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6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0/1274


但是大清的五千天兵就在汉城城外,
而大明的军队还不知在何方?
于是活命要紧的朝鲜君臣只好向大清屈服,
硬着头皮加入了十六国反明同盟,
并且将海州交给了清军。
而加入同盟、出租海州还不算完......拎着棍子的“打人儒”,穿着奇装异服,
长得也很凶恶的白夷,还有箭袖长辫,趾高气扬的上国贵人们,
都流水似的涌入朝鲜的国门,挡都挡不住!
另外,
康熙皇帝还一个劲儿地向朝鲜索要钱粮器械,甚至还给朝鲜派了“火枪差”,
要求朝鲜国每年向大清进献一万根滑膛枪的枪管......而且还要求质量上等,不易炸膛!
而且还一钱银子都不给......白要!
而在这种赤果果的压迫之下,
朝鲜的有识之士当然有一种朝鲜要完的感觉了。不过他们也没本事奋起抗清,只得以身穿“孔子服”,腰悬“孔子剑”以示抗议。
虽然朝鲜国王早就遵照大清皇帝的旨意在康熙十六年五月的时候发布教令(朝鲜国王的旨意),禁止儒门在朝鲜的一切活动。
但是无奈包帕,腰悬长剑的“斩人儒”都视而不见。
而且还以“需要进口明朝良铁打造枪管”为借口,私开贸易,准许明朝的商船入港,
允许明朝的商人登岸,对于儒门弟子在朝鲜各地的活动,非但不加阻止,还积极参与其中。
儒门在朝鲜的势力,
就如野火燎原一样,不可遏制。
一队从海州而来的清国骑士飞也似的入了汉城的城门,在城内熙熙攘攘的街道上飞奔而过,马蹄上绑着的銮铃响过,那些朝鲜百姓都跌跌撞撞的四下走避,显得极为狼狈。
这些都是往来于海州清租界和汉城的大清朝鲜监国衙门的传骑......很有可能是来传达康熙谕旨的!
这哪里是朝鲜百姓可以招惹的?所以当先一匹走马上的骑士当然得意洋洋,看着朝鲜百姓的狼狈模样和朝鲜女百姓的露胸装,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正左顾右盼的时候,突然眼神一凝,看见了街道之旁的一所书院中走出来的一群身穿“孔子服”的家伙,正将手抄在宽大的衣袖里面,昂着头恶狠狠地看着他们。
传骑飞驰而过,并没有发生冲突,只是马上的清军传骑也还以最恶毒的眼神,还在心里骂了一句:“杀千刀的反贼......”
而底下的斩人儒中领头的一个,也用汉语大骂:“辫子奴,不得好死!”
这种场面,在汉城街头每天都在发生。大明的军队虽然还没有踏上朝鲜的土地,但是儒门子弟已经先一步来到了这里!
而现在大清帝国,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大清还没到烂到根子里的地步,这个国家通过这两年的新政改革,已经恢复了一定的元气......明清之间的斗争,随时有可能爆发起来!
而有一点恐怕是肯定的,明清之争如果大规模地发生在朝鲜半岛,那么朝鲜王国就要完了!
明清相争,朝鲜要完啊!
===第521章
大明要来了真的要来了(拜大年求月票)===
“监国,皇上的廷寄!”
那名从海州飞马而来的清国骑士,这个时候正立在大清钦差监国衙门后花园中的一座凉亭之外。恭恭敬敬地将一个黄封的匣子递上。。。
听到有皇帝的廷寄,正在亭子里面对弈的两个人同时放下了手了的棋子。
这两人当中的一个是朱和墭的老相识,原先的续顺公府旗军副都统邓光明!这七八年来发生了那么多事儿,大清的天都快塌了,他居然没事儿。
而且还因为他的主子尚淑英在大清太皇太后的“八大胡同之难”时护驾有功,还得到重用,居然混到了大清驻朝鲜钦差监国的高位之上。
真是老天不开眼啊!
而和邓光明对弈的是个三十多岁,面白无须,长了一张阿婆脸的中年官员,是大清驻朝鲜的监督,名叫于成龙。和那个在宁波投降大明的贰臣于成龙同名同姓,不过他肯定是不会投降的,因为他是大清镶红旗汉军出身的好奴才,现在还升级到了满洲镶红旗,是如假包换的满洲天兵了。
邓光明笑着对满洲于成龙道:“如山,你认字儿多,你来看......看完告诉我就行了。”
“嗻。”满洲于成龙应了一声,就双手接过了黄封的匣子,打开以后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里头的康熙手谕,然后翻开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邓光明一直瞅着他,直到他合上康熙的手谕,才笑着发问:“如山,皇上这次又想从朝鲜要什么?银子?粮食?人参?毛皮?枪管?还是......朝鲜女人?”
康熙当起帝国主义殖民者也够狠的!就朝鲜这么个穷地方,被他变着法的压榨。
朝鲜国好不容易通过和日本的贸易弄来的银子,几乎都被康熙要走了。至于毛皮、人参、粮食这些个也没少要!更有甚者,康大皇帝还让朝鲜国进贡女人......不是康熙自己享用,而是给北京城内没老婆的新旧八旗兵当老婆。
为了笼络住底下的新旧八旗,康熙皇帝这两年也算是操碎了心了!
“都不是,”于成龙的阿婆脸皱着,“皇上说伪明近日有可能会入侵朝鲜,让咱们多加提防,还要提醒朝鲜国的君臣小心了,千万别叫伪明把国家夺了去。”
“这事儿啊......”邓光明一听是这个事儿,噗哧一声就笑了起来,“这都喊了两年多了,都不见伪明一兵一卒过来。”
“这次可不一样,”于成龙道,“那朱和墭在三年前说过要三年不战、五年平辽。现在三年不战之期已过,五年平辽怕是要开始了!”
“那也是平辽啊!”邓光明笑着,“咱们现在可是在朝鲜。”
“皇上的谕旨上说,最近登州、南京、扬州等处皆有传言说伪明即将攻打朝鲜,将以朝鲜为跳板攻打辽东!”于成龙皱眉道,“而且朝鲜这里也有同样的传言......”
“那就更不会有伪明军打过来了。”邓光明笑着摇摇头,“打仗讲究出其不意,哪儿能没开打先嚷嚷上好一阵子?敌人知道了有了准备,这仗不是难打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0/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