军队想要渡淮北上都不可能了!到时候朕就能全力对付朝鲜和登州的逆贼!”
===第535章
卷啊卷,卷成了怪物房!(求订阅求月票)===
还要对付登州的明军?
跪在地上的周培公闻言就是一惊。
他现在已经被排挤出了康熙的核心圈子,连大清国内都不让呆,而是给发送到大清在朝鲜的“租界”海州任职了。担任儒宗朝鲜堂的堂主,负责在朝鲜发展儒宗的势力,同时担任着内务府下属的海州关监督——这个监督不仅管着海关收钱的差,同时也是个情报关。
因为朝鲜海州现在也是个和登州一样的“自由港”,只要交了税,谁都能来。
而且产自东北和朝鲜的人参、毛皮、海参、东珠等稀罕玩意,现在也都走海州港出口。所以海州已经发展成了“上海——海州——登州”这个东北亚大三角贸易中的一个环。
所以上海、登州发生的事情,身在海州的周培公很快就能知道......已经熟读“反经”的儒宗大佬们,当然知道要“狡儒三窟”。因此他们在登州、上海也都设了秘密的据点,还通过上海的据点和吴周建立了联络,随后又在吴周的地盘上开了分号。。
而上海的据点又是儒宗搜集大明国内情报的重要窗口,当日李光地发现朱和墭亲征朝鲜之后,立即就派信使搭乘上海——海州的西洋商船把消息送到了周培公这里。
另外,在淮安府隔壁的大清海州,也有直达朝鲜海州的商船。所以发生在淮安的事情,周培公也能很快知道——如果海上起了西风,两个海州之间也就是一两天的航程。
所以周培公才能在康熙南渡鸭绿江之前,将这两个重要情报带给康熙。
但是他现在却不知道康熙的安排......他原本估计康熙皇帝的目标仅仅是攻入朝鲜以及可能从海上攻入辽东的明军,却不想他还盯上了登州这个“自由市”!
康熙看见周培公脸上转瞬即逝的错愕,就知道自己的这招瞒天过海已经成了一半。
如果连周培公这个“大清周公瑾”都不知道,那么大明朝的那个假冒诸葛亮,肯定也不会知道......除非他真的能掐会算!
而为了能打下登州这处险要,康熙已经冒险抽空了津京和口外的防备力量——康熙布署在这两个区域的清军满员情况下,总兵力可以达到十二万之多,占到清军野战部队总兵力的半数。
而现在这十二万军队中除了两万跟着康熙到了东北,其余大都在完成动员后,跟随常宁、岳乐秘密开赴山东。
而清军的徐宿兵团的主力,也在费扬古的率领下秘密北上。城常宁、岳乐和费扬古合兵之后,就形成了一个人数多达十五万的主力兵团!
他们的目标,就是富得流油的登州自由市!
别看康熙在过去的两三年中一直无视登州的存在,甚至还默许手底下的“儒棍”和乡贤把银子往登州那边的银号里存......但他心里面早就把登州当成了眼中钉和碗里肉!
钉子必须得拔之而后快,而肥肉也吞之而后爽!
如果这回能吃下登州肥肉,再占有了朝鲜美姬,顺便再远观一场二吴兄弟斗,那康麻子可就真的要赢麻了!
不过想要赢麻,康熙就得注意保密,决不能走漏消息。
想到这里,康熙皮笑肉不笑地对周培公道:“培公,朕身边还是缺个人出谋划策......不如你就再回南书房来行走吧!海州那边也不必回了,朕给施琅下道廷寄,让他兼了你的差事就是了。”
周培公听了这话,心里面就是一哆嗦。
这康麻子是没安好心啊!
他是察觉到什么了?
难道是想在打下登州,
吞下朝鲜后,
就对日益尾大不掉的儒宗下手了?
他的担心当然是有道理的。康熙皇帝扶植儒宗的目的很明显,
一是为了对抗儒门,二是为了控制乡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8/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